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弧矢算术

弧矢算术

一卷。明顾应祥(详见《测圆海镜分类释术》)撰。我国第一个对弧、矢、弦之关系加以研究的是宋朝沈括(1031-1095),在《梦溪笔谈》卷十八中他给出了“会圆术”,由弦、矢求弧长的近似公式,这可从《九章》弧田术中推导出来。宋杨辉、朱世杰继续研究,元郭守敬《授时历》在会圆术基础上创立了球面三角的新方法;明吴敬《九章算法比类大全》中给出了新的公式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作《弧矢论》,对朱世杰的公式加以简化,并将此书给顾应祥。唐在《荆川集补遗》卷三中称:“仆既作为弧矢论,以请于明公,而明公亦既演之为书矣。”顾应祥于1552年著《弧矢算术》一卷。在自序中称:“弧矢一术古今算法所载者绝少。钱唐吴信民九章法止载一条,四元玉鉴所载数条皆不言其所以然之故,沈存中梦溪笔谈有割圆之法,虽自谓造微,然止于径矢求弦。……乃取诸家算书,间附已意,各立一法名曰弧矢算术。”在卷首顾应祥先写了“弧矢论说”,对其所用诸名称详加定义;然后写了“方圆论说”,论述周三径一古率勾通了方圆之形。全书共写了十四术:“圆径与截矢求截弦”,“圆径与截积求截弦”,“圆径与弧背求矢”,“圆径与弧背求截弦”,“圆径与弧背求截积”,“截积与截矢求截弦”、“截积与截弦求截矢”,“截积与截矢求圆径”,“截积与截弦求圆径”,“截积与截矢求截弧背”,“截矢与弦求圆径”,“截矢与弦求截弧背”,“截矢与截弦求截积”,“截弦与外周求截矢”。这些术均来自杨辉、沈括、郭守敬、吴敬《九章》与朱世杰,只有二术为沈括公式推得。传本《弧矢算术》得自宁波天一阁范家,已残缺。现仅存二十一问,每问之后有答有术,术后有细草。“应祥未明立天元一法,故置之不论。唯补其开带从三乘方之式,并详各弧矢相求之法。”(《四库总目提要》)。书后附“方圆术”一节,专讲圆求容方、圆周求径、圆径求周、圆周求积、圆径求积、圆积求周、圆积求径,并给出一些计算实例,无新意。明周述学《神道大编·历宗算会》和程大位《算法统宗》均采用过顾应祥的《弧矢算术》。该书原刊本刻于嘉靖癸丑(1553),现存于浙江图书馆;清《四库全书》收之,得自民间采进本,已有残脱之处计五页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孝经直解

    一卷。清刘沅撰。刘沅认为《孝为经。纬书附会孔子有“志在春秋行在孝经”之言,不足信。至于字句之伪,古文今文之辨,文义无大乖离,可无需争论。故于“仲尼闲居,曾子侍坐”,援引毛奇龄说以驳吴澄,认为“坐”字不

  • 保德州志

    ①十二卷,首一卷。清王克昌修,殷梦高纂。王克昌字燕及,号澹园,别号瀚渑,山东临淄县人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7)经魁,三十年(1691)进士,三十八年(1699)授贵州贵定县知县。四十年(1701)调知

  • 论语古注集笺

    十卷。清潘维城撰。维城字朗如,江苏吴县人。师从夏文焘、李锐,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。维城得闻经师绪论,认为《论语》为何晏所乱,晏学无师法;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,集诸儒之大成;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,然其注

  • 乐律心得

    二卷。清安清翘撰。清翘字翼圣,号宽夫,山西垣曲人,乾隆进士,官陕西三水知县。于学嗜天算,旁及诸子百家,著有《数学五书》、《周易比例》、《矩堂语录》等。《乐律心得》系《数学五书》之一,凡二卷。卷一为论十

  • 汉甘泉宫瓦记

    一卷。清林佶撰。林佶,字吉人,号鹿原,侯官(今福建闽侯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林氏康熙乙卯(1675)举人,直入武英殿任职,壬辰(1712)年康熙特赐他为进士,授为内阁中书之职。除著有《汉甘泉宫瓦记》外,

  • 玄言新记道德

    见王弼《老子注》。

  • 周易统略

    一卷。辑佚书,晋邹湛撰,清马国翰辑,载于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中。邹湛字润甫,南阳新野(今河南新野县)人,官至少府。其事见于《晋书》本传。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,《周易统略》凡五卷。《新唐书》、《旧唐书》则作

  • 学庸窃补

    九卷。清陈孚撰。陈孚字石美,江苏武进(今江苏武进)人。是书首有简亲王、孙嘉淦、潘思榘、程景伊、刘于义诸序、陈孚自序及附记十三条。篇首又有提要,大率以朱子为宗,对《四书大全》中所载诸家之说,采其析理精当

  • 周易古五子传

    一卷。不著撰者,系汉代作品。辑佚书,清马国翰辑。刘向《别录》所校雠《古五子书》,定为十八篇,分六十四卦著之,辰自甲子至壬子凡五子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亦作十八篇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不著录,原书早佚。马氏据《

  • 春秋繁露笺注

    十七卷。清董天工撰。天工字典斋,福建崇安(今福建崇安)人,自称董仲舒之后。董仲舒《春秋繁露》一书,自宋嘉定年间以来,有真德秀等人进行评点,但没有人对文意进行笺注。天工之祖曾想作笺注,但未能成书;天工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