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四川通志

四川通志

①四十七卷首一卷,清黄廷桂纂修。黄廷桂(1691-1759),汉军镶红旗人,字丹崖。康熙末以世荫起家,历任宣化总兵,四川提督,甘肃巡抚,两江、四川总督,武英殿大学士等。乾隆二十年(1755)任陕甘总督,时值清军入新疆平阿睦尔撤纳及大小和卓之乱,廷桂常先期筹画军需,马驼、粮饷、驿递诸事均合高宗旨意,屡受奖励,封三等忠勤伯。二十四年病死于凉州。《四川通志》雍正十一年(1733)刻本。此志条理清晰,体例严谨。其于旧志之阙者补之,略者增之,较旧志为详备。其田赋、边防、土司、兵制诸目记载尤为翔实,可谓信今传后之作。然其仍有因沿旧志之错而错误之处。如唐韦昭度征陈敬暄无功而还,宋岳云为忠州防御使乃遥授之官,俱不应入名宦。卢允文为四川宣抚,乃统制全蜀,应入总部,而不应仅入保宁府。唐之鲜于仲通依附杨国忠丧师南昭,新旧《唐书》均有明确记载,而此志反以其忤国忠而被贬,载入人物,实为荒谬。该志尚有乾隆元年(1736)补版增刻本及乾隆间《四库全书》本。② 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,清常明修,杨芳灿纂。常明,曾任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,四川总督。杨芳灿(1753-1815),字才叔,一字蓉裳,江苏无锡人。乾隆四十二年(1777)拔贡,应廷试得知县。平回民田五起义,擢灵州知州。不久,任户部员外郎,参与纂修《会典》。晚年为衢州、杭州关中书院山长,最后入蜀主纂《四川通志》。杨芳灿工于诗及骈体文,少即华瞻。著有《芙蓉山馆诗稿》、《芙蓉山馆词钞》、《真率斋词》、《荆圃唱和集诗》、《真率斋初稿》及《四川金石志》等。嘉庆十七年(1812)春,常明领衔督修《四川通志》,聘杨芳灿入蜀为主纂,十九年(1814)冬完成初稿,继而增削历二年多,二十一年(1816)始刊刻成书。《四川通志》嘉庆二十一年刻本,全书二百零四卷首二十二卷,分为十二志,依次为天文志;舆地志;食货志;学校志;武备志;职官志;选举志;人物志;经籍志;纪事志;西域志;杂类志。卷首另载圣训、宸章二十二卷,书前有常明、李銮宣、陈若霖序、凡例、重修《四川通志》奏折、修志姓名、原修姓名、原志目录、新志目录等。该志基本上采用两级编目,惟《人物志》列女目采用三级编目,有贤淑附才艺、义烈、贞孝、完节四小目。蜀地西为少数民族聚居地,专门设立《西域志》,将天文、舆地、人物、艺文等皆纳入该志。对前、后藏的史料以及边防土司记载详核。综观该志,分纲列目,简明扼要。如都邑废城,郡县旧治,虽名存实亡,皆一一载述;先民里居,别墅故址,凡有观感者,皆搜访并详述之。然不足之处是,职官表以古代官制与近代官制强相比附,以当时之总督比三代之州牧方伯,知府比于秦汉太守等,十分牵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文粹

    一百卷。宋姚铉(968-1020)编。陈善《扪虱新话》以为徐铉者,实误。姚铉字宝臣,庐州(今安徽合肥等地)人。自署郡望,故曰吴兴。太平兴国八年(983)进士。官至两浙转运使。事迹具《宋史》本传。是编文

  • 离骚经九歌解义

    二卷。清李光地(1642-1718)撰。李光第,字晋卿,号厚庵,安溪(今福建安溪)人。康熙九年(1670)进士。李氏笃信程朱理学,著有《榕村集》(四十卷),《周易通论》等。本书《四库存目》作《离骚经》

  • 利津县新志

    十卷。清韩文祐纂修。韩文祐字青藜,河南唐县人,康熙十一年(1672)由官监任利津知县。《利津县志》,创修于明隆庆贾光大,再修于明万历二十七年(1599)冯执中,三修于此。韩文祐宰利津县,奉敕修志,乃清

  • 潜邱札记

    六卷。清阎若璩(《详见《尚书古文疏证》)撰。阎若璩出生于太原,曾寄居山阳。《尔雅》称:晋有潜邱。《元和郡县志》称:潜邱在太原县南三里。若璩取“潜邱”以名其书,有无忘故乡之意。此书传世本有二,一是山阳吴

  • 洛书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辑。共七十三则。其中取自《开元占经》者五十五则、《太平御览》者四则、《初学记》者六则、《水经注》者一则、《艺文类聚》者二则、《文选注》者二则、《南齐书·天文志》者一则,《路史》者二则。可

  • 上池杂说

    一卷。明冯时可(生卒年不详)撰。冯时可字敏卿,号元成,华亭(今上海)人。隆庆年间进士,官至按察使。著有《众妙仙方》等。冯氏集诸家医论,于崇祯十七年(1644)撰成此书。此书为杂论医学之书,大旨偏重于温

  • 春秋编年举要

    无卷数。明杨时伟撰。时伟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著有《春秋编年举要》、《正韵笺》、《诸葛忠武书》、《狂狷裁中》等。该书成于崇祯七年(1634)。分为前后两编,二编皆仿《史记》年表体例,以国为经,以事为纬。

  • 丧服经传陈氏注

    一卷。陈铨撰,清马国翰辑。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序录说,陈铨不详何人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也仅题铨名。看其序次在晋孔伦集注下,宋裴松之集注上,陈铨应当是晋宋间人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与《隋志》都著录一卷,现在已经

  • 夏忠靖集

    六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明夏原吉(1366-1430)撰。夏原吉,字雅哲,湖南湘阴人。以乡荐游太学,选授户部主事。成祖即位后官至户部尚书。永乐元年(1403)赴浙西治水,疏浚吴淞江等河流,亲至工地规划,使

  • 古今字音

    一卷。无撰人姓氏,清任大椿辑。是书《隋志》及新旧《唐志》均未著录,未详何时人所撰。亦不详其体制卷数。《广韵》征引凡三条:上平一东“,,贪食也,出《古今字音》。”上声二十八狝“,囚刑固,出《古今字音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