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味经山馆诗钞

味经山馆诗钞

六卷。文钞四卷。清戴均衡(1814-1855)撰。戴均衡字存庄,号蓉洲,安徽桐城人。少嗜学,性颖悟,年二十余,即刊行《蓉洲初稿》,人称异才。后读方植之著作,慕而执弟于礼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)举人。“自以生望溪、海峰、姬传之乡,守先正之法,传之后进,义无所让,因专肆力于古文。”(《清史稿》本传)后至京师会试,得交曾国藩、吕贤基、罗惇衍、陈庆庸等。曾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。戴均衡曾与同邑苏惇元重订《望溪文集》,增集外文十之四,对研究方苞有特殊贡献。著有《味经山馆遗书》六卷、《书传补商》十七卷、《书传纂疑》六卷、《公车日记》二卷。诗钞六卷。该集卷首有道光三十年(1850)作者《自题》,附方植之等人的评语八则,另有咸丰二年(1852)王祐蕃《跋》,附各家对部分诗的评语四十四则。正文收古今体诗共十百〇四首。卷一收诗二十七首。如《纪灾二首》,有“黄口命经抛掷易,红颜恩重别离难”之句,对受灾人民表示同情。卷二收诗四十七首。如《书植之先生病榻罪言后》,有“近说群公主和议,空教万马出中原”之句,揭露鸦片战争中清廷的投降主义。卷三收诗二十三首。如《题许叔平天风海水图》,表达了国家太平的愿望。卷四收诗二十六首,如《我欲》,表现作者澄清天下的壮志。卷五收诗三十四首,如《蚕词》,有“江村采叶归来晚,饥杀春蚕知不知”等句,写农民养蚕情景,具有生活气息。卷六收诗四十七首,如《自遣》,有“故乡况复多饥殍,回首江干泪满裳”等句,表现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。据王祐蕃《跋》介绍:“先生十年所作凡四百余首,师友商订去其半。”可见选录之精。文钞四卷。卷首有方宗诚《序》、作者《自序》。全书收议论、序跋、送序、记、传状、墓志铭、墓表、哀词、杂文等共六十篇。方宗诚《序》称赞戴均衡“诗文经说卓然,有可表见于世,海内贤士大夫多称道之”。有咸丰二年(1852)王祐蕃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李氏音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晋李轨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李轨字宏范(唐释玄《一切经音义》引作李洪范),江夏(今湖北云梦县)人,官至东晋祠部郎中。其事不见于《晋书》,陆德明《经典释文叙录》有载。《

  • 香祖楼

    清蒋士铨撰。其生平见《冬青树》条。此剧写主人公河南永城仲文,字约礼,嘉靖中进士,官居兵部郎中,休假在家,于园中造小楼一座。一日,同夫人曾氏登楼赏景,县令裴畹送来一盆兰花,香气四溢,因题楼名为“香祖楼”

  • 紫藤花馆诗草

    四卷。廖基植(生卒年未详)撰。廖基植字壁耘,湖南宁乡人。清末诸生。廖基植为廖树蘅之子。树蘅颇以诗名,基植濡染家学,故亦喜吟咏。惟才力颇弱,又不事苦吟,故篇什殊无精彩。据其弟基棫叙称,基植尤好昌谷、义山

  • 周易释贞

    二卷。清末民初王树楠撰。此书专门对《周易》中的“贞”字进行诠释。作者认为《周易》本为卜筮之书,掌于太卜。故凡是《周易》中有“贞”字者,皆当释为“占”的假借字。并用“贞”上为“卜”字,“贞”“占”为一声

  • 有竹居存稿

    三卷。清言启方(生卒年不详)撰。言启方字俣卿,阳湖(今江苏常州)人。其人学府甚深,一官冷落而郁郁以终。书中有咸丰七年(1857)门人魏邦庆、王禹畴跋。言启方著作甚多,该《存稿》收古近体诗数十首,其中有

  • 沈下贤文集

    十二卷。唐沈亚之(781-832)撰。沈亚之,字下贤,吴兴(浙江湖州)人,元和十年(815)举进士,文学家,官至福建团练副使、历殿中侍御史、内供奉、栎阳令,登直言极谏科,参与平定李同捷判乱。乱平后遭嫉

  • 道德指归论

    六卷。汉严遵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严遵(原名庄遵),字君平,蜀(今四川)人,成帝时,常卜筮于成都市,为人言说吉凶利害,日得百钱够自养,便闭门读《老子》。西汉扬雄,少年时曾从严遵学。严遵一生不愿做官,隐居著

  • 高唐州乡土志

    不分卷。清周家齐编。周家齐详见光绪《高唐州志》。周家齐掌高唐州后,奉学部令,命撰乡土志,以供州历史、地理教材之参考。家齐乃将原所搜辑修志资料,择其重要而按学部所颁门类,纂成乡土志。《高唐州乡土志》光绪

  • 南耕词

    六卷。清曹亮武(约1654年前后在世)撰。亮武字谓公,号南耕,江苏宜兴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有《南耕草堂诗》多种,《南耕词》先刻五卷,其第六卷乃其丧偶后所作,续刻于后,而以棹亡词十阕附之。亮武以倚声擅名,与

  • 耆旧续闻

    十卷。宋陈鹄撰。生卒年、籍贯、仕履情况均不详。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,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子部小说家类。并记陈鹄,宋宁宗开禧以后人。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,多为旧闻,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