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姚江逸诗

姚江逸诗

十五卷。清黄宗羲(1610-1695)编。黄宗羲字太冲,号梨洲,馀姚(今浙江余姚)人。父尊素,以忠直死于魏阉之难,宗羲具疏讼冤。思宗叹为忠义孤儿,使归。益肆力于学,尽发家藏书读之,不足,复借抄之。受业刘宗周。康熙中,举“博学鸿儒”,荐修《明史》,皆力辞不就。史局每有疑事,必以咨之。卒,私谥文孝。学者称“南雷先生”。与其弟宗炎、宗会并负异才,有“浙东三黄”之称。黄宗羲重学问,宗宋诗,主空灵,善写景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,客观上开了清代诗的先河,是浙派诗的初期两大家之一。著有《南雷文案》、《南雷文约》、《易学象数论》、《明史案》、《大统法辨》和《黄梨洲诗集》等。此集所录皆余姚地之诗。共十五卷,上自南齐下迄明季,以时代为序。至于方外、闺秀、仙鬼之类,则总汇于末卷。集中所录诗,每人各有小传,以补史事之缺。然集中亦有个别篇目不似黄宗羲所辑,疑为后人续作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左氏传章句

    一卷。魏董遇撰,清马国翰辑。董遇字季直,性质讷而好学。建安初举孝廉,稍迁黄门侍郎。黄初中出为郡守。魏明帝时入为侍中、大司农,数年后病卒。见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肃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。又据《魏略》说,遇

  • 透帘细草

    无卷数。不知著者。这是一本元末明初的商业算书,原本已佚,现仅有残本,是从鲍廷博《知不足斋丛书》第二十七卷中发现收有五十四问(载于杨辉的《续古摘奇算法》之前)和《永乐大典》中录出的十七问,共计得七十一问

  • 周易本义通释

    十二卷。元胡炳文(1250-?)撰。胡炳文字仲虎,号云峰,徽州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至大间(1308-1311),其族子为建明经书院,以处四方来学者。延祐中(1314-1320),受推荐任信州道一书院山

  • 沧趣楼诗

    一卷。清陈宝琛(1828-1935)撰。陈宝琛,字伯潜,号弢庵,福建闽县(今属福州市)人。同治戊辰(1868)进士,授编修,官至太傅、毓庆宫授读。任京官时与张之洞、张佩纶齐名,光绪十年(1881)以内

  • 四传权衡

    不分卷。明来集之(详见《读易隅通》)撰。该书与《春秋志在》同为作者所撰《倘湖樵书》中的一种。编首有他的自序,说先已作《春秋志在》,大体上阐述了自己的主要观点。现又取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及胡

  • 卜子年谱

    一卷。清陈玉树(详见《毛诗异文笺》)撰。谱主卜商,字子夏,春秋战国之际卫国人,为孔子弟子。陈氏考卜商生于周敬王十三年(前507年),故谱从此年叙起,止于周安王二年(前400年),然未定其卒年。谱中于卜

  • 御选唐宋文醇

    五十八卷。清爱新觉罗·弘历(清高宗)(1736-1795)选编。卷首有弘历序,作于乾隆三年(1738)九月。据序称,明代茅坤编《唐宋八家文钞》,清初储欣编《唐宋十大家全集录》,均系为科举选文,所选不精

  • 家藏集

    七十七卷。明吴宽(1435-1504)撰。吴宽,号匏庵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成化八年(1472)举进士第一,授修撰,侍讲东宫,每进讲,闲雅详明,官至礼部尚书,谥文定。著有《匏翁家藏集》。此集为吴宽所

  • 如宜方

    二卷。元艾元英(生卒年不详)撰。艾元英东平(今属山东)人,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前分别有至正十五年(1355)林兴祖、至治三年(1323)吴德昭所作序。书中首列几十种药物炮制总论。卷一为述证,包括中风、头

  • 慎盦文钞

    二卷。清左宗植(生卒年未详。)撰。左宗植字仲基,号景乔,湖南湘阴人。道光十二年(1832)举人。官新化桂东县学教谕内阁中书。宗植为左宗棠之兄。宗植优游文学,终老于乡里。然江忠源之初出任兵事,实由于宗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