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小尔雅义证

小尔雅义证

①十三卷,附《补遗》一卷。清胡承珙撰。胡氏生平见“尔雅古义”条。是书成于道光七年(1827年)。胡氏自序云:“曩见东原戴氏横施驳难,仅有四科,予既援引古义,一一辨释,因复原本雅故,区分条流;又采辑经疏选注等所引,通为义证,略存旧帙之仿佛;间执后儒之訾议,将有涉乎此者,庶其取焉。”可知胡氏此书,校勘注疏之外,尚通过辨误析疑,以证明《小尔雅》“犹系完书,未必多所窜乱也”。《义证》取证丰富,其所征引,有《尔雅》、《毛传》、《方言》、《说文》,以及郑玄、高诱、刘熙、王逸、服虔、应劭、郑众、贾逵、马融、赵岐等人注解之文,复广泛援引魏晋隋唐注疏采用《小尔雅》之例。丰赡的引证使胡氏疏证翔实严谨。《义证》运用大量训诂材料,对《小尔雅》或订正讹误,或申发故训,使诸多疑义涣然冰释。《义证》亦颇多失误,如对某些虚词训释不确;对连绵词、叠音词的性质认识错误,往往拆骈为单;使用术语有不相一致之处等。《小尔雅义证》虽有缺点,但仍是一部杰出的《小尔雅》注本,也是清代一部有价值的训诂学著作。胡朴安评价云:“胡氏王氏之书(案:王煦有《小尔雅义疏》),皆感戴氏之驳难而起,故其搜集证据极为周密,而胡氏之书尤详,采辑经传疏选注,计千数百条。胡氏自谓‘略有旧帙之仿佛,间执后儒之訾议’可见其精心注意之作也。”(《中国训诂学史》)是书有《墨庄遗书》本、求是堂刊本、《聚学轩丛书》本,及据《墨庄遗书》本校刊之《四部备要》本。《四部备要》本易得。②十三卷。清胡世琦撰。胡世琦(1775-1829)字伟人、一字伟臣、号玉鐎,一作玉樵,安徽泾县人。嘉庆十九年(1814年)进士,改翰林院庶吉士,散馆授山东费县知县。先后问学于姚鼐、程瑶田、洪亮吉、段玉裁等,其学能以声音、文字通训诂。另著《三家诗辑》,未竟而卒。是书依《小尔雅》原书篇目,博引古代字书辞书类书等疏通证明之,间亦纠正传本讹误。能以古音求古义,校释均精审,学者称之。段玉裁《与胡孝廉世琦书》云:“玉鐎孝廉足下,洛诵大著,真《小尔雅》之功臣也,校之也精矣,考之也博矣。援郑众、马融、贾逵《周礼注》以证鹄中者谓之正,正方二尺,正中者谓之,方六寸,皆不与郑康成氏同;又援《太平御览》引薮二谓之缶,证今本衍‘有半’二字,匊二谓之豆,证今本‘匊四’之误,钟二有半谓之秉,证今本夺‘有半’二字。东原先师所诋訾者,皆非本书之过,足见细心综核之美矣。”(《经韵楼集》卷五)胡朴安《中国训诂学史》云:“与胡氏承珙同为《小尔雅》之学,又有胡氏世琦。世琦与承珙同族同时。所著之书亦名《小尔雅义证》。著书之时,承珙在京,世琦在里,各不相谋。其书与世琦之书互有异同,如《广诂》:‘掠,取也。’承珙引《说文》:‘掠,夺取也。’此字乃新附,非许书之旧,不得竟据为《说文》。世琦谓‘掠’字《说文》所无,‘掠’即‘倞’之或体。《说文》:‘倞,强也’。掠取犹言强取,古声同也。……凡此皆纠承珙之违。”是书原未刊刻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朱珔序存于《小万卷斋文序》中,刘聚卿刻《聚学轩丛书》取宋序附刊于胡承珙《小尔雅义证》后。《中国语言学大辞典》谓是书有台湾文海出版社《清代稿本百种汇刊》本,云是本且附以洪亮吉、段玉裁《论小尔雅书》各一篇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明崇祯十五年缙绅

    不分卷。泰衡居士撰。撰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崇祯一朝,宰辅屡易,官吏调补升迁极为频繁。该书记崇祯季年官制大概。周延儒、薛国观等人擅权操政升沉之迹,皆有记载。现有崇祯刻本。

  • 诗经诠义

    正文十二卷,卷首一卷,卷末二卷。清汪绂撰。绂字灿人,安徽婺源(今江西省婺源县)人,生于康熙三十一年(1692),卒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)。精于经学,有《春秋集》、《礼记章句或问》、《乐经律吕通解》

  • 诸儒性理文锦

    八卷。旧本题兵部尚书常珽(生卒年不详)编,不著时代。考《万姓统谱》,常珽字方叔,福建连江人。宋嘉祐进士。累官吏部尚书、参知政事。似乎即此常珽。惟吏部字不同。疑二书当有一误,或编此书时适官兵部。其书全录

  • 洨滨集

    十卷。《附录》二卷。明蔡叆(约1543前后在世)撰。蔡叆生平详见《洨滨语录》条。是集为蔡叆诗文集。为其门人李登云所编。凡十卷。文六卷,诗四卷。铭赞之类附于诗末。附录二卷,则为其友人赠答与门人称颂之作,

  • 说文理董外传

    九卷。近代吕翼文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吕氏家里仕履无考,惟知他是近代学者王闿运(1833-1916)的学生。根据有二:一是喻谦所述王氏之《六书存微》,卷末附有吕氏所述《说文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诸例》;二是是编

  • 涂水集

    八卷。明寇天叙(约1521年前后在世)撰。寇天叙,字子惇,山西榆次人,(生卒年不详)。正德三年(1508)进士。官至兵部侍郎。著有《涂水集》。是集凡八卷,诗文三卷,文五卷。寇天叙为应天府丞时,值武宗南

  • 述德堂小楷集刻

    四卷。清钱泳辑。此帖是其所摹晋唐及宋元人小楷。第一卷《洛神赋》《十三行》及明清人题跋、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。其中王献之《十三行》乃宋拓至佳之本,可惜钱泳双钩摹之,未免有钝滞之处。第二册,《长寿王品迦释

  • 数理精蕴

    五十三卷。清圣祖仁皇帝御定《律历渊源》第二部。爱新觉罗·玄烨,即康熙帝(清圣祖),爱好数学与天文,在他晚年接受了泰州进士陈厚耀“请定步算诸书以惠天下”之谏,于康熙五十一年(1712)下诏开蒙养斋,并赐

  • 诸子平议续录

    二十卷。清俞樾著,李天根辑。俞樾生平见“广雅释诂疏证拾遗”。俞氏博览群书,所作札记甚多,《诸子平议》辑十五种之札记,另有数十种散见于《俞楼杂纂》、《曲园杂纂》、《著书余料》、《读书余录》等,李天根氏遂

  • 大学还旧

    一卷。清王廷植(生卒年未详)撰。“还旧”意为圣人之旧,即从旧本,但是书也不尽从旧解。以为《大学》指古圣人之学,《大学》之道,即圣人之道,纲领圣人之学,条目学圣人之学;纲领在止善,条目在格物。“大学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