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少泉集

少泉集

三十三卷。明王格(约1540前后在世)撰。王格,字汝化,京山(今湖北京山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嘉靖五年(1526)进士,改庶吉士。后出知永兴县,累迁河南佥事,分巡河北,世宗南巡,王格不赂中官,因坐行宫火,被降职,穆宗时,授太仆封少卿,致仕。著有《少泉集》。是集为王格诗文别集。据《千顷堂书目》载:王格《少泉集》十卷。今考此本,《诗选》十卷,《诗选续》八卷,《新诗选》六卷,《文选》五卷;《续文选》四卷,共三十三卷。前有王世贞序。王格一生坎坷。其诗文俱类其为人。陈田《明诗纪事》称,其“诗多率意,不堪留赏。”现存有嘉靖十八年(1539)李文芝刻本,《少泉集》四卷;嘉靖间刻本《少泉集》十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蟋蟀轩草

    无卷数。明刘士骥(约1617前后在世)撰。刘士骥,字允良,山东禹城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三十二年(1604年)进士。官翰林院编修。著有《蟋蟀轩草》。是集为士骥诗文集。集前有李若讷序,称:“允良自言,少年濡

  • 先泽残存

    八种,九卷;续编八种,八卷。民国王元增辑。王元增,江苏嘉定人。是书汇集己刊印流传之其先人遗著而成,分正续两编。正编收清王鸣盛二种、王汝翼一种、王之翰二种、王嗣祥、王文思、王其康各一种。续编收清王焜一种

  • 元史类编

    四十二卷。清邵远平撰。远平,康熙时曾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讲学士。其祖邵经邦以郑樵《通志》体例,撰《宏简录》,记唐宋辽金史事。远平继承祖业,撰成《元史类编》,又名《续宏简录》,记元代史事。书成后,于

  • 省庵法师语录

    二卷。清释宝贤(?-1729)编。宝贤为清鄮山阿育王寺沙门,俗姓时,字思齐,号省庵。常熟(今属江苏省)人。“省庵法师”即是指释宝贤。宝贤少年甘蔬食,厌酒肉。后接触佛经,感念心净。梦观阿育王塔,发下供养

  • (钦定)天禄琳琅书目

    十卷,后编二十卷。清于敏中等奉敕编,彭元瑞等奉敕续成。于敏中(1714-1778),字叔子,又字崇棠,号耐圃,江苏金坛人,著名目录学家。乾隆初年中进士,授编修;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以户部侍郎兼

  • 桐华阁文集

    十二卷。清杜贵墀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杜贵墀,字仲丹,湖南巴陵人。光绪元年(1875)举人。道咸之际,巴陵吴敏树以古文名于天下。杜贵墀尝从吴敏树研讨古文辞之学,虽文辞之美不及吴敏树,而见道之笃、涉学之博

  • 竹书纪年集注

    二卷。清陈诗撰。诗字愚谷,别号大桴山人,蕲州(今属湖北)人。乾隆进士。官至工部主事。其学问渊博,著作丰富。有《竹书纪年集注》等。诗撰是书,经传合者为多,取春秋内外传及周秦诸子事迹相类似者,与为证明。又

  • 读书日记

    六卷。清代刘源渌(1619-1700)撰。此书是作者的读书札记,分“记疑”五卷,“冷语”一卷。此书原本“记疑”二十四卷,“冷语”五卷,后经人删定而成《读书日记》六卷。全书尊奉程朱一派理学,抨击陆王学说

  • 实事求是斋经义

    二卷。清朱大韶撰。大韶字仲钧,江苏娄县(今昆山县)人,嘉庆二十四年顺天举人,选授怀远教谕,主讲怀远真儒书院。此书辨虞庠非小学,颇有参考价值。这个问题本是段玉裁与顾广圻反复争论的问题。孙志祖《读书脞录续

  • 春秋平议

    一卷。清朱骏声(详见《仪礼经注一隅》)撰。作者认为《春秋》一经聚讼纷然,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家各有是非,杜预、何休、范宁三家的注解往往袒护本传。于是他取《春秋》三传,参合杜预、何休、范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