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书说略

四书说略

四卷。清王筠撰。王筠字菉友,山东安邱(今山东安丘)人。官山东宁乡知县。是书《大学》一卷、《论语》一卷、《中庸》一卷、《孟子》一卷。前有自序,言“当年所读先儒之说遗忘殆尽,独存一己之私见。即其不背朱注者,亦皆肤浅。特不欲拂雪堂之意,粗略说之”。盖是书系王筠为其友陈雪堂教其幼子而作。语取通俗,每引时墨为说。其所解说注重义理,一章之中兼顾前后,一句之中熟审上下,于神气语脉揣摩不遗。是书也不废考订,于书中本字与假借字,辩之尤为明晰。其所说虽曰不背朱注,往往就朱注翻深一层。其有背注者名曰《臆说》,别书于后。今刊本《臆说》不专说四书,兼及经史群籍。其说四书者,宜录附本书以完一家之说。书后所附《教童子法》一卷,宜删归别类。该书有道光三十年(1850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十家诗钞存四种

    四卷。清戴熙(生卒年未详)编。戴熙字醇士,浙江山阴人。以画名世。《粤集》序云:“予学诗久矣,自以无所获,不敢问世。故世罕知予学诗者。”戴熙视学粤前,世人罕知其亦致力于诗也。此书首尾皆精楷,不知何年所写

  • 玩梅亭诗集

    二卷。明柴惟道(约1624年前后在世)撰。柴惟道,字允中,号白岩山人,浙江严州(今建德等地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是集前有原序,序自称山人以才不遇,而所抱有以自乐。游公卿间,泊然无所求,乃称其高。四库编者认

  • 元书

    一百零二卷。清曾廉(1857-?)撰。廉字伯隅,湖南黔阳人。光绪举人。曾在家乡办爱莲书院。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。此书以《元史新编》为蓝本,讲究所谓“春秋之义”,认为文义可以错而歧,是非不可曲而淆。计本纪

  • 三朝辽事实录

    十七卷。明王在晋(1564-1643)撰。王在晋,字明初,苏州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。万历进士,授中书舍人,迁兵部左侍郎。天启二年(1622年)升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,代熊廷弼经略辽东。后任南京兵、吏二

  • 丝纶捷要便览

    一卷。不著编辑者名氏。该书乃明代万历、天启年间内阁票旨成式,按曹司为次,分类标载,大概是由两房中书舍人抄撮而成。书末有《秋审题本》,也是当时的一份案牍公文。《四库全书》载两淮马裕家藏本。

  • 广文选

    六十卷。明刘节(约1520前后在世)编。刘节字介夫,号梅园,大庾(今江西大余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弘治十八年(1505)进士,官至刑部侍郎。著有《梅圆集》、《春秋列传》等。此书旧本题为明刘节编,却因序中

  • 毛诗说

    ① 四卷。清庄存与(1719-1788)撰。存与字方耕,号养怡,乾隆十年(1745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官至礼部侍郎。生平通六经、律吕之学,为清代今文经学之开创者,常州学派之始祖。其学《易》尊朱熹,治

  • 淮北票盐续略

    十二卷。清许宝书撰。许宝书,顺天大兴县人。官至淮南总局会办、总办。是书成于同治九年(1870),首载撰者自序,言取童濂《淮北票盐志略》,续为是编,一切体例仍前志之旧,节去各图、议票改道遴员丈池奖励税库

  • 广宏明集

    见《广弘明集》。

  • 御定历代赋汇

    一百四十卷。《外集》二十卷。《逸句》二卷。《补遗》二十二卷。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(1654-1722)编。生平见《御选唐诗》条。此书认为赋自屈原、宋玉以来,即与诗别体。自汉迄宋,文质递变,格律日新。元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