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御定月令辑要

御定月令辑要

二十四卷。图说,一卷。李光地等奉敕撰。康熙五十四年(1715年),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《月令广义》二十五卷体例粗备,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、雅俗不分,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,门类因仍其旧,删除无稽之谈,增补未备之文,定为图说一卷,岁令二卷,每月令卷,春、夏、秋、冬令各一卷,土王令一卷,十二月令各一卷,闰月令一卷,夜令二卷,时刻令一卷。每类之下,分天道、政典、民用、物候、占验、杂记六个子目。十二月令、闰月令,在六个子目之外,增节序、日次二子目。各据图籍,皆注出处。其为旧本所有者,标以“原”字;其所增补者,标以“增”字。传本为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咫学读经记略

    一卷。清末杨澄鉴撰。澄鉴字伯衡,安徽省桐城县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此书多能自立新说,阐述经意于文字训诂之夕下。如推阐张惠言《易》合《周礼》之义,根据《易》家来征《周礼》。谓《礼记·月令》本于《吕氏春

  • 论语正义

    二十三卷。清刘宝楠(1791-1855)撰。宝楠字楚桢,江苏宝应人。著有《释谷》四卷、《汉石例》六卷、《宝应图经》六卷、《胜朝殉扬录》三卷、《文安隄工录》六卷、《愈愚录》、《清芬集》十卷、《宝应文征》

  • 易学图说续闻

    一卷。清朝杨方达撰。杨方达作完《易学图说会通》以后又根据己意而成此编。共计三十二条,总的原则不离陈抟之学,其后泛衍及于天文、物理、杂类诸说,都是牵合比附,以使之与《易》相通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古志石华

    三十卷。清黄本骥撰。黄本骥,详见《金石萃编补目》条。专门著书录墓志碑全文的,黄本骥是第一人。赵明诚《金石录》收墓志一百七十八篇,均不录碑文。黄氏有鉴于此,因而备录碑文,认为沧桑虽变,而陈人事迹犹能以文

  • 后画录

    一卷。唐释彦悰撰。释彦悰,生卒年及里贯不详。大概为唐太宗时僧人。释彦悰收录他在京城所见名画,加以品评题记,共集三十七人的画作,以续姚最《续画品》,故题该名。书前有释彦悰自序,记述其成书始末。其书中品评

  • 皇霸文纪

    十三卷。明梅鼎祚(1553-1619)编。鼎祚字禹金,安徽宣城人。守德子,以古学自任,诗文博雅,王世贞尝称之,申时行欲荐于朝,辞不赴,归隐书带园,构天逸阁,藏书著述其中。有《才鬼记》、《青泥莲花记》、

  • 冕服考

    四卷。清焦廷琥(生卒年不详)撰。廷琥为江苏江都县(今江苏江都)人。父焦循,举人,著述甚富,有《易通释》、《孟子正义》诸书三十余种。廷琥,字虎玉。诸生,能读书,传父业,著有《益古演段开方补》一卷及《蜜梅

  • 禹贡章句

    四卷。清谭沄撰。谭沄为湖南湘潭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根据本书自序,书成于咸丰己未(1859年)。在自序中,谭沄称其书“参考众说,编辑群书,推表山川支分节解而训诂之,然后此书首尾条理分析,脉络贯通,州

  • 佐治药言

    一卷,续一卷。清汪辉祖撰。汪辉祖(1731-1807),字焕曾,幼名鳌,号龙庄,称龙庄居士。乾隆进士,官至署道州知州,因事被夺职后,为州县官作幕僚三十余年,精于刑名之学,善断狱。乾隆五十年(1785)

  • 矶园稗史

    三卷。明孙继芳撰。孙继芳字世贞,湖广华容(今湖北华容)人。生卒年不详,明正德辛未(1511)进士,曾官刑部主事、兵部员外、云南提学副使。该书为笔记体文,所记少数几条为明初之事,多为正德、嘉靖两朝之朝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