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易三极图贯
八卷。清冯道立撰。冯道立字务堂。东台人。咸丰元年(1851)举学廉方正。还著有《淮扬水利图说》。此书所说三极,即天极、地极、人极。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、地、人、万事万物的规律,因此凡是过去先儒所作的易图,全部采用,对其没有图的易理,则据自己的理解补出,并列图说于后。全书共收图三百三十三幅。于旧图陈言,不辨真伪正误,一概采用,有人论之曰:“网罗旧籍,包孕古今,总括礼东行政,未免杂而不纯。”有咸丰年间刊本。
八卷。清冯道立撰。冯道立字务堂。东台人。咸丰元年(1851)举学廉方正。还著有《淮扬水利图说》。此书所说三极,即天极、地极、人极。作者想用图式方法阐明周易实是贯通天、地、人、万事万物的规律,因此凡是过去先儒所作的易图,全部采用,对其没有图的易理,则据自己的理解补出,并列图说于后。全书共收图三百三十三幅。于旧图陈言,不辨真伪正误,一概采用,有人论之曰:“网罗旧籍,包孕古今,总括礼东行政,未免杂而不纯。”有咸丰年间刊本。
二卷。宋赖文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赖文俊,字太素,处州(今属浙江省)人,曾官于建阳,好相地之术,后弃职浪游,号布衣子,世称赖布衣,撰有《绍兴大地八钤》、《三十六钤》、《催官篇》等。《催官篇》一书,分《评
三十二卷。明王昌会撰。王昌会,字嘉侯,上海人。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是编采摘诸家诗话,参以小说,合成一书。议论则不著其姓名,事实则不著其时代。又并不著出自何书。糅杂割裂,茫无体例,亦博而不精之学。《四库
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《河防要诀》旧钞本,共二卷。首载约言一篇。次论筑堤之法、下埽之工。次考修防器具及应用物品。后则记堵塞河流之法、挑掘镶填事宜。卷末附录测量算法及造水平图样等式。此皆为治防之要务,故一
不分卷。清潘曾沂(生卒年不详)撰。潘曾沂,字功甫,号小浮山人,江苏吴县人。嘉庆丙子年(1816)中举人。道光八年(1828),潘曾沂在丰豫庄上试行区种法,总结出《课农区种法直讲》三十二条,讲述区制、播
一卷。旧本题周吕望撰。此书首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,为二卷。考此书内容,首列“天阵”、“地阵”、“人阵”之名,其说出《六韬》。而“风”、“云”、“日”、“星”等占,皆以七言诗句为歌诀。可知书出《六韬
六卷,附录一卷。宋胡宏(见《皇王大纪》条)撰。是书为论学之语,随笔所记,屡经改订而成。吕祖谦称此书胜于《正蒙》。然宏之学说本承其父——胡安国。安国之学虽出于杨时,而又兼出于东林常总。总尝谓,本言之性不
①十卷,清陶耀纂修。陶耀,浙江秀水(今属嘉兴县)人,拔贡出身,康熙年间任弋阳知县。其县志,在明代有万历、崇祯二志,后未再修,至清康熙年间,陶耀开局续修县志时,崇祯志仅搜觅到一本,但篇章虫蚀,字已不可辨
一卷。三国吴韦昭、朱育等撰,清马国翰辑。韦昭,字宏嗣,史为晋讳改“曜”。吴郡云阳(今江苏苏州。一作今陕西淳化西北)人。少好学,能属文,历迁太子中庶子,孙皓即位后为侍中,领国史,因持正为孙皓所杀。有《孝
八卷。清李佐贤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李佐贤,约为道光前后人。除与鲍康共撰《古泉汇》,另著有《石泉书屋诗抄》等。所著《石泉书屋类稿》,卷首有自序,谓“其初习时文,嗣于两汉八家,吟诵有得,冀有益时文。”又云
一卷。迦叶摩腾、竺法兰译。《四十二章经》是汉地最早译出的一部汉译佛经。因全经共有四十二篇短小经文,故题名为《四十二章经》。其各章内容大体如下:一、说出家沙门行道得果和四果的意义;二、说沙门道法应少欲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