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孝经正义

孝经正义

三卷。唐玄宗(685-762,713-755在位)注,宋邢昺(932-1003)疏。唐玄宗李隆基,唐睿宗之三子。盛唐较开明之皇帝,用贤相,出现“开元盛世”,比于“贞观之治”。天宝年间后宠爱杨贵妃,任用李林甫、杨国忠,终致安史之乱。避难奔蜀。在位四十四年,庙号玄宗。邢昺,字叔明,济阴(今属山东)人。北宋著名经学家。宋太宗时擢九经及第,累迁金部郎中。真宗时为翰林侍讲学士,坐讲《春秋》于殿上。后召昺与杜镐、孙奭等校定《三礼》、《三传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》等书义疏。官终至礼部尚书。该书于唐开元十年(722),玄宗注,天宝二年(743)重注,均颁行天下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载:《孝经》一卷,玄宗注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:“今上《孝经制旨》一卷。”其注曰:“玄宗。其称‘制旨’者,犹梁武帝《中庸义》之称制旨,实一书也。”而赵明诚《金石录》、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均载该书四卷,实因该书曾于天宝四年(745)刻石于太学,称为《石台孝经》,其拓本为四卷。自玄宗注《孝经》后,为之作疏者不乏其人。至宋咸平年间(998-1003),邢爵据唐行冲疏为蓝本,复为之疏。然旧文新说已不可辨。《孝经》有今文、古文之别。今文称郑玄注,古文称孔安国注。唐刘知几主古文,司马贞主今文,二者互相辩驳。后今文行而古文废。考其源流,可知今文之立,自玄宗此注始;玄宗注之立,则自邢昺疏始。该书有清康熙十九年(1680)刊《通志堂经解》本,明正德六年(1511)刊本,姑苏汪氏翻正德本,桐乡金氏翔和书塾翻刻南宋相台岳氏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东通志

    ①三十卷,清金光祖修,莫庆元纂。金光祖,满洲人,生员,康熙十二年(1673)任两广总督。莫庆元,番禺学教谕。时朝廷诏谕各省州县纂修志乘,以备一统志采择。金光祖在其序中云:“部檄至两广,臣光祖适备员总督

  • 结水浒传

    见《荡寇志》。

  • 笑拙墅稿

    一卷。明金建中(约1600年前后在世)撰。金建中,字仲立,山东海阳(今烟台)人。万历中国子监生。笑拙墅,是其别业名。是编前列诸人序记传赞。次为金建中之诗,多咏园中景物。后附其子金麟祥跋。有浙江汪汝瑮家

  • 闽中稿

    一卷。明李奎撰。李奎为明代诗人,字伯文,号珠山,又号龙珠山人。归安(浙江吴兴)人。生平事迹见《李伯文诗集》文。他听说李攀龙、徐中行及山人谢榛等结成诗社,便带着自己所作的诗前去造访,诸君子极为惊讶,便邀

  • 求阙斋读书录

    四卷。清曾国藩(1811-1872)撰。曾国藩字伯涵,号涤生,湖南省湘乡人。道光进士,任翰林院侍讲学士、内阁学士等。擢礼部右侍郎,历署兵、吏等部侍郎。曾从唐鉴、倭仁学习程朱理学。同治七年(1868)任

  • 鰕游潢潦,不知江海流。燕雀戏藩柴,安识鸿鹄游?世士此诚明,大德固无俦。驾言登五岳,然后小陵丘。俯视上路人,势利惟是谋。高念翼皇家,远怀柔九州。抚剑而雷音,猛气纵横浮。泛泊徒嗷嗷,谁知壮士忧?

  • 五代史志疑

    四卷。清杨陆荣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陆荣,字采南,青浦(今属上海市)人。著有《易互》、《禹贡臆参》等。《五代史志疑》成书于康熙年间,是摘《五代史》疏漏或谬误而作,如“唐太祖兄弟传。所载”太祖有四弟,克让

  • 思古堂集

    四卷。清毛先舒(1620-1688)撰。毛先舒字稚黄,一名潠,字驰黄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明末诸生,入清,放弃功名,不求仕进,常与陆圻、柴绍炳、吴百朋、陈廷会、孙治、丁澎、虞黄吴、沈谦、张丹等人,往

  • 隐居通议

    三十一卷。宋末元初刘壎(1240-?)撰。刘壎字起潜,南丰(今江西南丰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据书中自称,开庆元年(1259)20岁,知其生于南宋嘉熙四年(1240)。书中又称,元武宗至大辛亥(1311)

  • 明诗归

    十卷。《补遗》一卷。旧本题明钟惺、谭元春编。其邑人王汝南校刊。钟惺、谭元春生卒籍里可参见《诗归》条。王汝南,生平籍里待考。是集汝南除校刊外,亦有所补缀。例凡评语称钟曰、谭曰者,其原本;称汝南者,为汝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