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乡贤传
四卷,续二卷。清潘梅元(生卒年未详)撰,谭莹续编。梅元番禺(今广州)人。莹字兆人,号玉生,广东南海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举人,官至琼州府学教授。该书以崇祀郡学者为断,其余未奉祠祀者不收,自楚相高固至明处士张,共一百九十余人。谭莹续补二十五人。现有光绪六年(1880年)刊本。
四卷,续二卷。清潘梅元(生卒年未详)撰,谭莹续编。梅元番禺(今广州)人。莹字兆人,号玉生,广东南海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年)举人,官至琼州府学教授。该书以崇祀郡学者为断,其余未奉祠祀者不收,自楚相高固至明处士张,共一百九十余人。谭莹续补二十五人。现有光绪六年(1880年)刊本。
十卷。旧题唐冯贽撰。冯贽,不知何许人。此书《新唐志》、《崇文总目》、《郡斋读书志》均不载。《直斋书录解题》、《文献通考》、《宋史·艺文志》始载之,作《云仙散录》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考二者为一书。关于作者
八卷。清承印修,黄定镛纂。承印,字佩之,满洲正白旗人,附监生,官阳城知县。黄定镛字谨山,本县人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。县志明正德间知县唐琮创修,其后有清顺治庐雍志,康熙吴应元志,皆未见传本。同
二卷。清吴翊寅撰。吴翊寅,阳湖人。生平深于易学。著作除本书外,还有《易彖传大义述》二卷、《易爻例》一卷、《易汉学师承表》一卷。清代惠栋曾撰《易汉学》八卷,考辨孟喜、虞翻、京房、郑玄、荀爽五家易说,为时
十卷,后集五卷。旧本题天历已巳古雍刘氏翠岩家塾识。约为元仁宗时所刊。但刘氏名字生平皆不可考。书前有撰者自序云:“宇宙间事物皆可赋,然群书不能遍观而历考也。文场寸晷,未免有望洋之叹。今于经、史、子、集类
二卷。清黄燮清填词、查仲诰正谱。燮清生平籍里见《倚晴楼诗集》条;查仲诰,字竹洲,海昌(浙江海宁县境)人,生平不详。是书系燮清所制传奇数种之一。燮清友陈其泰谓斯文:“谓夫含咀宫商则成美、因之流播驱驰翰墨
六卷。清王建常撰。王建常字仲复,陕西渭南人,生卒年不详。据王钺在其《大学直解》序中所言,知其以明之遗民自居而不肯事清达四十余年,则王建常可能卒于康熙三十年以前。本书对于治历、治水二事论述较详,也较为确
三卷。清杨恩寿(详见《词余丛话》)撰。此书与《词余丛话》体例相同。卷一为“原律续”,卷二为“原文续”,卷三为“原事续”,分别谈声律、评曲文、记本事及掌故。所举撰者、曲名,有“曲录”未备者,但考核不详。
二卷。清雷廷珍(1854-约1893)撰。廷珍字玉峰,贵州绥阳县人,光绪十四年(1888)举人。曾在贵阳经世学堂主讲经术文学,又主持笔山书院讲席。廷珍拟著《诸经正衡》,此二卷,仅为其叙录。大旨分经义为
也称《履斋示儿编》。二十三卷。南宋孙奕(生卒年不详)撰。孙奕字季昭,号履斋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。生平事迹不详。仅据书中第十卷称绍熙丁巳(当为庆元丁巳,1197年)三月,侍宴春华楼,听到大丞相周益公议
四十卷。清李有棠(1837-1905)撰。有棠,字芾生,萍乡(今属江西)人。幼补博士弟子员,入八旗官学、汉国子监学。光绪年间出为江西峡江县训导。以历朝纪事本末体史书中缺辽、金二代为憾,乃注意辽、金史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