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大易疏义

大易疏义

五卷。清朝王芝藻撰。王芝藻字淇瞻,溧水人。顺治十一年(1654)举人。其书论认为《洪范》九畴本于《洛书》,认为万物之生始于五行,所以五行居一。皇建有极为天地人物之主,所以皇极居中。天时人事之应尽于五福六极,所以福极居九。三八政,王者所以治明。七稽疑,王者所以合幽。这就是中央旧正所以立其主干的原因。五事尽乎人事,五纪考于天时,所以居肩之左右。三德以辅皇极,庶徵以验五行,所以居足之左右。宋人视九畴自是九畴,洛书自是洛书,二者互不相干之说,不足以窥视到易书之奥秘。王氏将河洛之学愈演愈奇,不足为信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纪

    十六卷。明蔡保祯(生卒不详)撰。蔡保祯,字瑞卿,明漳浦(今福建省漳浦县)人,生平仕履不详。《孝纪》收罗历史上以孝行著称的人物,记其事迹。分为十六卷,即帝王、圣门、纯孝、世孝、禄养、苦行、神助、通神、寻

  • 经笥堂文钞

    不分卷。清雷鋐(生卒年未详。)撰。雷鋐字贯一,号翠庭,福建宁化人,雍正进士。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。博览群书,文章言简意赅,具有古文人的风格。著有《经笥堂集》、《读书偶记》等《经笥堂文钞》不分卷,系嘉庆

  • 呼伦贝尔志略

    一卷。民国程廷恒纂修。程廷恒字守初,江苏昆山人,清末至民国初,供职东北。著有《抚顺县志》、《宽甸县志略》等。民国十年,任呼伦贝尔善后督办兼交涉员。其于工作之余,悉心搜讨,闻见所及,辄笔书之。不久又于署

  • 宁远堂诗集

    一卷。清朱成点(约1711年前后在世)撰。宋成点字司衡,宁乡(今山西汾州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朱成点累试不第,老于诸生,工诗。著有《宁远堂诗集》。是集为其自编。其诗风平衍,无特色。该书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列

  • 叙古颂

    二卷。元钱天祐撰。钱天祐之履籍不详。其书前有延祐五年(1318)三月献皇太子进表。进表谓采摭经史成言,并仿效荀卿成相之体。凡帝王之道,起自唐虞,讫于有宋。共有八十六章,一章二十四字。并且于文章之后引述

  • 童子问

    一卷。清代黄文澍撰。黄文澍见《经解》条。全书宗旨是驳辨抨击王守仁学说,采用一问一答形式,共分十四章,均是“童子问”,作者“答”的方式,此书原本题为《石畦集》。

  • 利玛窦行迹

    一卷。法国人艾儒略(1840-1900)撰。艾儒略为法国遣使会教士。1868年来华,在北京传教。著有《万物真原》等书。利玛窦(1552-1601),意大利人,罗马耶稣会士,1852年来华学习与传教,与

  • 闲家编

    八卷。清王士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士俊字犀川,贵州平越(今贵州福泉县)人。康熙六十年进士,后授庶吉士。雍正元年以知州发河南,累擢河南巡抚,他提倡垦荒劝捐,颇为民累。此后又任湖北、四川巡抚,河东总督,后

  • 张宗泰所著书

    三种,三卷。清张宗泰(详见《孟子七篇诸国年表》)撰。三种为《周官礼经注正误》一卷、《孟子七篇诸国年表》一卷、《竹书纪年校补》二卷。均为经史著作,其中后两种本书有专条介绍,可参阅。而《周官礼经注正误》为

  • 尊乡录节要

    四卷。明王弼(生卒不详)撰。王弼,黄岩(今浙江省黄岩市)人,明成化十一年(1475)进士,官至兴化府知府。《尊乡录节要》为谢铎《尊乡录》之“节要”,谢铎(?-1510),字鸣吾,太平(今浙江省温岭)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