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己畦集

己畦集

三十八卷。清叶燮(1627-1703)撰。叶燮,字星期,号己畦,江苏吴江人,祖籍嘉善。叶绍袁、沈宛君之子。幼聪颖,父授以楚辞,年四岁即能成诵,及长,工文,又喜吟咏。康熙九年(1670)举进士,官宝应县令,修堤减税,平反冤狱,多行善政,以耿直违忤巡抚慕天颜,被劾归。后遍游四方,晚年居吴县横山,构筑小园称“独立苍茫处”,人称横山先生。工诗,尤以诗论见长。论诗以杜甫、韩愈、苏轼三家为宗,主张情、事、理三者俱备。论文章利病也颇有见地,强调不蹈袭前人,自成一家之言,并强调诗文与政论、哲学著作的区别。王士祯称他的诗古文“熔铸古昔,能自成一家”。本集有三十八卷,包括诗十卷、残余一卷、文集二十二卷、《原诗》四卷,《汪文摘谬》一卷。其中叶燮自刻的有《己畦诗集》十卷和文集十四卷。乾隆时,其孙叶昭九、玄孙叶叔蕃在原本基础上补刻,遂成此集。卷首有《清史列传·文苑传》本传,沈德潜所作《叶先生传》。其诗按时间顺序编次,文则各类文字均有。文集前有叶燮康熙九年(1744)自序。有民国七年(1918)梦篆楼重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魏子

    一卷。汉魏郎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清马国翰辑。魏郎字少英,后汉上虞人。从博士郤仲信学《春秋图纬》,又诣太学受《五经》。累官尚书。为八俊之一,时称天下忠贞魏少英。因党议免官,著书数篇,号魏子。《隋书·经籍志

  • 慈溪县志

    五十六卷。清曹砺成修,杨泰淳、冯可镛纂。曹砺成曾任慈溪县知县。杨泰亨,翰林院检讨,慈溪县人,同治四年进士。冯可镛,慈溪县人,国子监学正衔拣选知县,咸丰元年举人。此志光绪十四年修,稿本。全书五十六卷。分

  • 皇明世法录

    九十二卷。陈仁锡(1581-1636)评纂。陈仁锡,字明卿,长洲(今江苏常州)人。明代著名作家。天启进士,以不肯撰魏忠贤铁券文落职。崇祯初召复原官,累迁南京国子祭酒。著述有《繄辞》、《易经颂》、《重订

  • 同归集

    十六卷。清吴调元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调元字雨苍,石城(今江西省石城县)人,以举人官教谕。《同归集》是吴调元的一部杂纂之作,此书完成于顺治二年(1645),卷首胡世安作序,杂采前古至明末清初典故掌实,共

  • 续纂江宁府志

    十五卷,首一卷。清蒋启勋、赵佑宸修,汪士铎等纂。蒋启勋,字鹤庄,湖北天门人,曾任江宁知府、湖南衡永郴道。汪士铎(1802-1889),初名鏊,字振庵,号梅村,晚号梅翁,江宁人。道光举人。初治三《礼》,

  • 心园丛刊一集

    五种,八卷。清徐珂编。徐珂,生平事迹不详。丛书所收清李文田《李文诚公遗诗》为其子所辑,李文田著述颇多,但刊印甚少。其他几种为唐樊宗师《张恕斋本樊绍述遗文》一卷(清张庚注),徐珂辑《谭仲修先生复堂词话》

  • 书经精义

    四卷,补遗一卷。清黄淦撰。此书卷首有特通阿序以及黄淦自序,其次是古《尚书》序及总论。卷一《虞书》,卷二《夏书》,卷三《商书》,卷四《周书》,卷末补遗。书中无黄淦自己的见解,多取自诸家之说,所采宋人蔡沈

  • 十处士传

    一卷。明支立(约1472年前后在世)撰。支立字中夫(一作可舆),嘉兴(今浙江嘉兴)人,生卒年均不详,由举人官翰林院孔目。精于经学,时人称为支五经。这部书乃是作者为常州学官时所作。取布衾、木枕、纸张、薄

  • 皇华集

    二卷。《续集》一卷。明翰林院修撰。本书系明赴朝鲜使臣与其藩臣之唱和集。正德十六年(1521),唐皋、兵科给事中史道以颁明世宗即位诏奉使朝鲜,与其藩臣日有唱和。朝鲜国王李怿特命书局编成此集。本书卷首有嘉

  • 读经笔记

    三十六卷,续笔记二十卷。清管凤苞(生卒年不详)撰。凤苞字桐南,一字翔高,晚号长耐老人,浙江海昌(今海宁)人。康熙己丑进士,官直隶高阳知县,以事罢归。除本书外,还著有《三礼纂要》(一作《三礼纂疑》)二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