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会县志

四会县志

十编首一编末一编,清陈志哲、唐盛松修,吴大猷纂。陈志哲,江西进贤人,进士,光绪十七年(1891)任四会县知县。唐盛松,广西郁林人,举人,光绪二十一年(1895)任。明永乐间县令颜宾创修县志,至康熙二十七年(1688)复事纂辑,年代已远,诸志皆漫漶无存。道光三年(1823)县令伍鼎臣重修,共十卷。光绪十七年(1891),县令陈志哲报请纂修县志,九月开局,聘绥江书院首席吴大猷总纂。稿成未付梓,陈志哲离任。十八年继任刘德恒,以前志为底本,重为订补。此志凡例未善者,删定改正,皆为吴大猷,而考订正谬补脱,则刘德恒。二十一年(1895),吴大猷辞去书院首席,将志稿重加编校,于二十二年(1896)志成。《四会县志》光绪二十二年刻本。全志共十编首一编末一编,分:编首,编一舆地志,编二建置志,编二经政志,编四水利志,编五职官志,编六选举志,编七人物志,编八艺文志,编九古迹志,编十杂事志,编末。此志纠正旧事之失,新事疏于抉择。旧志仅就《通志》采缀成书,于古来史传向未搜及,缺佚者多。如四会得名,考《汉书·地理志》,正《太平寰宇记》、《舆地纪胜》之误。此志立厘金一项,是研究近代赋税的重要资料,其古迹志中杂出舆地、建置二门,与传统修志体例迥异。其志特点:一、结合实际,以水利为经政之大端,旧志入疆域,府志入舆图,省志附山川,另立目。二、职官志从府志,省志例列表,宦迹载表后,便于检阅。三、艺文,有关地方利病,建置得失及题咏名胜,分注各篇各条下,其他作者,虽有名句名篇,录本人传中。并从府志省志例,县中人士著述,不论已刻未刻,分经史子集,各载书目,此志长处也。其编十杂事志末有《续志》一篇,因志脱稿于二十年,次年奉裁兵之旨,又次年始奉文裁定,故经政志兵防篇未编入,刘德恒虑今不载,恐数十年后重修县志遗忘,时剞劂将竣,特增续志一篇,详细补载,附杂事志末。有民国十四年(1925)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学质疑

    不分卷。廖平撰。廖平有《易说》已著录。此书与《诗纬新解》、《诗纬搜遗》同为廖氏治诗之作,并有一贯之旨。以往论诗者多以为三百篇无义例可言,以至于十五国风之排列顺序也无定规。廖平独以为诗之次序断非随意连属

  • 集古梅花诗

    ① 二卷。明沈行(约1424年前后在世)撰。沈行字履德。钱塘(今杭州)人。生平事迹均不详。此诗集上卷为七言律诗一百二十首;下卷为七言绝句二百四十首,集唐宋元人诗句以咏梅花。首有弘治十年(1479)夏时

  • 温公年谱

    六卷。明马峦撰。马峦字子端,夏县(今属山西)人,生卒及仕履不详。马峦与北宋名臣、史学家司马光同乡,有感于一直没有人编撰司马光年谱,故撰成此书,以补史传之未及。该书主要依司马光的行迹为线索,参考史传及名

  • 余庵杂录

    三卷。明清之际陈恂(生卒年不详)撰。恂字子木,原本姓曹,海盐(今属浙江省)人。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举人。《余庵杂录》系其杂说经义诗文、兼载碎事之文,部分语句抄袭他人之言,如其论禹治水顺行一条,全

  • 明珠玉

    八卷。明王谔编。王谔字秉忠,江苏江阴人。生卒不详。是书成于成化十年(1474)。选明一代之诗,自刘基以下凡数百家,而所录只七言律诗一体。盖用《唐诗鼓吹》例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。

  • 石城县志

    九卷首一卷末一卷,清蒋廷桂修,陈兰彬纂。蒋廷桂,江苏吴县(今苏州)人,举人,光绪六年(1880)任石城知县,十三年(1887)复任,十七年(1891)复回任。陈兰彬(1816-1894),字荔秋,广东

  • 诸教参考

    不分卷。西欧克拉格(生卒年不详)著,美国人赫士译。克拉格国籍不详。赫士有《光学揭要》一书,已著录。《诸教参考》共八章,取论神、论罪、论得救、论来世、论道德五大端,以基督教理攻诸教之说,也是基督教徒扬诩

  • 仪礼注疏详校

    十七卷。清卢文弨(1717——1796)撰。文弨字绍弓,一作召弓,号矶鱼,又号抱经、石鱼、粲斋,晚号弓父,学者称抱经先生。浙江余姚人,乾隆十七(1752)年进士,官至提督湖南学政。卢氏精于校勘,一生校

  • 秦宥横事略

    一卷。作者不详。该书记秦树声生平事实。树声字宥横,河南固始人,光绪十二年(1886)进士,官至云南按察使、广东提学使。为官云南时,正与英国有边界纠纷,代滇督杨良草奏言不可许者六,必可争者九,为英人所畏

  • 读左卮言

    一卷。清石韫玉(1756-1837)撰。韫玉字执如,号琢堂,吴县(今江苏吴县)人,乾隆庚戌(1790)一甲一名进士,授编修,历官山东按察使,降编修。著作刊为《独学庐全稿》。《读左卮言》是读书随笔所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