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合数术

合数术

十一卷。英白尔尼撰,傅兰雅(详见《数学理》)、华衡芳(详见《代数术》)合译。《合数术》译本无原著写作年代。作者在“总引”中指出:“此书所论之理,谓之合数,乃算学中一种新术,并非将旧术所能推之事,更立新法也。”“西国始悟得此术之人,名曰密几理。自密几理以前,未有人考究此种数理也。”“此种算学能推广真数之作用,扩充算学之界限,又能设立新法,使甚难而大有用之题易推,可免用表及其繁之式,并不足凭之略法。”“此书中所有之算式,并非删繁就简,每算一题,必将其层累曲折,步步写出,因不欲之致迷也。”这是一部介绍合数算法的专著,它的造算过程繁复冗长,并需依靠“合数表”。其内容如下:卷首总引中先介绍“合数术”总貌,尔后在“卷首(上)”讲述合数的定义、记号,合数与常数的互换方法。在“卷首(下)”中给出六种互换表,并取大量例题以明其用。卷一-卷三论述合数的基本运算:乘法、除法、乘方及开方法。卷四-卷六讨论合数在平面三角、球面三角中的应用。卷七-卷九论述用合数之法解各种代数方程。其中较有特色的是解方程x2-120x-100x+999x=91000,求得x=358.98937。还有解方程xx=8722.83528,求得x=5.38776485.卷十为“杂题之法”。其内容有代数、方程、三角测量、椭圆积分、球面三角以及一些较深的物理问题。卷十一再论“合数开方术”,即代数方程求根的问题。并称“代数学之功夫大半从相等内求出其未知之数,……,从前最有名之各算家已费尽大力欲求各次乘方式之根,迄未能得公法,固惟用数学以求各方之根,其法最为繁重。”认为“此书所设之公法不难合于平常各事之用,故可以云:此法为代数学内所增之各门中最益之事,无此公法,则代数之学未为完善也。”在卷首(上)中给出的“合数”定义是:“凡数无论何数,命之为(N),皆能化之为级数连乘之形”即省去括号内的底数,仅以指数记之为:N=a↓(1,a2,a3,……,其中ai(i=1,2,…)即是N的合数。一般说来,这种化实数为合数的结果不唯一,即一个实数的合数形式有多种。原著以π为例说明之:即3.1415927=2,0,1,0,0,8,2,3=↓12,0,0,10,0,6,16,18=↓10,15,40,20,35,40,30,25=↓7,42,56,35,14,28,49,7=↓0,0,0,0,0,0,0,114478742。据合数定义,合数的乘除之法为:α↓α↓(1,α2,αn×β↓(1,β2,…,βn=α·β↓(11,α22,…,αnn,α↓(1,α2,…,αn÷β↓(1,β2,…,βn=↓(1-β1,α2-β2,…,αn-βn。书中还以大量篇幅讨论合数与常数的互化问题。为了阐明合数的应用,原著举了大量例子,涉及到西方近代科学领域,这对于研究西方科学的传入颇为重要。其中有:卷七第十题“解代数各次相等之式公法”给出了正态分布函数和曲线;卷十“用合数解数种紧要之题”第十四题以汽缸活塞运动为对象讨论了平衡过程的做功;第十五题“摆以平圆线摆动之时”,讨论了单摆问题。通过介绍可知《合数术》立术新颖,应用较广,并非专论对数。不过由于其计算过于繁复冗杂不易掌握,终未成气候而逐渐消亡。傅、华两氏的《合数术》十一卷译本,终未能刊刻,但晚清学者林绍清于1888年刻印出版了《合数述》二卷,是《合数术》的节本。后人对《合数术》的研究因资料所限而未能进行。当代中算史家李迪于五十年代在上海书坊购得《合数术》五册十一卷,扉页上书:“此册为余手写校定之本,依此写校,即可付梓矣。蘅芳识。”可见这是华氏稿本,现藏李迪处。李迪的研究生纪志刚在《稿本〈合数术〉研究》(载《数学史研究文集第一辑》)中对此稿本作了详细介绍和初步研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说活参

    二卷。清李灏(生卒年不详)撰。灏字柱父,又字沧江,南丰(今江西南丰县)人。乾隆间,以生员荐举试博学鸿词科,不遇。官至永宁训导。著有《范同宗录》、《问茞堂集》及《诗说活参》。此书不载经文,仅以《诗》之篇

  • 大学衍义补赞英华

    六卷。明陈仁锡(生卒年不详)撰。仁锡字明卿,明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天启进士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。性好学,喜著书。有《系辞》、《易经颂》、《重订古周礼》、《四书考》、《史品赤函》、《古文奇赏》、《苏文奇赏

  • 新旧唐书杂论

    一卷,明李东阳(1447-1516)撰。东阳字宾之,号西涯,湖广茶陵(今属湖南)人,天顺年间中进士,历编修、侍讲学士之职。弘治八年(1495年)由礼部右侍郎进文渊阁大学士,参预机务。正德时官至少师兼太

  • 通鉴纲目前编

    ①二十五卷。明南轩撰。轩字叔后,渭南(今属陕西)人。嘉靖进士。历任翰林院庶吉士,吏部文选司郎中,终山东参议,人称渭上先生。著有《通鉴纲目前编》、《关中文献志》。该书以金履祥《通鉴前编》、陈柽《通鉴前编

  • 五经圭约

    明蒋鸣玉(生卒年不详)撰。鸣玉字楚珍,号中完,金坛(今江苏金坛)人。崇祯十年进士,官台州府推官。他于四书五经皆有讲义,解四书者名《舌存》,解五经者名《圭约》,取如土圭测日影,至约而赅之意。初每经皆分总

  • 闻喜县志斠

    三卷,首一卷。清陈作哲修,杨深秀纂。陈作哲字镜堂,陕西凤翔县人,咸丰十一年(1861)举人,光绪三年(1877)任闻喜县知县。陈作哲学识渊源,擅长考据。其掌闻邑后,见闻喜旧志体例考据讹误累累。故调查域

  • 智囊补

    二十八卷。明冯梦龙(详见《智囊》条)撰。冯梦龙于天启六年(1626)著成《智囊》一书,又以其载记未备,乃编辑《智囊补》二十八卷。其《补遗》一卷,亦散入各类中。有明刊本。198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齐

  • 融经馆丛书

    十一种,一百零一卷。清徐友兰编。徐友兰字叔倍,生平事迹不详。曾在农部做官。丛书所收如明凌迪知《左传腴词》八卷、《太史华句》八卷、《两汉隽言》十六卷、《文选锦字录》二十一卷等都是抄录锦言粹语的著作,而且

  • 春秋公羊颜氏记

    一卷。汉颜安乐撰,清马国翰辑。颜安乐字公孙,鲁国薛(今山东滕县南)人,汉代著名公羊学家。他是眭孟的姊子,家贫勤学,官至齐郡太守丞,后为仇家所杀。《汉书·儒林传》说颜安乐与严彭祖一起师事眭孟,由是《公羊

  • 伤寒论条辨附本草钞或问痉书

    《伤寒论条辨》八卷,《本草钞》一卷,《或问》一卷,《痉书》一卷。明方有执(1523-1593)撰。方有执字仲行,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因两次以中风、伤寒丧妻,五次以惊风殇子,故发愤学医,致力于医学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