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小窗遗稿二种

小窗遗稿二种

十六卷。清张漪撰。张漪,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。怀来(今属河北省)人,县学生。张漪所著《春秋经异》、《论语异文集览》二书,大都搜集古书中的异文,及后人的考订汇辑成书。从二书内容可知,张漪治经学有乾嘉学派朴实之风,不过对有的问题的分析还欠缜密。就书的体例而论,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地方。《春秋》为孔子所作的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。全书十二篇,一万七千字,简短隐晦,仅具纲目,并尊之为“经”。于是后世学者对《春秋》多有引申、说解。解《春秋经》者称为“传”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传《春秋》者有五种,即《左氏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、《邹氏传》、《夹氏传》。《左氏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传并立于学官,进行传授,而《邹氏传》“无师”,《夹氏传》“未有书”。所谓“无师”,即无人传授;所谓“未有书”,是说此书只限于口头相传,没有著成书。《春秋》三传,文字互有异同。宋胡安国又撰《春秋传》,其书元祐间作为科举应试必读之书,并以监本流传。胡安国《春秋传》之经文有取之于三传,也有取之于别本及传闻异辞。张漪之书,广泛收罗三传及胡安国之说,同时又勾取他书异文而成。《论语》一书流传到汉代,有三种不同的本子:《古文论语》二十一篇,《鲁论语》二十篇,《齐论语》二十二篇。而今独存者仅《鲁论语》,其他二种本子已佚。后世所传之《论语》,系东汉郑玄混合各本而成。历代为之作注的有三国魏何晏《论语集解》,南北朝皇侃《论语义疏》、宋邢昺《论语注疏解经》。另外还有《石经论语》。上述各本与郑本文字相异的地方不少,与东汉桓谭《古论语》文异达四百余字。张漪所撰《论语异文集览》,列举历代古注,参考朱彝尊《经义考》,对《论语》的文字作进一步考证、辨伪。书中渗透着作者的新见解。张氏之书对研治《论语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《小窗遗稿二种》目录:清张漪述《春秋经异》十二卷,《论语异文集览》四卷。有清嘉庆间刊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环翠堂坐隐集选

    四卷。明汪廷讷撰。汪廷讷,字昌朝(一作昌期)无如,号坐稳,别署无无居士、全一真人,清痴叟。安徽休宁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此集为古今体诗一卷、词一卷、南北曲一卷、随录一卷。萧和中序称,廷讷本有《环翠堂集》三十

  • 切韵指南

    见“经史正音切韵指南”。

  • 乐斋词

    一卷。宋向滈(一作镐)撰。滈字丰之,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生卒年未详,宋向皇后的后裔,才调绝高。甚贫窘,曾官县令。其诗有“人情甚似吴江冷,世路真如蜀道难”之句,为杨万里所奇,工词,著有《乐斋词》,一作

  • 锡金考乘

    十四卷,首一卷。清周有壬纂。周有任,字佩安,江苏无锡人。周氏自幼弃举业,汇笔游公卿间,数十年于邑中,文献掌故考求甚力,断碑只字靡不搜访。著有《锡山文钞》、《句吴金石记》、《名山祀典录》,纂有邑志多种。

  • 四部备要

    三百五十一种,一万一千三百零五卷。中华书局辑。该丛书选辑经史子集四部中重要和精粹著作,凡一般读者和专业研究人员所须的常用书大都收录,而且一些著作选用经清代学者整理的佳本。例如经部收有十三经古注、十三经

  • 宋稗类钞

    三十六卷。清潘永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潘永因字大生,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著有《读史津逮》。此书以宋人诗话,说部分类纂辑而成。共五十九门。末附搜遗一卷。用以补充以上各门之所未备者。所引均不著明出处,是本书

  • 丰暇观颐

    四卷。著者生卒年仕履均不详。此书是一部杂纂之作,有序三首,一称懒散道人,一称见卢主人,一称醉醒逸叟。而卷首又题醉醒逸叟偶阅字,详解其词意,应是一人。一题己丑、一题辛卯、一题癸巳,都不著年号。书中又引汤

  • 周易大象应大学说

    一卷。清高赓恩撰。高赓恩字曦亭,河北宁河人,光绪进士,官至太常卿。作者认为,《周易》各卦中的大象有许多与《大学》相为呼应,可以互解。于是将《大学》分为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

  • 雕青馆诗草

    一卷。清汪日杼撰。汪日杼,生卒年不详,字七襄,号绚霞,浙江乌程人,汪延泽之女,画家汪日桢之妹,桐乡严锡康之妻。清代诗人,画家。工诗善画。多才多艺。此书刊于咸丰十一年(1861)。

  • 优古堂诗话

    一卷。宋吴(约1109年前后在世)撰。吴,字正仲,安徽滁州人。绍圣四年(1097)时中宏词科,靖康时官翰林承旨,与耿南仲朋比为奸,力主割地议和,建炎时谪放以死。其人品殊无足观,然诗话多有可采。其书凡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