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

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

一百二十六卷。清钟谦钧编。钟谦钧,生卒年不详,字云卿,湖南巴陵(今岳阳市)人。官至两广盐运使。汇刻宋、元以前经学家说经之书,始于康熙年间纳兰性德。纳兰性德笃志于经学、史籍,与徐乾学搜集宋元以后诸儒说经之书,刻为《通志堂经解》一千八百余卷。嘉庆、道光年间,浙江嘉兴经学家钱仪吉任教于大梁书院时,因旧籍流传在大梁很少,便出所藏经籍,补刊《通志堂经解》未刊之书,得四十一种,名为《经苑》。此书搜罗宋元以来诸家解经之书汇集而成,而辑刊汉魏已佚之书者则有马国翰、黄奭、洪颐煊诸家。《古经解汇函二十三种》为钟谦钧官两广时所刻。此书似仿黄奭《汉学丛书》的体例,在前人基础上,继续汇刻经解之书,其中《周易》十二种,《尚书》一种,《诗》二种,《春秋》五种,《论语》二种。同治十二年(1873)刻成,版藏于广州粤秀山菊坡精舍。书中自序云:“恭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,自《十三经注疏》上,凡经部著录唐以前之书,尽刻之。唯提要定伪作者不刻,通志堂已刻者不刻,近儒有注释刻入《皇清经解》者不刻。所刻诸书,昔人刊本不一,今择善本,校而刻之。”然入选之书欠精、刻工也太粗糙。目录:宋王应麟集、清惠栋增补补遗、清孙堂辑《郑氏周易注》三卷,吴陆绩撰、明姚士粦辑、孙堂补《陆氏周易述》一卷,唐李鼎祚辑《周易集解》十七卷,唐史徵撰《周易口诀义》六卷,《易纬八种》,《乾凿度》二卷,《坤凿度》二卷,《稽览图》二卷、《辨终备通卦验》二卷,《乾元序制记是类谋坤灵图尚》,汉伏胜撰、陈寿祺辑校《书大传》三卷,陈寿祺撰《前州序录》一卷附《辨讹》一卷,汉韩婴撰《韩诗外传》十卷,吴陆玑撰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二卷,汉董仲舒撰、清凌曙注《春秋繁露》十七卷,晋杜预《春秋释例》十五卷,唐陆淳纂《春秋啖赵集传纂例》十卷,《春秋微旨》三卷,《春秋集传辩疑》十卷,魏何晏集解、梁皇侃义疏《论语集解义疏》十卷,韩愈、李翱同注《论语笔解》二卷,魏郑小同撰《郑志》三卷、附补遗。有清同治间刻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丹诗诀

    二卷。旧本题唐纯阳真人吕岩(生卒年不详)撰,宋云峰散人夏元鼎(详见《阴符经讲义》)编。吕岩,字洞宾,号纯阳子,自称回道人,相传为京兆(今属西安市)人,一说河中府(今属山西永济)人。传说吕岩因遇钟离权(

  • 今文尚书说

    三卷。清陆奎勋(详见《陆堂易学》)撰。《今文尚书说》一书只解说伏生所传今文《尚书》二十八篇,而置古文《尚书》于不顾。与元代吴澄《书纂言》体例相同。其书大旨在于订正蔡沈集传之阙失,多于字句之间加以推求,

  • 旗军志

    一卷。清金德纯撰。金德纯,字素公,辽阳人,隶汉军正红旗。清代旗军之制,创立于清太宗征服朝鲜以后,先是设立满洲八旗,以后又扩充为蒙古汉军八旗。是书于此叙述较为简略,可与《清史稿》中《兵志》互为参证。有《

  • 历代守令传

    二十四卷。明魏显国撰。显国情况见《历代相臣传》条。该书主要记载历代著名官吏生平事迹,分两类,前21卷为历供循吏,录自宓不齐、仲由至刘秉直。后3卷为历代酷吏,录自郅都至敬羽。书中材料大多全录史传原文,偶

  • 汉诗总说

    一卷。清费锡璜(生卒年不详)撰。锡璜,字滋衡,江苏吴江(今苏州市)人。其自署称成都,盖因其父燕峰山人费密知成都避乱流寓吴地,故费锡璜犹署其故里。原来,费锡璜与沈用济合撰《汉诗说》十卷,依冯惟讷《诗纪》

  • 报恩缘传奇

    二卷。清沈起凤(1741-?)撰。起凤,字桐威,号渔,又号红心词客,苏州人。乾隆三十三年(1694)中举人。后屡赴会试不第,抑郁无聊,寄情词曲。所制不下三四十种,当时风行大江南北。乾隆帝两次南巡所观赏

  • 训蒙字会

    三卷。朝鲜崔世珍(1473-1542)撰。此书全为训蒙而作。所收之字,上卷包括天文、地理、花品、草卉、树木、果实、禾谷、蔬菜、禽鸟、兽畜、鳞介、昆虫、身体、天伦、儒学、书式十六门;中卷包括人类、宫宅、

  • 登天岳山记

    一卷。清李元度撰。李元度(1821-1887),字次青,又字笏庭,自号天岳山樵,晚号超然老人,湖南平江人。道光举人,受曾国藩器重,咸丰间转战皖浙,卓然儒将。官至云南按察使,终于贵州布政使。博学能文,尤

  • 石寿山房兰亭帖

    清汪蔚摹,翁覃溪临。汪蔚,字啸霞生平,里贯不详。翁覃溪,名翁方纲,字正三(一字忠叙),号覃溪,晚号苏斋,顺天大兴(今属北京市)人;乾隆十七年进士,官至内阁学士;长于考证金石,富于藏书,为清代有名的金石

  • 别本袁海叟诗集

    四卷。明袁凯撰。袁凯,字景文,自号海叟,华亭(上海松江)人,生卒年不详。洪武三年(1370),以布衣召任御史,后托疾辞官,洪武二十九年,起任华亭县学训导。著有《海叟集》。是集为明正统元年(1506)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