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

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

十二卷。汉何休(129-182)撰。何休字邵公,东汉任城樊(今山东济宁境)人,著名经学家,为董仲舒的四传弟子。精研六经,尤其通《公羊春秋》。据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称何休“质朴讷口,而雅有心思”,曾以列卿子诏拜郎中,因非其所好,辞病而去,“不仕州郡,进退必以礼”。太傅陈蕃征辟他参政。陈蕃失败后,何休受连累罢官。于是他以十七年时间撰成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,又注《孝经》、《论语》以及风角七分。他还借《春秋》批评汉代政事,共六百多条,深得《春秋公羊传》本意。何休又精通历算。他与老师、博士羊弼追述今文经学家李育的遗说,借《公羊春秋》驳难《左传》和《穀梁传》,著有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穀梁废疾》。东汉末党锢解禁,何休被辟为司徒。群臣推荐何休“道术深明,宜侍帷幄”,但当权者不喜欢他,于是他拜议郎,再迁谏议大夫。光和五年(182)去世,终年五十四岁。所著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合经传于一编,废章句之学,依胡毋子都条例为《公羊传》定三科九旨之例,此外,又有五始、七等、六辅、二类,《公羊传》从此成为有条例的经学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称何休“但释传而不释经”,此言不确。考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,何休不注有传之经,而对无传之经则加以注释。《春秋公羊解诂》对后世《春秋》公羊学影响深远。两宋以后,该书往往与徐彦《春秋公羊疏》合刻在一起,单行本很少。宋绍熙年间余仁仲万卷堂有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单刻本,共十二卷,按《春秋》十二公,每公一卷。每章附音义,每卷末有经传注及音义字数,又记“余氏刊于万卷堂”或“余仁仲刊于家塾”等字,十一卷、十二卷末记“仁仲比校讫”,卷首载何休自序,序末有绍熙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题记。原本旧藏扬州汪士钟问礼堂,清道光四年(1824)影摹付刊。该本原系余仁仲据家藏监本及江浙官本参校付梓,颇多厘正。与流行的注疏本异同颇多,而往往以此本为优。因此,该本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河防要诀

    二卷。不著撰人名氏。《河防要诀》旧钞本,共二卷。首载约言一篇。次论筑堤之法、下埽之工。次考修防器具及应用物品。后则记堵塞河流之法、挑掘镶填事宜。卷末附录测量算法及造水平图样等式。此皆为治防之要务,故一

  • 山带阁注楚辞

    清蒋骥(约1678-1745)撰。蒋骥,字涑塍,武进(今江苏武进县)人。少好学,每受时辈推赞。年二十,补县学生,与兄蒋文元、蒋芳洲、蒋鹏翮、蒋汾功俱获文誉,里人称“里中五蒋,后来居上”。但是其兄四人先

  • 比雅

    十九卷。清洪亮吉撰。洪亮吉(1746-1809)初名礼吉,又名连;字君直,又字稚存,号北江。江苏阳湖(今江苏武进县)人,祖籍安徽歙县。乾隆十五年(1790年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充国史馆纂修官。嘉庆三

  • 春秋正解体要

    二十一卷。清黄宗杰撰。宗杰,闽中(今福建省)人。该书辑录各家对《春秋》的解说,删烦就简,以存所谓“正解”。有清乾隆壬子(1792)撷云书屋刊本。

  • 韩集举正

    十卷。《外集举正》一卷。宋方崧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方崧卿,字季申,莆田(今福建省东部沿海,木兰溪下游)人。隆兴进士。孝宗时尝知台州军事。此书后有淳熙十六年(1189)崧卿自跋,称《右昌黎先生集》十卷,

  • 养一斋集

    二十六卷。清潘德舆(1785-1839)撰。潘德舆,字彦辅,号四农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,道光八年(1828)乡试第一名举人。选安徽候补知县,未赴任而卒。后建祠于乡社,亦一时地方官之殊荣也。著有《李杜

  • 吾学录

    五卷。清潘相撰。潘相,字润章,号经峰,湖南安乡县人。乾隆进士,官知州,有《脔文书屋集》。是书卷一为庙制冠服之制,卷二为昏礼,记录《清会典》中纳采等礼及孔南塘张伯行诸人论说,卷三为丧礼,卷四为祭礼,卷五

  • 咸丰朝筹办夷务始末

    八十卷。清贾祯等奉敕撰。是书起自道光三十年(1850年)正月,止于咸丰十一年(1861年)七月,首尾十二年。奉诏设馆纂而成书。是书编纂体例仿《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》,凡“上谕、廷寄以及京外臣工之奏折,各

  • 诸寺奇物记

    一卷。明顾起元撰。落款署遁园居士。此记纪金陵宝光等八所寺院所收藏珍异之物,可补志乘未录。但金陵梵刹,昔日宝藏极为丰富,远不止记中所录,例如最为著名的瓦官寺三宝,不入记中,其它可想而知。此记,是顾起元偶

  • 罗田王氏校印乡哲遗书

    六种,十卷。清王葆心(1864-1944)编。王葆心,字季芗,别号晦堂,湖北罗田人。光绪年间举人。历任礼学馆纂修、学部主事、礼部郎中等。民国时任北京图书馆总纂、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等职。著作有《古文辞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