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太岳杂著

太岳杂著

一卷。明张居正(1525-1582)撰。张居正字叔大,号太岳,湖广江陵(今属湖北省)人。张居正少年时即颖敏绝伦,二十二岁成进士。隆庆六年(1572)出任内阁首辅,执政十年,以劳瘁卒。张居正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著名的政治家。明代到嘉靖时期,政治腐败,官场贪污成风。张居正执政以后,大力推行整顿和改革。他“尊主权,课吏职,行赏罚,一号令”,改变了官场中因循苟且的腐朽风气,“虽万里外,令朝下而夕奉行”;在全国范围内清丈土地,改革赋役制度,推行一条鞭法,对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;起用故河道御史潘季驯治理黄河,使河水不再入淮,大大减轻了黄、淮两河的灾情;积极主张和西北各族,通贡互市;任用名将戚继光,力主练兵备边,使西北边疆,相对安定达数十年之久。张居正的改革,在富国强兵与缓和社会矛盾方面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张居正学问渊深,著述颇丰,万历末期有《张太岳集》刊刻行世,此后又有《书经直解》和《太岳杂著》两个单行本流传于世。《太岳杂著》一书,以评论古今为主,而对明代掌故记载尤详,此外还兼及医方杂事等。书中许多记载,纠正了其它书籍的不实之处,如关于广寒殿梁上拆得的“至元通宝”钱,经考证为元朝制造而非辽朝所造。朱彝尊在《日下旧闻考》中引用此条作为考证。又如,书中有关于“殿阁学士之设在洪武革丞相之后,而不是始于永乐朝”及“天下知府有上中下三秩,即从三品、正四品、从四品之不同”等掌故的记载,则是郑晓、王世贞诸时人著作所不知者。凡此种种,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。此书原本收在《太岳集》中,至崇祯末年被德州人卢世录出,单行于世。另有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《张太岳集》本以及1987年荆楚书社出版的《张居正集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翏翏集

    四十卷。明俞安期(1550-?)撰。俞安期,初名策,字公临,更名后,改字羡长。江苏吴江人。卒年不详。著有《唐类函》等多种。是集凡四十卷。为骚一卷,赋一卷,诗三十七卷,杂文一卷。安期之名本由依附七子而成

  • 对属发蒙

    二卷。不著撰者姓名。全书共分八十一门。其分类颇为琐屑。如节候门,有云上数目下之节候。如三春、三冬之类。又云上虚字下节候,如新春、先春之类。又云上节候下声色,如春光、春容之类。亦为一本俗书。

  • 中州金石记

    五卷。清毕沅撰。毕沅,详见《关中金石记》条。此书为毕沅任河南巡抚时期所著。书前有洪亮吉序一篇,洪在序中称此书“搜罗靡遗,殆称观止”。但是本书疏漏太多,洪言未免推崇过甚。此书有姚元之校本。

  • 耆旧续闻

    十卷。宋陈鹄撰。生卒年、籍贯、仕履情况均不详。此书宋代史志及典籍均未著录,仅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子部小说家类。并记陈鹄,宋宁宗开禧以后人。书中内容记汴京故事及南渡后名人言行,多为旧闻,采摘他书或某人言论

  • 读孙卿子札记

    二卷。清陶鸿庆撰。是书为读诸子札记第八种,其内容多补正王念孙、俞樾、王先谦诸家之说,义多平允。以《成相》篇论之,“险陂倾侧此之疑”。俞训“疑”为“止”;鸿庆以“疑或之”,最为明显。又“莫不理续势持”。

  • 牧令书辑要

    十卷。清徐栋编,徐栋,安肃人,道光二年(1822)恩科进士,曾任陕西兴安府、西安府知府,后在工部任职。本书就是他在工部任职时编辑的。本书首列同治七年(1868)穆宗应江西巡抚丁日昌奏请而将此书颁发各地

  • 灵芬馆词话

    二卷。清郭麟(生卒年未详)撰。郭麟著有《金石例补》,是有名的浙派词人。其论词推许南宋姜夔、张炎一派,于清代词人则奉朱彝尊为教主。本书论述清初及同时友朋之词,间亦及于宋元诸家。卷首即开宗明义,分词体为四

  • 梧冈集

    八卷。明唐文凤撰。唐文凤,字子仅,号梦鹤,安徽歙县人,生卒年不详。唐文凤与祖元父唐桂芳俱以文学擅名。永乐中荐授江西兴国县知县,政绩颇著,后改赵王府纪善。卒年八十六。著有《悟冈集》八卷。此集为程敏政所编

  • 贞翁净稿

    十二卷。明周伦(1463-1542)撰。周伦,字伯明,晚号贞翁,昆山(今江苏昆山县)人。明弘治十二年(1498)进士,官至南京刑部部尚书。谥康僖。著有《贞翁净稿》。是稿经明士英删定,由周伦之子周凤起刊

  • 澹宜书屋诗草

    二卷。清高凤楼撰。高凤楼,生卒年不详,字五云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,高崇文之次女,高凤阁之妹。翰林院侍读学士胡敬之妻。清代诗人。此书前有黄履所作序言,书后有其兄的儿子高学沅所写跋语。刊于道光二十七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