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字学元元

字学元元

十卷。明袁子让撰。袁氏字仔肩,号七十一峰主人,彬州(今湖南彬县)人。万历十三年(1585年)举人,二十九年(1601年)进士,官至兵部员外郎。精等韵之学,另著《香海棠集》。《字学元元》刊于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。书前有范醇、王毓宗序及自序。此书首列《古四声等子二十四摄》的韵图,此图是为宣扬《四声等子》分韵列字的体制而作。袁氏仿《四声等子》体例并吸收《切韵指掌图》特点,在所列各摄中注明摄名、内外转、广通侷狭门等,横列三十六字母,排为二十三行,纵分四栏,列四等之字,图末注明开合口或独韵。列字与《四声等子》基本相同。许多字明代的实际读音已与《等子》不合,但袁氏仍拘守《等子》,如蟹摄合口“刿圭桂”等字,明代已与“傀恢”等一二等字相同,但袁氏仍《等子》之旧列于三四等地位,注曰:“牙下二等勿如俗呼作上二等。”强调不要按俗音读为“上二等”(一二等)。袁氏在个别地方对《等子》列字有所改动,如臻摄开口注曰:“颠天田年已在山摄,此宜去。”把《等子》列于臻摄的这些字改列入山摄。此外,袁氏对《等子》的分摄立韵也时有议论,并不完全赞同。此书另有《子母全编》,是袁氏创作的韵图,目的是校订旧韵,列出同音之字,“使人知某类字皆属某母”。分二十二摄:通(东冬钟)、江(江)、止(脂微)、遇(鱼虞)、模(模)、齐(齐)、蟹(皆泰队)、臻(真谆)、吻(殷文痕魂)、山(寒桓山)、天(元仙)、宵(宵)、效(豪肴)、果(歌戈)、假(麻)、宕(阳唐)、梗(庚清青)、曾(登蒸)、流(尤侯)、深(侵)、盐(盐)、咸(覃咸凡)。袁氏采用三十六字母,每一母包括上开、上合、下开、下合四种,实际就是开、合、齐、撮四呼。并合并开合两呼为上等,合并齐、撮两呼为下等。声调分平、上、去、入。列二十二图,一摄一图。入声韵配阳声韵。分韵列字与《洪武正韵》接近。此书还载有《华严经字母图》,“横列五十二字母,次一行为〔a〕韵母,录果(假)摄的字,下十二韵为宕、曾、通、遇、效、蟹、止、臻、山、深、咸、流各摄的代表字,最下写‘一字唱’。《字母切韵要法》列图的格式,就与此相近”(李新魁《汉语等韵学》)。此书尚有《增字学上下开合图》、《总括上下开合一图》等。这些韵图对明代读书音有所反映。袁书尚详疏《四声等子》所载门法,条理分明。并增广门法为四十八类,较明释真空《篇韵贯珠集》所增更为完备。其中“读上下等法辨”、“读开合声法辨”、“佐等子上下四等议”数章,反映了变四等为二等的倾向,在审音方面有所贡献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云:“名曰‘元元’,盖取班固‘元元本本’语也。然惟凭唇吻,未见古书,至谓《礼部韵略》为陆德明作。故分元魂为二,而合东冬清青为一。又忽论七音,忽论六书,体例糅杂,茫无端绪。所论六书,亦纯以臆测,不考许顾以来之旧义,所谓聪明过于学问者,其子让之谓乎!”是书万历三十一年(1603年)刊本外,尚有明天启癸亥(1623年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残本唐语林

    二卷。未题撰人,从《永乐大典》所载中考证,此其为王谠之《唐语林》残本。《唐语林》一书,自明以来,原书以佚。仅清武英殿书库所藏有明嘉靖初桐城齐之鸾所刻残本二卷,前有自序,称所得非善本。而此书晁公武《郡斋

  • 钟台集

    十二卷。明田一俊(约1582年前后在世)撰。田一俊,字德万,福建大田人。生卒未详。隆庆二年(1568年)进士。官至礼部左侍郎。事迹具载《明史》本传。著有《钟台集》。一俊出身严苦,家无全资。为侍讲时,以

  • 春秋五测

    三卷。清戴祖启(1725-1783)撰。祖启字敬咸,别字东田,号未堂,休宁(今安徽休宁)人,乾隆四十三年(1778)进士,官国子监学正。笃志经学,议论一以宋儒为宗。陕西巡抚毕沅延主关中书院,从游者很多

  • 陵川集

    三十九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元郝经(1223-1275)撰。郝经字伯常,谥文忠,泽州陵川(今属山西)人。著有《续后汉书》、《周易外传》、《春秋外传》、《太极演》、《原古录》等书。仅《续后汉书》传世。《陵川

  • 联骚

    一卷。清张潮(1650-?)撰。张潮,字山来,一字心斋,歙县(今安徽歙县)人。以岁贡官翰林院孔目。有《昭代丛书》、《檀几丛书》、《虞初新志》、《花影词》。版本有清康熙三十六年(1697)新安张氏霞堂刊

  • 邃谷集

    十二卷。明戴冠撰。戴冠生平及事迹见《礼记集说辨疑》条。此书为明代诗文别集,共十二卷;前有任仲干序,末有张鲁后识。并有明抄本传世,款式、卷帙与嘉靖刻本相似,从嘉靖刻本著录。《四库全书》馆臣评其集说:“冠

  • 淡友轩读易稿

    无卷数。清徐步瀛撰。徐步瀛又名业煌。字有光,号小蓬。瑞昌人。屡求功名不第,故一志著述。文稿多散佚。此书分四编,第一编为“易说联珠”,意在阐明易理。于每一卦下只注卦名卦画,不录经文,其下则条列其解说,以

  • 两浙兵制

    四卷。明侯继国撰。继国,号龙泉,金山卫(今属上海)人。世袭指挥使,事迹不详。此书第一卷首列全浙海图,并附以解说及沿革、兵制。又析浙省十府各为图说,详列兵制、烽堠、倭犯等目。杭州、嘉兴、湖州三府为一图;

  • 缉玉录

    五卷。明傅振商撰。傅振商,字君雨,河南汝阳人。生卒年不详。万历进士,选庶吉士。累迁右副都御史。著有《杜诗分类》等。此编乃其为御史时巡按关陇,即其所历山川名胜,各裒辑其题咏,共为一编。有两淮马裕家藏本。

  • 连平州志

    十卷。清卢廷俊修,颜希圣、何深纂。卢廷俊,满洲正黄旗人,雍正八年(1730)任知州。旧志,首任知州弁应受创修。卢廷俊莅任,朝廷特颁谕旨纂修通志,分令郡县成书以献,与乡绅共订,请贤达综辑考核,历两月于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