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急就篇

急就篇

四卷。西汉史游(生卒年不详)撰,唐颜师古(581-645)注,宋王应麟(1223-1296)音释或补注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注称史游为“元帝时黄门令(宦官)”。原名《急就章》,简称《急就》,汉初的童蒙识字课本之一。当时的童蒙识字课本还有秦李斯的《仓颉篇》,赵高的《爰历篇》,胡毋敬的《博学篇》,汉司马相如的《凡将篇》,李长的《无尚篇》,扬雄的《训纂篇》等,皆亡佚,唯此书独存。全书为三言、四言、七言韵语,三言、四言隔句押韵,七言句句押韵,诵习便利。卷首说:“急就奇觚与众异,罗列诸物名姓字,分别部居不杂厕,用日约少诚快意,勉力务之必有喜。”“急就”犹言“速成”,“奇觚”犹言“奇书”(觚,古代用以书写的木简。)以上五句是序言,自谓在编纂方法上刻意创新,力求提高识字效率。下以“请道其章”展开正文,分为三部分:一、姓氏名字,如“宋延年,郑子方”之类;二、百物诸事,包括锦绣、饮食、衣服、器物、虫鱼、服饰、音乐、形体、兵器、车马、宫室、动物、植物、疾病、药品、丧葬等;三、文学法理,涉及官职、法律、地理等。全书共二千零一十六字,“自始至终,无一复字,文词雅奥,亦非童蒙诸书所可及”,“遗文琐事亦颇赖以有征,不仅为童蒙识字之用矣”(《四库提要》)。原书用隶书写成,东汉以降,章草盛行,书家多用草书摹写。历代摹写者有:汉张芝、崔瑗,魏钟繇,吴皇象,晋索靖、卫夫人、王羲之,后魏崔浩,唐陆柬之,宋太宗,元赵孟頫、明仲温等,《急就章》从而流传不废。后人于未尾增加一百二十八字。旧分二十一章,皇象写本三十一章,宋太宗写本三十四章。现在所见者有元代赵孟頫、邓文原写本,有明代杨政松江府学石刻本。因写本文字各有不同,清孙星衍、庄世骥各为《考异》一卷。为之作注者,东汉有曹寿,魏有刘芳,北魏有崔浩,北周有豆卢宁,北齐有颜之推,唐有颜师古,宋有王应麟。流传至今的,唯此颜师古注和王应麟补注。颜师古自序云:“旧得皇象、钟繇、卫夫人、王羲之等所书本,备加详核,足以审定。……又见崔浩及刘芳所注,人心不同,未云善也。遂因暇日为之解诂,皆据经籍遗文,先达旧旨。……字有难易,随而音之。”王应麟自序云:“乃因颜注补其遗阙,择众本之善,订三写之差,以经史诸子探其源,以《尔雅》、《方言》、《本草》辨其物,以《诗》、《传》、《楚辞》叶声韵,以《说文》、《广韵》订音诂。……实事求是,不敢以略说参焉。”颜王二家所作的考释,确实较为精深典核。其刻本有《玉海》附刻本,《格致丛书》本、《津逮秘书》本,《小学汇函》本,《天壤阁丛书》本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等。抄本见于《四库全书》,题为《急就章四卷》。另有《四部丛刊续编》影印明抄本,只有颜师古注,不分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论语集注辨证

    二卷。日本田中颐撰。颐字大壮,日本越前县人。是书为辨正《朱子集注》而作。于朱注颇能细审其义,而体会《论语》之语气以订正朱子,如“君子之于天下”章,辨正云,适解粗,莫解妄,比解非。不说全旨粗而非。全书所

  • 顺治元年封郑王等册文

    不著撰人名氏。内容为册郑王、肃王、吴王、豫王、衍禧王、承泽王、平西王、泥湛贝勒的册文和封满达海屯斋薄托屯赤哈何托商山公爵等诰命文。据藏有是书的明清史料整理会所载,是书为白宣纸稿本,墨书十页,纵一尺三分

  • 诚斋杂论

    二卷。元林坤(生卒年不详)撰。林坤字载卿,号诚斋,会稽(今浙江绍兴)人。曾官翰林,余事不详。此书卷首有周达卿序,称林坤著书十二种,此其一。余十一种,今不知何书。此书主要抄撮各家笔记小说而成,饾饤割裂,

  • 高峰大师语录

    一卷。元代释原妙(1238-1295)撰。原妙,俗姓徐,字高峰,江苏吴江(今属江苏省)人。从师于雪岩祖钦,后入临安龙须山力参。又至天目西峰狮子岩隐居,时称“高峰古佛”。妙原所作语录体佛书——《高峰大师

  • 陈氏易说

    四卷。清陈寿熊撰。陈寿熊字献青,又字子松。江苏震泽人。于周易研究甚深。著述颇丰。除本书外,还有《周易集义》、《读易汉学私记》、《读易启蒙》、《周易正义举正》、《周易本义笺》等。全书四卷,卷一为上经,卷

  • 南京太常寺志

    十三卷。明汪宗元撰。汪宗元,号春谷,崇阳(今属湖北)人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曾任南京太常寺卿,后官至总理河道右副都御史。本书为作者任南京太常寺卿时所作,主要记述明代南京太常寺之建制、设官、职掌,

  • 明善斋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奏议》二卷。明薛天华撰。天华,字君恪,号南塘。福建晋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)进士。官广东右布政使。天华风度清爽,神情俊逸。官南刑部主事,考满诣京师。因触犯严嵩,经过七年才得

  • 桂馥轩丛书

    十八种,八十一卷。清佚名编。书前题“洪氏藏版”。所收如洪颐煊《平津馆读碑记》八卷、刘喜海《海东堂金石存考》一卷、孙星衍《孙氏祠堂书目内外编》七卷、《廉石居藏书记内外编》二卷等,均为清代考证金石目录及其

  • 小学钩沉续编

    八卷。清顾震福(生卒年不详)辑。震福字竹侯,江苏山阳(今淮安)人。是书为任大椿《小学钩沉》的补编,有补任氏已引之未备者,有正任氏已引之误者,有与任辑字同义异、字异义同者。所辑凡48种:卷一为《仓颉篇》

  • 孤儿编

    三卷。清汪喜孙撰。喜孙字孟慈,后改名喜荀,嘉庆十二年(1807年)举人,官至怀庆知府。喜孙传家学,长于考据,此编乃述其父汪中学行之作,因喜孙生九岁而中殁,故谓之《孤儿编》。汪中(1744-1794)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