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扬州变略

扬州变略

一卷。明不著撰人名氏。《扬州变略》记弘光立朝南京后,命北来官军黄得功、刘良佐、刘泽清、高杰为四镇,分防驻守。以史可法为督师,坐镇扬州,总摄其事。四镇拥兵自卫,不服从史可法调遣。高杰军原为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部,最为强捍,欲入扬州安顿军中家小,为扬州官绅富户拒绝,高杰遂率兵围困攻城。史可法亲自调停,留高杰军营中月余,与高朝夕相处,谕以大义,并以瓜州与高杰驻,史可法仍驻淮上。《扬州变略》记上述史实颇为简略,从中仍可见明末农民义军与南明联合抗清,及地主阶级对农民军抵制、仇视、防范、兼并的态度。虽有史可法、郑元勋等少数人明大义,较开明,但终竟无力左右局势,遂无力量抵抗清军进攻。《扬州变略》有《甲申纪事》本,《荆驼泣血录》本,《中国内乱外祸历史丛书》本,《中国历史研究丛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唐韵佚文

    一卷,唐孙愐撰,近人王国维辑。此书成于戊午(1918年),原题姬觉弥辑,盖王君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时所作,姬氏主大学事,故署姬氏之名也。书刊于戊辰(1928年),距书成已十二年矣。此编所载佚文,辑自《慧

  • 尚絅堂诗

    五十二卷。《词集》二卷。《骈体文》二卷。清刘嗣绾(1762-1820)撰。刘嗣绾,字醇甫,号简之、芙初。阳湖(江苏武进)人。嘉庆十三年(1808)进士、改庶吉士,授编修。时年五十岁。因母逝,哀痛成疾而

  • 道峰集

    六卷。明章适(约1561前后在世)撰。章适,字景南,号道峰,兰溪(今浙江兰溪)人,生卒年均不详。嘉靖二十六年(1547)进士,官至礼科给事中,因疏请景裕二王出阁讲读,忤旨告归。著有《道峰集》。是集乃是

  • 涧泉日记

    三卷。南宋韩淲(生卒年不详)撰。韩淲字仲止,号涧泉,家世居开封雍丘(今河南杞县),后徙信州上饶(今属江西)。参政韩亿后裔,吏部尚书韩元吉之子。韩淲生平事迹不详,唯戴复古《石屏集》有“挽韩仲止”诗云:“

  • 江湖后集

    二十四卷。宋陈起(详见《江湖小集》)编。以刻《江湖集》得名。然书刻非一时,版非一律,故世所传者面目不一。收入《四库》时,以《永乐大典》本为准,参校各家本增删编次而成。原书次第混乱,体例舛错,有其人已见

  • 周易郑荀义

    三卷。清张惠言撰。张氏认为郑、荀均是费氏易学,故述两家易说合为一编。张氏称:“郑言礼,荀言升降”,其驳郑氏卦爻无变动谓之彖词,谓七八者彖,九六者变,经称用九用六,而辞皆七八,名与实不符。其论尚精当,学

  • 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良方

    《保婴易知录》二卷,《补编》一卷,《宜麟策》一卷,《续编》一卷,《增订达生编》二卷,《丛桂堂集验良方》不分卷。清吴宁澜(生卒年不详)撰。吴宁澜字溶堂,阳湖(今江苏武进)人。《保婴易知录》为初生小儿防病

  • 嘉定屠城纪略

    一卷。明朱子素(详见《东塘日札》)撰。《嘉定屠城纪略》《纪载汇编》本改名为《东塘日札》,《痛史》本转作《嘉定县乙酉纪事》,为同书异名。所记时日,略有参差,或为传抄之误。而《东塘日札》载侯峒曾溺水不死,

  • 冷斋夜话

    十卷。北宋惠洪(1071-1128)撰。惠洪,一作慧洪,字觉范,一说号觉范,后改名德洪,筠州新昌(今江西宜丰)人。元祐四年(1089),试经于汴京天王寺,受度为僧。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于庐山,从徙洪州

  • 逸语

    八卷。明贺隆撰。隆字汝隆,别号逸庵,浙江永嘉人。贺氏爱好典籍,以其心得撰为此书,弘治年间由其子贺倍刊行。作者自序称,黄钟为万事之本根:黄钟为十二律之始,而十二律又所以调阴阳,制声乐;其他如度量权衡亦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