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夏小正注

夏小正注

①四卷。清李聿求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李聿求,字五峰,浙江海盐(今浙江海盐)人。诸生,布衣终身,著《后汉书儒林传补》、《桑志》及是书行于世。是书分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卷,按月书写,先经后传,又次为注;逐节连写,层次分明。书中所取之注,出入经史百家,间加案语,折衷诸说,可谓内容丰富。此书以傅崧卿注本为主,校以朱子《集传》,王应麟《玉海》诸本,又以汉唐诸儒所引之文订正之,相互发明,著其异同得失,颇具见解;然因袭多而创见少,不免拘泥迁就之累。案《夏小正》为纪时之书,而诸家讲星候多异议,李氏注意及此,故录诸说也特详。《夏小正》凡一月数候星者,一在旦,一在昏,乃罗列各月候星之昏旦,而为之证,深得其要领。惟其论十月初昏南门见者,昏也,织女正北乡则旦者,旦也,而于本文注云:“是月初昏见者非南门星,云南门者,谓东并见于卯也”,是则不仅解释欠明,而先后也有矛盾。至于解经,此书务求全通,故不免出之附会,如释“爽死”,因传有“爽也者,犹疏也”之文,取《周礼·天官·疏材》之注,为百草根实可食者,如菱芡榛栗之属,其说虽新,其理则悖,盖望文生训,此种诠释古书之方法,实不足提倡。是书有李氏三种本,嘉庆间虎溪山房刻本。②四卷。清任兆麟(生卒年不详)撰,门人孙世桢等校。任兆麟,字文田,一字心斋,震泽(今江苏吴江)人,任大椿族弟,诸生,举孝廉方正。除是书外,又有《字林考逸补正》、《述记》、《竹居集》。是书刊于嘉庆十年(1805),卷端辑录序说,又有乾隆五十二年(1787)王鸣盛序、张芋、江藩序,王序略言:“北周卢辩注《大戴礼记》二十四篇,余十五篇无注。就中《夏小正》尤为古奥难读,不可无注。卢氏阙焉,震译任生文田,补注是篇,刻以问世,求序于余,余观竟,叹其疏通证明,实事求是,兼采前哲时贤语,皆有裁断。若‘主火出火’一节,旧本错简在九月,文田据汉郑仲师《周礼·司爟》注移在三月。此条之误,卢召弓,戴东原之博且精,亦疏漏未及驳正,今赖文田正之,其善读书如此。至于‘时有见稊始收’一节,据文田以为傅氏本以此错简移在一月,今文田则定在五月,据理推之,稊之收,自当在五月,则亦以文田为是矣。嘻,以文田之善读书,其拾残补缺,订疑考误,为功于经者甚多,兹特吉光片羽耳。”江序略言:“《大戴礼》三十九篇,《夏小正》三十九篇之一,当时《小正》又别行于世,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夏小正》一卷。宋政和中,山阴傅崧卿由其外兄关浍得《夏小正》一卷,为之注,以杜预《春秋》例,先列正文,后附传文,月为一篇,厘成四卷。太学任君心斋,集先贤旧说,参以己意,而为之注。治小戴之学,汉有卢植、孙炎,而《大戴》无传矣,任君之功,不在卢孙两家下”。按《夏小正》原为《大戴礼记》中一篇,提出单行,如《礼记》之《大学》《中庸》,《管子》之《弟子职》,《孔丛子》之《小尔雅》。此篇文辞古奥难读,宋元以后治之者寥寥无几,任氏不辞艰巨,注释是篇,且胜于前人,于旧误多有匡正,成绩显著。是书有心斋十种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会侯文抄

    二十卷。清毛际可(1633-1708)撰。毛际可生平详见《安序堂文抄》辞目。此集刻于康熙五十八年(1719),为淳安方婺如所重新辑录。毛际可擅长散文,与毛奇龄、毛先舒合称“三毛”。虽学问不及毛奇龄渊博

  • 书山遗集

    二十卷。元吴会(?-1388)撰。会字庆伯。金溪(今属江西)人。至正三年(1343)举乡荐第一。入明不仕。以一足废,自称独足先生。所作诗文名《独足雅言》,共二十卷。已散佚。此集为其裔孙吴尚纲编定,更名

  • 诗观集

    三十九卷。《闺秀别集》二卷。清邓汉仪(生卒年未详)编。邓汉仪字孝威,江苏泰州人。康熙十八年(1679)召试博学鸿儒,时已年迈,与孙校蔚,傅山等同被授为中书舍人,放归。约活动于清顺治、康熙年间。年轻时曾

  • 解庄

    十二卷。明陶望龄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陶望龄,字周望,号石篑,会稽(今属浙江省)人。万历癸丑(1613年)进士,官至国子监祭酒。撰《解庄》一书。明儒注解《庄子》者,多为旁证博引;而陶望龄之作,仅此寥寥数条

  • 自警编

    九卷。宋赵善璙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善璙,宋太宗七世孙,家于南海(今广东广州)。端平(1234——1236)中曾任江州知州,其余事迹不详。此书主要编辑宋代名臣大儒嘉言懿行可为法则者。全书共分学问、操修、

  • 古今文字通释

    十四卷。清吕世宜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世宜字西村,福建同安人。举人。卷首有咸丰三年(1853)吕氏自序及其门人陈棨仁、林维源两序。是编取《说文》九千字中有重文者、或体者、经典异文者、篆隶省变者、假借者、通

  • 烟艇永怀

    三卷。明龚立本(生卒年不详)撰。立本字渊孟,江苏常熟人。清兵入关后,不食而卒。该书为立本追记,大半皆名贤巨儒,为古今不可磨灭之人。显达者上述游踪,隐论者兼缀行略。发潜阐幽,事皆有据。此书为《烟艇渔笔》

  • 汉唐宋名臣录

    五卷。明李廷机(?-1616)撰。廷机字尔张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,入参机务。谥文清。该书是一部记自汉至宋有名大臣事迹的著作。录自汉文翁至宋杜衍,共

  • 狮山掌录

    二十八卷。明吴之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之俊字彦章,号芝房。万历四十一年进士。官武强县知县。本书纂辑故实,每卷标目,都喜为新异。全书分二十六类。即甄元、控舆、挈壶、采真、测符、提灵、综掖、纬阀、襄奁、延

  • 天山客话

    一卷。清洪亮吉撰。(洪亮吉参见伊犁日记条)。洪亮吉于嘉庆五年(1800)二月十日抵达戍地,至闰四月三日特旨释还。居戍所计不到百天。此编为洪亮吉在戍所条记山川、物产、遗闻、琐事,共五十多则,也无所考证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