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大誓答问

大誓答问

一卷。清龚自珍(1792-1841年)撰。龚自珍定玺玉,又字璱人,后更名易简,字伯定,又更名巩祚,号定庵,又号羽琌山民,浙江仁和(今杭州市)人,道光九年进士,官至礼部主事。龚自珍为清代后期的思想家、文学家,在经学上强调“通经致用”,是嘉庆、道光年间今文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。其著作有《定庵文集》等。《尚书》中的《大誓》有今文和古文两种,晚出《大誓》,已有人怀疑,甚至东汉马融就开始怀疑了。龚自珍则认为无论今文还是古文,都无《大誓》。他在《己亥杂诗》中说:“孔壁微茫坠绪穷,笙歌绛帐启宗风。至今守定东京本,两庑如何阙马融。”龚氏自注“戊子成《尚书大义》一卷,《大誓答问》一卷,《尚书马氏家法》一卷。”由此诗可知龚自珍治《尚书》较为推崇马融。关于汉代今文与古文的名实问题,龚氏之论颇有新见,发前人所未发。他说:“伏生壁中书实古文也,欧阳、夏侯之徒以今文读之,传诸博士,后世因曰伏生今文家之祖也。此失其名也。孔壁固古文也,孔安国以今文读之,则与博士何以异?而曰孔安国古文家之祖,此又失其名也。今文、古文同出孔子之手,一为伏生之徒读之,一为孔安国,先皆古文矣。既读之,后皆今文矣。惟读者人不同,故其说不同。源一流二,渐至源一流百,此如后世翻译一语也,而两译之,三译之,或至七译之。译者不同,则有一本至七本之异。”龚氏此论,实已摆脱了今文与古文的界限,非一般腐儒可比。本书最早有道光年间汪远孙刻本,又有同治初年(1862年)潘祖荫所刻滂喜斋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诗经说通

    十三卷。明沈守正撰。守正字允中,号无回,钱塘(今属浙江省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癸卯举人,官国子监博士。是编成于万历(1615)乙卯年。其说颇以《朱传》废序为非,其旨欲以意逆志,以破拘牵。所引诸书,不过

  • 春秋命历序

    不分卷。清黄奭(详见《汉学堂丛书》)辑。该书是《春秋纬》之一,不见于诸史《经籍志》、《艺文志》及其他诸家著录,亡佚已久。但唐代《文选注》、《初学记》、《艺文类聚》以及宋代《太平御览》、《路史》诸书仍时

  • 药方论

    见《伤寒论方》。

  • 合浦珠

    四卷十六回。清徐震(详见《女才子书》)撰。长篇小说。叙明天启年间姑苏书生钱兰与赵素馨、范梦珠、白瑶枝三位女子的悲欢离合故事。钱兰早负才名,立意非才色双全的佳丽不娶。妓女赵素馨姿容出众,且通琴画诗赋,钱

  • 谈兵髓

    七卷。题西浙嚣嚣生撰,不著名氏。四库馆臣考书前有王洽序。王洽字和仲,临邑(今属山东)人。万历甲辰进士,官至兵部尚书。《序》作于天启甲子年(1624),适其任浙江巡抚时,由此可知,嚣嚣生者,亦明末人。所

  • 通斋集

    五卷。清蒋超伯(生卒年不详)著。蒋超伯,字叔起,江都人,约道光、咸丰时人。工诗文。著有《圃珖岩馆诗钞》等。是集为蒋伯超诗文集。凡五卷,其中诗文各二卷,外集一卷。前有许宗衡序。其诗豪宕奔放,虽不外题图、

  • 圣学心传

    无卷数。清薛凤祚编。凤祚字仪甫,益都(今属山东)人,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。曾师事定兴鹿善继、容城孙奇逢,于是汇集鹿氏《四书说约》、孙氏《四书近指》为一书。书前有编者自序,谓此书出当与孔曾、思、孟四家书共

  • 僦寮集

    一卷。旧本题古杭月堂宗贤撰。不著时代。考之志乘,亦不载其名氏。据其题名,似乎衲子。故所与唱和者亦衲子为多。集中有和沈石田《鹊桥仙》词,知其为正、嘉年间人。其诗笔清旷,颇近自然。但篇幅不多,不免伤于寒瘦

  • 澹宜书屋诗草

    二卷。清高凤楼撰。高凤楼,生卒年不详,字五云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高崇文之次女,高凤阁之妹。翰林院侍读学士胡敬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前有黄履所作序言,书后有其兄的儿子高学沅所写跋语。刊于道光二十七年(

  • 六书索隐

    五卷。明杨慎(1488-1599)撰。杨慎生平著述见《奇字韵》。此书自序谓:“取《说文》所遗,汇萃成编。以古文籀书为主,若小篆则旧籍已著,予得而略。”然而其中所载古文籀书,实多略而未备。如首卷东韵“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