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周易阐象

周易阐象

五卷。清蔡首乾撰。首乾字逊含,福建漳浦人,乾隆诸生。其伯祖鼎曾著有《易蔡》,祖父惕园亦通易理,家学深厚。此书以阐象为主,方法有正对,有反对,有上下互,有总互,有移置上下等。于每卦卦画之下必注书上互某卦、下互某卦、正对某卦、反对某卦、总互某卦及移置上下某卦。其释易有四象,曰上卦象、下卦象、全卦象、互卦象,谓离有车轮之象,均前所未闻。今存清嘉庆五年(1800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经定本

    一卷。元吴澄撰。吴澄事迹详见《易纂言》条。该书以《今文孝经》为本,仍从朱熹《孝经刊误》的体例,分列经传。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,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,而改易其次序。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

  • 韩诗内传证

    四卷。清宋绵初撰。宋绵初江苏高邮人,乾隆四十三(1777)年拔贡,官训导。本书鉴于宋代王应麟《诗考》所辑的韩诗,尚有许多遗略之处,特作补充。如“和乐且耽”一句,注释为“耽,乐之甚也”,据慧琳《一切经音

  • 古今好议论

    十五卷。明吕一经(生卒年不详)编。吕一经字子传,号非庵。崇祯四年进士。官至河南提学副使。本书采辑汉唐以来,直至明代,一些诸儒的议论,分经学、经济二门。经学又分为二十二类,经济分二十四类,共计五百五十六

  • 乾坤大略

    十卷。补遗一卷。清王余佑(1615-1684)撰。余佑,字介祺,自号五公山人,直隶新城(今属河北)人。明末随父起兵抗击李自成军。入清后,隐居易州(今河北易县)五公山,教授生徒,不求闻达。史传称其“尝受

  • 满汉西厢记

    四卷。满汉合璧本,不著译者姓名。旧时满语,字句古奥。前有序云:遂以儿女微情,写崔张之故事,或离或合结构成文,既出风而入雅,亦领异而标新,绵绣陈横,脍炙人口。传刻之文,仅从汉本,未见满文,故将邺架之陈编

  • 王魏公集

    八卷。宋王安礼(1034-1095)撰。王安礼,字和甫,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王安石之弟。嘉祐六年(1061)进士。历官翰林学士,知开封府,尚书左丞。迁资政殿学士,知太原府。王安礼政治上反对王安石

  • 广续方言拾遗

    一卷。清程先甲撰。体例仿《广续方言》,序次依《尔雅》,但不标目。辑录方俗词凡一百零七条,引自药书医书者居多。有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木活字本。

  • 淡轩稿

    十二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明林文(1390-1476)撰。林文,字恒简,号澹轩,莆田(今福建莆田县)人。明宣德五年(1430)进士,授翰林编修,累官至太常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。著有《淡轩稿》。是集凡十二卷

  • 韩诗外传疏证

    十卷。清陈士珂撰。陈士珂字琢轩,湖北蕲水(今湖北浠水)人,乾隆丁酉(1777)举人。该书以《韩诗外传》为纲,取诸书互见者备录于左,相互印证。所录诸书,经部有《尚书大传》、《春秋左氏传》、《春秋公羊传》

  • 慕良杂纂

    四卷。清庄有可(1744-1822)撰。庄有可亦名献可,字大久江苏武进人。诸生。博通诸经传。于《春秋》功力尤深。自言读至二千余遍,能于字数得定岁差法。著有《春秋注解》、《春秋字数义》、《周易集说》等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