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同文算指

同文算指

前编二卷,通编八卷。明利玛窦(详见《几何原本》)与李之藻(1565-1630)译。李之藻,字振之,又字我存,号凉庵,仁和(今杭州)人。万历二十六年(1598)进士,官至南京工部员外郎。曾从利玛窦学习西详历法,并与徐光启友善。与利玛窦合作翻译《浑盖通宪图说》(1607),《圆容较义》(1608),《同文算指》前编、通编(1613),还将当时传入我国的西洋著作译文二十种编成《天学初函》,流传极广。1629年诏与徐光启同修历法。《同文算指》依据克拉维斯《实用算术概论》和程大位《算法统宗》编译的,全书分“前编”、“通编”、“别编”(“别编”未刊入刻本),李之藻自序云:“前编,举要则思已过半;通编稍演其例以通俚俗,间取九章补缀而卒不出原书之范围;别编则测圜诸术,存之以俟同志。”前编系统介绍西洋笔算的定位法、加减乘除四则等算法。通编共八卷十八节,为全书中心内容,论述分数、比例、级数求和、“盈朒”、“方程”、“开方”、“带从开方”等算法。其中加、减、乘法同于今法,除法则为“帆船法”;“验算”之法为中算所缺,除常见验算法外,还有一种“九减”法为首次引入。分数记法与中西常见之法正相反,母在子上,多有不便。全书除笔算形式之外,其他算法大都为中算古已有之,未见新意,且未使用阿拉伯数码,仍用汉字记数。该书为介绍欧洲笔算第一部著作,对后来算术影响很大,清代中算家极为重视,避其之短,使笔算渐臻完善,推广普及。后收入《四库全书》。1613年该书初刻出版,初刊本现存故宫图书馆和浙江图书馆;后为李之藻收入《天学初函》中;光绪二十二年(1896)被邵蕙沅收入《中西算学丛书初编》中,有上海鸿宝斋石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修嘉鱼县志

    ①八卷,续增一卷。清张其维撰。张其维,字德隅,山西蒲县人,举人,官嘉鱼知县。康熙十年(1671)县令李元震修嘉鱼县志,以前诸志,皆较略于李志。张其维莅任六年,奉修邑志之令,搜罗旧志,延李懋泗等人依据李

  • 酬物难

    一卷。明唐枢(详见《宋学商求》条)撰。其立名本之韩非“说难”,皆以阐明心学为旨。其首篇末云:“迹其意之所来,道其往之所止,明通而通,力极而极,势驻以驻,详于参伍之变,因于性情之宜。以此七语,别为七篇,

  • 抚豫条教

    四卷。清尹会一遗稿,张受长辑。尹会一(1691-1748),字元孚,号健余,直隶博野(今属河北)人。雍正进士,乾隆时官至河南巡抚。其时,黄河、沁水泛滥成灾,尹会一赈灾抚民,甚得人心。张受长为尹会一受业

  • 老子道德论述要

    见司马光《道德真经传》。

  • 嫦娥

    云母屏风烛影来,长河渐落晓星沉。嫦娥应悔偷灵药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

  • 建平县志

    二十四卷,清茅成凤修,刘震、施晋修等纂。茅成凤,字容庵,浙江山阴人,官文林郎,康熙三十七年(1698)春来任建平县知县。建平旧志,创始于明嘉靖十年县令连矿,续修于朱之楫,至清代,张正中复修之,教谕赵廷

  • 周礼古学考

    十一卷。清末李滋然撰。滋然字命三,四川长寿县人,光绪壬午(1882)举人。此书首有胡惟德序及李家驹序,卷一为《田赋考》,卷二为《封建考》,卷三为《赋税考》,卷四为《征役考》,卷五为《出军考》,卷六至卷

  • 伤寒六经定法

    一卷。清舒诏(生卒年不详)撰。舒诏字驰远,进贤(今属江西)人。为喻昌的再传弟子。舒氏对仲景《伤寒论》颇有研究。著有《舒氏伤寒集注》等书。此书首列六经见证,且各有正治之法。又选择同为一证,见于不同医籍,

  • 使黔草

    三卷。清何绍基(1799-1873)撰。何绍基字子贞,号东洲,晚号蝯叟(一作猿叟)。道州(今湖南道县)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中举,次年举进士,选庶吉士,后授编修,历任文渊阁校理、国史馆提调等职,历

  • 东林山志

    二十四卷。清吴玉树撰。吴玉树,字灵圃,浙江归安人。东林山,又名锦屏山,在湖州府治东南四十五里。山自天目分脉,蜿蜒而来,突起于菰蒲溪泊之中。三峰鼎峙,而中峰最高。葱郁深秀,峰峦如锦。《东林山志》铅印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