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恒言录

恒言录

六卷。清钱大昕撰。钱大昕(1728——1804)字及之,又字晓征、辛楣,号竹汀。江苏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县)人,先世常熟(今江苏常熟县)。清乾嘉学派著名学者,学识渊博,“先生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,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精。经史之外,如唐宋元明诗文集、小说、笔记,自秦汉及宋元金石文字,皇朝典章制度,满州蒙古氏族,皆研精究理,不习尽工。古人云:‘经目而讽于口,过耳而谙于心’,先生有焉。戴编修震尝谓人曰:‘当代学者,吾以晓征为第二人。’盖东原毅然以第一人自居。然东原之学,以肄经为宗,不读汉以后书,若先生学究天人,博综群籍,自开国以来,蔚然一代儒宗也。”(《国朝汉学师承记》)乾隆十三年(1748年)肄业于苏州紫阳书院。十九年(1754年)举进士,官至詹事府少詹事。三十八年(1773年)以父忧归。居家三十余年,历主钟山、娄东、紫阳三书院,成就人才甚多。嘉庆九年(1804年)十月二十日,卒于紫阳书院,年七十有七。曾与修《热河志》、《续文献通考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一统志》、《天球图》等;著述甚丰,《十驾斋养新录》、《音韵问答》、《潜研堂文集》、《经典文字考异》等著称于世。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云:“竹汀没后,其仲子(东塾)始以手定原稿,授阮云台之子(长生),乃与乌程张(鉴)更为补注一二而刊于家塾焉。前有嘉庆十年长生序。”是今本《恒言录》乃钱氏病逝后,经阮长生及张鉴加以补注,于嘉庆十年(1805年)刊刻者也。“恒言”即常言,亦即俗语。本书搜辑俗语八百余条,析为《吉语》、《人身》、《交际》、《毁誉》、《常语》、《单字》、《迭字》、《亲属称谓》、《仕宦》、《选举》、《法禁》、《货财》、《俗仪》、《居处器用》、《饮食衣饰》、《文翰》、《方术》、《成语》、《俗谚有出》等十九类。是书分类较《通俗编》精密。所收录的复音词,包括双声迭韵词,亦较诸书丰富。对所辑录词语的源流一一加以精审考辨。并注名词语出处。凡经史子集及《说文》、《尔雅》、《释名》、《广韵》等字书、笔记杂著等均广泛采辑,列证确凿而不繁冗,条理殊为清晰。《郑堂读书记补逸》赞曰:“是编取恒言常语出于流俗相习而实有所本者,分为一十九类。每条各疏明出处,自经史以下,旁及前人诗文,引据不繁,而典核深至。单词类则多证以训诂之书;叠字类更注以双声叠韵之语。由其深于小学,又擅考证,故能精析如此也。按五方言语习尚各有所受,相沿日久,遂多不知所自。服子慎《通俗之文》今已无传,惟洪氏《容斋随笔》尝举成语之出于唐人诗者颇多,然仅及其末,未探其本。竹汀是书可与传注家相出入,而有资于小学者尤非浅鲜。仁和翟晴江(灏)《通俗编》虽采摭尤详,而抵牾或所不免。太仓顾雪亭(张思)《土风录》,竹汀尝为之序,然疏舛失考处,有甚于翟,以视是书,均所不逮也。”《越缦堂读书记》亦谓是书“皆标方俗常用字,而引据子史说部诗文语录各书,证其出处,大氐与翟晴江《通俗编》相出入。”《恒言录》本文下“鉴案”、“长生案”者,为张阮二人之注,所注以补充书证为主,间亦有辨析词语者。《恒言录》有嘉庆十年(1805年)阮氏刻本,收入《文选楼丛书》内;《潜研堂全书》亦收入全书。1958年商务印书馆据《恒言录》嘉庆十年刻本重校排印,并据《恒言广证》陈鳣手稿排印,二书并为一册,后附四角号码索引,是目前最为通行的本子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窗遗稿二种

    十六卷。清张漪撰。张漪,生卒年与事迹均不详。怀来(今属河北省)人,县学生。张漪所著《春秋经异》、《论语异文集览》二书,大都搜集古书中的异文,及后人的考订汇辑成书。从二书内容可知,张漪治经学有乾嘉学派朴

  • 成均讲义

    无卷数。清孙嘉淦撰。孙嘉淦详《春秋义》条。此书是嘉淦任国子监祭酒时所作,目的在于阐发朱熹《四书章句集注》之义。书中格外推崇朱子格物之说,认为欲致知、诚意、正心,必自格物始。又以为读书不过格物之一途,作

  • 孟子文说

    七卷。清康浚撰。是书首有黄靖本、岳震川序。又有康浚自序以及杂论、凡例。自序说:“说书不说道理,直说圣贤意之所之……得其意,则道理不说自在。”杂论中说,《孟子》七篇中,前数篇率论为政治国王天下以及出处大

  • 范亨燕书

    一卷。清汤球辑。《隋书经籍志》称:“《燕书》二十卷,记慕容俊事,伪燕尚书范亨撰。”《新唐书》、《旧唐书》的记载与此相同。前燕有《起居注》,杜辅全录而作成《燕记》;后燕建兴元年(386),董统受诏草创后

  • 崇祯新政纪略

    十卷。附吏部大小九卿科道访单一卷。明佚名撰。是书辑天启七年(1627)十月十五日至崇祯元年(1628)三月十一日邸报。关于弹劾客魏逆党之奏疏题本,逐日编载。自崇祯即位,朝政一新,有些魏党余孽为求免祸,

  • 删定武库益知录

    二十卷。明何东序纂辑、刘敏宽删定。何东序,生卒年不详,山西猗氏人,嘉靖癸丑(1553年)进士。隆庆四年(1570)四月,官右佥都巡抚延绥(此据吴廷燮《明督抚年表》卷三)。《明史·艺文志》著录其《益知兵

  • 五经集说

    六卷。清末张卫邦辑。卫邦字佛颠,湖南益阳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,布衣。此书卷首有王德基撰墓志铭。全书言《周易》二卷,《尚书》《诗经》《春秋》《礼记》各一卷。《周易》之上卷,全录《日知录》说;下卷,全录

  • 古今注

    三卷。附《中华古今注》三卷。《古今注》三卷,旧本题晋崔豹(生卒年不详)撰;《中华古今注》三卷,旧本题后唐太学博士马缟(约854-933)所撰。豹书无序跋,缟书前有自序,称“昔崔豹《古今注》博识虽广,迨

  • 四时病机

    十四卷。清邵登瀛(生卒年不详)撰。邵登瀛字步青,吴门(今江苏吴县)人。曾为名医薛雪弟子。在当时颇有医名。著有《温毒病论》、《女科歌诀》等。此书成于乾隆三十年(1765)。邵氏之曾孙炳扬,对此书予以考订

  • 东涯集

    十七卷。明翁万达(1498-1552)撰。翁万达字仁夫,号东涯。广东揭阳人。明嘉靖进士,授户部主事,迁郎中,出任梧州知府,有政绩。擢广西副使,惩办不法土官有功,后历任四川按察使,陕西左右布政使、巡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