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天镇县志

天镇县志

①八卷。清胡元郎纂修。胡元郎字丘溪,安徽桐城县人,雍正六年(1728)拔贡,十年(1732)任天镇知县。按天镇旧志,为雍正七年(1729)邑令陈际云创修,书成未梓,仅有抄本二帙。乾隆四年(1739),胡元郎复将旧稿增订付刻。《天镇县志》乾隆四年刻本。全书八卷,二十八类,分为图考、分野、城池、疆域、山川、巡幸、官署、仓厂、职官、村堡、编户、人丁、学校、坊表、恩荣、荐举、科目、坛壝、庙宇、物产、驿站、铺递、墩台、风俗、古迹、津梁、艺文、祥异。此志分类立目基本上承袭雍正陈际云稿,然较旧志增补尚多,如增沿革附在分野后;增关隘、武事、兵制附在墩台后,增水利附在津梁后,增名宦、人物附在荐举后,艺文类旧志仅有九篇,此志新增四十余篇。综观此志,选材考证,均能审慎不苟。②四卷,首一卷。清洪汝霖修,杨笃纂。洪汝霖,四川成都人,曾任大同府通判,光绪十六年(1890)代理天镇知县。杨笃详见光绪《山西通志》。光绪年间,朝廷下诏增修会典,而晋省适有纂辑通志之举,下檄州、县,文征图志,以备采择。洪汝霖来邑,首询兹事,聘杨笃重新纂辑,洪汝霖与诸绅略加校订,遂成志。《天镇县志》光绪十六年(1890)刻本。此志上距乾隆张坊志一百余年,除增益人物、赓续文献外,而考证尤为所长。如天镇县沿革,考订详细。旧志不列图表,道路不清,地望不准。此志则绘图表,对疆域、山川、形势、关塞等作了详尽的描述。又如旧志将甲第、乡举、贡途、国学等目归入人物门内,未免谬误。此编则按史法,以甲第、举贡归入选举门中,其他由异途入仕,不论文武,附列仕籍一目后,并以援例之贡监职衔以及封赠、荫袭附之于末。使读者易观览,一目了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岳雪楼诗存

    四卷。清孔继勋(?-1842)撰。孔继勋字炽廷,广东南海人。他青年时即以诗名,嘉庆戊寅乡荐七试礼闱,道光癸巳捷南宫入词馆,曾受请襄办军务,亦曾南北往来十余载,其间多有吟咏,但不肯自留其稿。道光乙酉筑岳

  •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

    三十卷。明陈暹编录。清熊释祖编录。生卒年未详。《前五先生集》为陈暹编录,选明洪武诗人赵介、孙蒉、王佐、李德、黄哲五人之诗。《后五先生诗》则为清熊释祖编录,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、梁有誉、黎民表、吴旦、李

  • 易象管窥

    十五卷。明黄正宪撰。正宪字懋容,号广寓居士,浙江嘉兴人。其兄黄洪宪,两人都喜欢谈《易》。洪宪有《周易集说》三卷,今未见传本。正宪此书用王弼之本,所注专主于义理。为说以程颐《易传》、朱熹《本义》为宗,用

  • 亢仓子洞灵真经

    见《亢仓子》。

  • 戴东原集

    十二卷。《札记》一卷。《年谱》一卷。清戴震(1723-1777)撰。戴震字东原,安徽休宁人。思想家、学者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举人。曾师事婺源江永。乾隆三十八年(1773)奉诏任《四库全书》纂修官

  • 志远斋史话

    六卷,清杨以贞撰。杨以贞,字铁山,归安(今浙江吴兴县)人,据考,《志远斋史话》为光绪初所作。此书于古来是非成败;识断明通,尤其对明末的历史,论断更为精深、详明,如对明末之饷加派、辽东用兵、阉党与东林党

  • 尚书正解

    十二卷。清吴荃撰。吴荃字荪右,江苏丹阳人,诸生。本书前有刘梅序,又有吴荃自序和凡例。本书每篇都有纲领,各段都有节目,在注解之外分标全旨合参析讲等名,其体例是仿效举业家《四书讲义》之体。卷首附有《禹贡正

  • 书记洞诠

    一百六十卷。明梅鼎祚编。梅鼎祚生平见于《宛雅》辞目。杨慎曾编成《赤牍清裁》一书,自《左传》至六朝,仅八卷。王世贞增益之,讫于明代,为六十卷。本书仍遵杨慎之旧,起周、秦迄陈、隋,凡长篇短幅,采录无遗,卷

  • 中国度支考

    一卷。英国哲美森撰。美国林乐知译。哲美森,清时英国驻沪领事。曾考查研究中国度支情况,将光绪三十年(1904)至三十三年间的京外奏报辑录成编,共三十七条,先分条计出入数字,然后总计全国每年出入清单。是书

  • 白阳集

    不分卷。明陈淳(1483-1544)撰。陈淳,字道复,后以字行,别字复甫,号白阳山人,江苏长州(今苏州)人。以诸生援例入北监。卒业归,不复旧选。《明史·文苑传》附见文征明传中。陈淳少从征明游,以书画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