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同文算指

同文算指

前编二卷,通编八卷。明利玛窦(详见《几何原本》)与李之藻(1565-1630)译。李之藻,字振之,又字我存,号凉庵,仁和(今杭州)人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员外郎。曾从利玛窦学习西详历法,并与徐光启友善。与利玛窦合作翻译《浑盖通宪图说》(1607),《圆容较义》(1608),《同文算指》前编、通编(1613),还将当时传入我国的西洋著作译文二十种编成《天学初函》,流传极广。1629年诏与徐光启同修历法。《同文算指》依据克拉维斯《实用算术概论》和程大位《算法统宗》编译的,全书分“前编”、“通编”、“别编”(“别编”未刊入刻本),李之藻自序云:“前编,举要则思已过半;通编稍演其例以通俚俗,间取九章补缀而卒不出原书之范围;别编则测圜诸术,存之以俟同志。”前编系统介绍西洋笔算的定位法、加减乘除四则等算法。通编共八卷十八节,为全书中心内容,论述分数、比例、级数求和、“盈朒”、“方程”、“开方”、“带从开方”等算法。其中加、减、乘法同于今法,除法则为“帆船法”;“验算”之法为中算所缺,除常见验算法外,还有一种“九减”法为首次引入。分数记法与中西常见之法正相反,母在子上,多有不便。全书除笔算形式之外,其他算法大都为中算古已有之,未见新意,且未使用阿拉伯数码,仍用汉字记数。该书为介绍欧洲笔算第一部著作,对后来算术影响很大,清代中算家极为重视,避其之短,使笔算渐臻完善,推广普及。后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1613年该书初刻出版,初刊本现存故宫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;后为李之藻收入《天学初函》中;光绪二十二年(1896)被邵蕙沅收入《中西算学丛书初编》中,有上海鸿宝斋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江集

    十卷。唐贾岛(779-843)撰。贾岛,字阆仙,又一字浪仙,号碣石山人,范阳(河北涿县)人。早年屡次应考进士不第,遂削发为僧,法名无本。据何光远《鉴戒录》载,贾岛在长安曾为韩愈赏识,授以文法,并令其还

  • 真松阁词

    六卷。清杨夔生(生卒年不详,约乾、道年间人)撰。夔生字伯夔,金匮(今江苏无锡)人。词人杨芳灿之子。官蓟州知州。敦敏嗜学。生平著述于诗文外,尤工倚声,守其家法,且陶冶于唐宋诸名家,撷其精华,抒以妙笔。所

  • 三忠传

    一卷。清末荣禄(1836-1903)编辑。荣禄满洲正白旗人。满族。瓜尔佳氏,字仲华。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、军机大臣,助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。该书记其祖父塔斯哈、伯父长瑞、父亲长寿。塔斯哈官至喀什葛尔

  • 车营叩答合编

    四卷。明孙承宗(1563-1638)等撰。孙承宗,字稚绳,高阳(今属河北)人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)登进士第二人,授编修,进中允。熹宗即位,以左庶子充日讲官。帝每听承宗讲,辄曰“心开”,故眷注特殷。

  • 吴社编

    一卷。明王稚登(1535-1612)撰。王稚登,字伯谷,一作百谷。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幼年即有文名,善诗文词曲,工书法,嘉靖末年入太学,后召修国史,未行而卒。著有《吴郡丹青志》,《奕史》等。《吴社编

  • 印江县志

    二卷,清郑士范纂修。郑士范,凤翔人,曾任印江县知县。印江为古思印之地。汉为酉阳县。隋为务川县。旧无志乘。道光中,郑士范任县令,为补无志之缺,遂撰成此书。《印江县志》道光十七年(1837)写本,共二卷。

  • 乐纬动声仪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此《乐纬动声仪》一卷凡二十九条,系谈乐声发动等内容。声有缓急之不同,分为五种即宫、商、角、徵、羽,又各以人事当之。以人事不同而推出乐声不同的原理,故宫为君,其声宏以舒;商为臣

  • 四书疑言

    十卷。清王廷植撰。廷植榜名廷柱,字实丞,江西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官至山东兵备道。是书首有李元度序、陈三立序、毛庆藩序及书,又有自作凡例。疑注疑朱注,《大学》就旧本解释,义未尽者别为说,《中庸》也统释

  • 功顺堂丛书

    十八种,七十五卷。清潘祖荫(详见《滂喜斋丛书》)编。潘祖荫曾编辑《滂喜斋丛书》,后来又编选清代学者研究经学和小学的著作八种,史学著作二种,笔记四种,诗文著作四种,共十八种,刻成《功顺堂丛书》。丛书中清

  • 诗经喈凤详解

    八卷。清陈抒考撰,汪基增订。陈抒考字百先,江西新昌(今江西省宜丰县)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汪基字敬堂,江苏星源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此书卷首有吴启训昆序及汪基例言。书名喈凤,是沿袭坊选古文之名。此书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