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夏侯阳算经

夏侯阳算经

三卷。作者不详。据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第四十九:“韩延夏侯阳算经一卷”。可知原本《夏侯阳算经》已佚,韩延(约隋时人)用己说纂入原书之内成为今本。在卷上“明乘除法”节中“夏侯阳曰”以下约六百字当是原本之作,概述了筹算乘除法则、分数法则,解释了“法除”、“步除”、“约除”、“开平方除”、“开立方除”五个词的意义。传本《夏侯阳算经》分上、中、下三卷共八十三个问题,征引前朝各家算术和当代法令颇多,是一部实用算术书。卷上共有六章:“明乘除法”、“辩度量衡”、“言斛法不同”、“课租庸调”、“论步数不等”、“变米数”。重点叙述租庸调的计算法,部分题引自《五曹算经》;卷中五章:“求地税”、“分禄料”、“计给粮”、“定脚价”、“称轻重”,叙述官本利息的分配和赋税征派问题;卷下为“说诸分”章专论奇零分法。书中给出了许多乘除简捷算法,使乘除可在一个横列里演算而不必排列上、中、下三层算筹;首位数是一的乘除法可用“身外添加法”或“隔位加法”、“隔位减法”,以一位乘除替代多位乘除。全书明显地表现出改良筹算制度的倾向。原本《夏侯阳算经》是唐代立于学官的十部算经之一,到宋代已失传;今本《夏侯阳算经》为北宋人重刻算经十书时,将韩延之作冠以《夏》名编入十书之中而得以流传下来。版本有南宋鲍浣之刻本、《天禄琳琅丛书》本、《四库》本、孔氏微波榭本、《古今算学丛书》本、1963年中华书局钱宝琮校点《算经十书》本、1981年文物出版社《宋刻算经六种》即南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浙江省减赋全案

    十卷。清杨昌浚等编。杨昌浚,湖南湘乡县人。历任浙江巡抚、漕运闽浙陕甘总督等职。是书为作者任浙江巡抚时编辑,其卷一为职名凡例、卷二、卷三为上谕、章奏、文牍,卷四为抗属原征细册,卷五为嘉属原征细册,卷六为

  • 豫军纪略

    十二卷。清尹耕云撰。尹耘云生卒年不详,字瞻甫,号杏农,江苏睢宁人,后迁桃源。道光三十年(1850)进士,任礼部主事,后任河南河陕汝道。捻军起义后,河南巡抚李鹤年组建毅军和嵩武军共两万余人,和捻军作战。

  • 梁溪漫志

    十卷。南宋费衮(生卒年不详)撰。费衮字补之,无锡(今属江苏)人。卷端有开禧二年(1206)国史实录院牒,称为国子免解费进士。礼部韵略条例中有开禧元年(1205)国子监发解进士费衮论韵略、经絃二字札子一

  • 书经直解

    十三卷。明张居正(1525~1582)撰。居正字叔大,又字时大,号太岳,谥文忠。湖广江陵(今属湖北省)人。明政治家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改庶吉士,授翰林院编撰。隆庆元年(1567)入阁。穆宗

  • 宛陵集

    六十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梅尧臣(1002-1060)撰。梅尧臣,字圣俞,宣州宣城(今安徽宣城县)人。北宋文学家。仁宗时,赐进士出身,为国子监直讲。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。宋初诗文尚沿唐末五代之习,柳开穆修

  • 凤池园集

    十六卷。清顾汧(1646-1712)撰。顾汧字伊在,号芝岩,北京大兴人。幼勤学能文,康熙十二年(1673)进士,选庶吉士,授编修,累官礼部右侍郎、河南巡抚等职。后因事落职,又起用为礼部侍郎,再降为大理

  • 汉书蒙拾

    三卷。清杭世骏(详见《史记考证》)撰。杭氏有《两汉博闻》、《史记法语》之作,使后世读史者抄撮史书、备修词之用,《汉书蒙拾》为其一。取《汉书》中新颖罕见或难解的字句,一字至四字作为标题,详列载原文及注说

  • 朱子为学考

    三卷。清代童能灵撰。童能灵见《周易剩义》条。此书考证朱熹为学著述始末,分年记载,并对其著述加了案语与评论,此书是继《学部通辨》后的又一部攻击陆王学说的理学论辨著述。

  • 医统正脉

    见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》。

  • 闺情

    月落星稀天欲明,孤灯未灭梦难成。披衣更向门前望,不忿朝来喜鹊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