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广平府志

广平府志

六十三卷。清吴中彦修,胡景桂纂。吴中彦,吴县人,曾任广平府知府。胡景桂,直隶永年(今河北永年县)人,光绪进士,曾任翰林院编修。广平县志,明成化年间知府秦民悦首修,其后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、清康熙十五年(1676)、清乾隆二年(1737)曾三次修志。光绪十五年(1889)吴中彦任知府后,决意再修府志,并于光绪十九年(1893)聘胡景桂主持纂辑事。光绪二十年(1894)刻印,首卷录诏谕、宸章。正文卷一为图。卷二至卷十三为表(沿革、封建、职官、选举)。卷十四至卷四十二为略(舆地、水利、经政、学校、前事、艺文、金石、古迹)。卷四十三至卷六十三为录(宦绩、列传、列女传、附传、一行录、志余)。末附叙传及为刊刻本志捐献银两者姓氏。此志在史地人物方面正旧志伪者十之三,补旧志阙者十之四。内容记载翔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冯定远集

    十一卷。清冯班(1604-1671)撰。冯班,字定远,号钝吟。常熟(今属江苏)人。为冯舒胞弟。明末诸生。冯班性格落拓不偶,每与人异。明亡后,冯舒因文字狱被害,于是更加抑郁,放荡不羁,佯狂避世,人称“二

  • 儿笘录

    四卷。清俞樾撰。参见《群经平议》。此编是俞樾校读《说文》的笔录。俞氏自序云:“然许君生东汉时,去圣久远,于古人造字本意,未必尽得而传。至于今则错乱遗夺,亦所不免。善乎顾亭林先生之言曰:‘取其大而弃其小

  • 袁文荣诗略

    二卷。明袁炜(1507-1567)撰。袁炜字懋中,浙江慈溪人。嘉靖十七年(1338)会试第一、殿试第三,官至建极殿大学士。与李春芳、严讷、郭朴并称为“青词宰相”。谥文荣。著有《袁文荣公集》。此集共二卷

  • 东坡守胶西集

    四卷。明阎士选(生卒年不详)编。阎士选字立吾,绥德州(今山东西北)人。万历八年(1580)进士,官至山东按察使。是编乃阎士选为莱州府知府时采苏轼在胶西诗文刻为一帙。似尚有挂漏,及官按察使时补完。其王宗

  • 昭代典则

    二十八卷。明黄光升撰。光升字明举,晋江(今属福建)人。嘉靖进士。历官兵部侍郎。后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,改督川、湖、贵州军务,擢刑部尚书。著有《昭代典则》。此书记明太祖起兵至穆宗隆庆六年(1352-15

  • 阅书随札

    一卷。清章学诚撰。此书是作者在阅读唐、宋、明人文集时,随笔记录其中主要史事而成的札记,以供查检引用。作者在札记中直接摘录的大约一百一十余种原文前后,没有案语和论述,但总集及后半部分涉及唐宋短文、清代儒

  • 芙蓉山馆全集

    三种,十八卷附二卷。清杨芳灿(生卒年不详)撰。杨芳灿字蓉裳,金匮(今属江苏省无锡市)人。曾受业于袁枚门下,乾隆拔贡生,廷试一等。曾官知县、知州、户部员外郎。杨氏工诗及骈体文。全集三种均为诗文集。有《芙

  • 复初斋文集

    三十五卷。清翁方纲(1733-1818)撰,翁方纲字正三、号覃溪。北京大兴人。乾隆十七年(1752)进士,改庶吉士。官至内阁学士。精心汲古,金石、谱录书画、词章,皆能摘抉精审;书法冠绝一时,海内求书碑

  • 东林列传

    二十四卷。清陈鼎撰。陈鼎字定九,江阴(今属江苏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少任陕不羁,长乃折节攻读,留心史事。明亡后,虑史之失传,乃橐笔奔走二十余年,采访死难死事忠臣节义事迹,撰成《忠义传》六十余卷,共四千六百

  • 新修曲沃县志

    四十卷。清张坊修,胡元琢、徐储纂。张坊字湘帆,湖南湘潭县人。出身拔贡,乾隆年间知天镇县,十九年(1754)调任曲沃县知县。在曲沃期间,此邑有两驿,官疲民困,坊请于上官,分还蒙城驿于太平史村,民困始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