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德化县志

德化县志

①十六卷,清高植纂修,沈锡三续修,罗为孝续纂。高植,字槐堂,浙江武康县人,乾隆十四年(1749)进士,十六年(1751)任德化县知县。官至松江府同知。沈锡三,浙江德清人,乾隆四十年(1775)任德化知县。德化县志,创修于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宁维邦,乾隆二十年知县高植重为纂辑,迄乾隆四十五年,朝廷饬令将郡邑各志,有碍字句,及应禁入诗文事实名目,悉行校勘,沈锡三遂将旧志检校酌删,历数月而告竣。乾隆四十五年(1780)续修刻印。此志纲目混淆,复出重沓,然内容增于前,文损于旧,为其长也。② 五十四卷,首一卷,清陈鼐等修,吴彬等纂。陈鼐,四川蓬溪人,监生,以劳绩保举人,同治八年(1869)任德化知县。吴彬,邑人,县教谕。德化县志,乾隆二十年(1755)高植创修;四十五年(1780)沈锡三略有芟益;嘉庆二十一年(1816)朱勋楣太守纂修府志,邑令邹文炳,博采兼收,至嘉庆二十三年(1818)竣事,虽未续修邑志,但文献已载入府志中。同治年间,邑令陈鼐奉令续修邑志,同治十年(1871)二月开始,十一年(1872)十二月告成。此志中逐卷第二行,皆称德化事高植原辑、沈锡三补辑、邹文炳再辑、陈鼐续辑,将历修诸人,悉书卷端。此法尚不多见。其体裁大部分从其新,而事仍其旧,事之出于旧志之后者,略加续辑,事在续辑之前者,极鲜增补。如沿革,基本录自府志,殊失修志本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朝野诗集

    无卷数。一名《元风雅》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所录大抵仁宗以后、顺帝以前之诗。首贯酸斋,末熊涧谷。不分年代,亦无体例,次序颇为杂乱。元时另有傅习孙存吾所辑《元风雅》,较此书完备,且有条理。此书残阙舛误,几不

  • 杨公政绩记

    一卷。清黄家遴撰。黄家遴奉天(今辽宁沈阳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官至嘉兴知府。本书记载明代杨继宗遗事。杨继宗字承芳,阳城人,曾任嘉州知府,号为良吏。本书即记载其在嘉州任职时政绩。书末所附杨继宗本传一篇,较《

  • 月日纪古

    十二卷。萧智汉撰。萧智汉,字云泽,号五江,湖南湘乡人。该书以月为纲,分别节气,而后逐日纪述。取材广博,凡正史、野史、山经、地志,乃至诸子百家、三教九流之书,古今名人文集,无不搜讨。所引各书,都冠以书名

  • 古州厅志

    十卷首一卷,清余泽春修,余嵩庆等纂。余泽春,武陵人,曾任古州厅同知。光绪初,余泽春为同知,创议纂修志乘。延余嵩庆主其事。未竟去滇,携稿自随。又十年始以稿寄其门人陆渐鸿、陈之宫,遂付梓。《古州厅志》光绪

  • 读史兵略

    四十六卷。清胡林翼(1812-1861)撰。胡林翼,字贶生,湖南益阳人。道光十六年(1836)进士。咸丰三年(1853),由四川按察使调任湖北,镇压太平军。六年,升任巡抚,长期以湖北为中心与太平军作战

  • 中庸直指

    一卷。明史德清撰。是书无序例。诂义精确,多有胜于旧解的。其说修道之谓教,称上古之人性醇德全,无有一毫外慕,俱在大道化育之中,故不用教。及至中古,人心渐凿,知身可爱,性被物染。凡所作为不依性而依情。情则

  • 尚书今文二十八篇解

    不分卷。清杨钟泰撰。杨钟泰字硕葊,山东招远人,嘉庆六年举人,官至大挑知县。本书专门解释《今文尚书》二十八篇。程题雁为之作序,程题雁在序中称杨钟泰是真正能够表露圣人心迹的人,此书汇集了众说的精粹。伏生为

  • 草草草堂诗选

    二卷。《词稿》一卷。清黄纯嘏(1758-?)撰。黄纯嘏,原名鼎晋,一名晋,字锡之,号梦余,自号虹桥旧主人。祖籍安徽歙县,后迁江苏仪征。黄纯嘏天性闲雅,不乐仕进,父辈时家道中落,黄纯嘏奔走江汉间数十载,

  • 连城璧

    见《无声戏》。

  • 五经类纂

    十六卷。清秦伯龙、秦跃龙兄弟合撰,门人尤金禄等校订。伯龙字蛟门,江南无锡(今属江苏省)人,雍正二年进士。跃龙字山公。二人生卒年乃经历均不详。本书卷首有伯龙、跃龙所作两序。跃龙之序大略说,汉儒治经,大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