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孟子音义

孟子音义

① 二卷。宋孙奭(962-1033)撰。孙奭字宗古,北宋经学家,博州博平(今山东荏平西)人。端拱二年(989年)九经及第,事太宗、真宗、仁宗三朝,曾任国子监直讲等职。师从王彻学习五经。彻死,其门人皆从奭问难。曾受诏与邢昺等校定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公羊春秋传》、《穀梁春秋传》、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义疏》,博通经学,释经有创见,传道授业,深受世人推崇,被尊为“惇儒”。传世除《孟子音义》外,尚有《孟子正义》十四卷,题为孙奭疏,实为南宋人伪托。唐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于十二经皆有音义,并兼及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,唯独《孟子》无音义。孙奭奉诏校定赵岐《孟子章句》(或称《孟子注》),刊正唐张镒《孟子音义》及丁公著《孟子手音》二书,并参考陆善经《孟子注》,撰成此书。该书以赵岐《孟子章句》为底本,可与世传单行本《孟子章句》参证,并可证《孟子正义》之伪。传世的《孟子音义》版本有:清初影宋抄本(北京馆藏)、清康熙间《通志堂经解》本(复旦大学藏本有清丁士涵校)、清道光二十三年(1843)许瀚刻本(北京馆藏本有王国维校并跋)、清光绪元年(1875)刻本(湖南师大等藏),另《四库全书》内抄录《孟子注疏》(即《孟子正义》,伪托孙奭疏)十四卷,《音义序》一卷、《题辞解》一卷、《原目》一卷,题汉赵岐注,宋孙奭音义并疏,这是传世的合刻本。② 一卷。唐张镒(?-783)撰。镒字季权,一字公度,苏州人。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、凤翔陇右节度使,赠太子太傅,唐经学家。著有《三礼图》等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有张镒的《孟子音义》三卷。《旧唐书》虽未载但传中有,且卷数相同。《宋史·艺文志》载《孟子音义》三卷,张镒撰,此书佚于宋后,唯孙奭《孟子音义》收之。其“孟子题辞”一条,并见于《正义》。马国翰辑成一卷半近百条。朱氏《经义考》有“子哙燕易王子”一条,而孙氏《音义》没有,当系误收。孙奭《正义》序中,讥其徒分章句,漏略颇多。该书有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汇县志

    二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金福曾、顾思贤修、张文虎等纂。金福曾,吴江县令,光绪初年知事南汇县,曾主修《吴江县续志》等。张文虎,本邑人,纂有《重修奉贤县志》等。此志首卷为序文、凡例、诸图;卷一志疆域,

  • 知非录

    二卷。明黄时耀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时耀,字德韬,号我素,新都(今四川省新都县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此书成于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),共二卷,分内、外二篇,内篇分立志、为学、存心、检身、处家、应世六个子

  • 彭城集

    四十卷。宋刘攽(1023-1089)撰。刘攽,字贡父,号公非,临江新喻(今江西新余县)人,刘敞之弟。庆历六年(1047)与兄同登进士第,为州县官二十年,迁国子监直讲。熙宁中,判尚书考功、同知太常礼院。

  • 诗经拾遗

    一卷。清郝懿行(详见《诗问》)撰。该书自序云:“删诗之说出于《史记》,窃谓不然,孔子但云三百,不云三千。安得古人之文如彼其多。”其言甚正。然所辑古诗,颇为复杂,其中有后人伪托者,有袭用老子语者,真伪难

  • 仙愚馆杂帖

    七卷。明黄元会(生卒年不详)撰。黄元会,字经甫,太仓(今属江苏)人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。黄元会笃信佛、老,尤其笃信服食修炼之说,因此将其馆命名为“仙愚馆”。此书内容亦多为剽窃佛、老之浮谈,其

  • 春秋钻燧

    四卷。清曹金撰。金一名,字葛民,号柳桥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,诸生。著有《古文原始》、《穀书诗集》、《穀书文集》、《穀书词集》等,汇编为《石屋书》。他认为《公羊春秋》已有孔广森、张惠言、刘逢禄穷究其奥

  • 续登州府志

    十二卷。清永泰纂修。永泰字石安,满洲人,乾隆七年(1742)任登州知府。考《登州府志》,创修于顺治十七年施闰章,虽规模大备,然历年久远,残缺颇多。永泰莅任后,即征询耆硕,详稽典籍,汇辑成编。《续登州府

  • 易读

    无卷数。清宋邦绥撰。宋邦绥字逸才,号况梅,长洲人。乾隆二年(1737)进士。官至兵部左侍郎。此编采用《注疏》本。其凡例说“专为课子而成”,所以用行文体为讲书,使孺子易于记诵。又说“是书专奉朱注”,自序

  • 绥阳县志

    九卷,民国胡仁修,李培枝等纂。胡仁,字寿良,珉州人,民国十四年(1925)任绥阳县知县。李培枝,邑人,清拔贡。明万历县令詹淑创修志乘,纂辑舆图志一部。后毁于兵燹。迨乾隆三十二年(1767)县令陈世盛又

  • 廿二史札记

    三十卷。清赵翼撰。赵翼(1727-1814),字云崧,一字耘松,号瓯北。江苏阳湖(今常州)人。乾隆时中进士,历任翰林院编修、广西镇安知府、贵西兵备道等职。后来辞官归里,并在定安书院讲学。五十二年李诗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