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献大成
见《永乐大典》。
见《永乐大典》。
一卷。明朱多颎(约1590年前后在世)撰。朱多颎,字以昭,号斗斋,江西南昌人。朱权后裔。生卒不详。是稿乃颎在万历间,与李维桢、曹学佺等唱和之作。《四库》编者称:其诗修饰风调,流易有余而短于精诣。有浙江
(石刻本)清贾汉复补刻。汉复字胶侯,号静庵,曲沃(今山西曲沃县)人。明季为淮安副将,入清,隶正蓝旗汉军,官累至右副都御史、兵部尚书、陕西巡抚。此《孟子》石经,为康熙七年汉复巡抚陕西时所补刻。按今天所谓
三卷。三国时魏刘邵(约182-245)所撰。刘邵字孔才,广平邯郸(今河北邯郸市西南)人。建安中为太子舍人,黄初中转尚书郎、散骑侍郎,明帝时初任陈留太守,又诏为骑都尉,升迁散骑常侍。正始中,执经讲学,赐
二卷。清杨亶骅撰。亶骅字铁帆,山西晋州(今河北晋县)人。是书首有亶骅自序,称世传《大学》,皆本于朱门之书,非孔门原书。王阳明著《大学或问》申发阐明古本,义旨精当。毛先舒的《格物说》出,格致之义才开始确
一卷。汉卢植撰,清马国翰辑。此书中如《檀弓》子游趋而就客位注,应当附属后文夫入门右下,《月令》止狱讼注,乃趣刑狱毋留有罪注。《文王世子》小乐正学于大胥赞之注、胥鼓南注,应当并入《王制》。《玉藻》于大夫
四十五卷。郑玉(生卒不详)撰。郑玉字子美,歙(今安徽歙县)人,元代经学家、教育家。郑玉博究六经,尤精《春秋》,教授于乡,门人甚众,学者称“师山先生”。至正间征拜翰林待制,奉议大夫,托病不赴,日以著述为
十二卷。清佟世男(生卒年不详)编。世南字梅岑,满族,辽阳(今属辽宁)人。康熙中(1662-1722)官知县。著作尚有《东白堂词选初集》。此书本梅膺祚《字汇》,每字之下皆系以篆文,篆文所无之字,则按楷书
十六卷。清张希京修,欧樾华、冯翼之纂。张希京,江西南丰人,举人,曲江知县,同治八年(1869)任,十三年(1874)复任。县志始于宋代苏思恭创修,而后至康熙间,先后四度复修。同治间知府额尔哲议修府志,
各一卷。清云南贵州清理财政局编。云南财政说明书首载云贵总督李经羲札催云南清政局等文,以下正文“岁入”共分十类,第一类协款,第二类田赋,第三类盐茶税课,第四类关税,第五类杂税,第六类厘金,第七类捐输、第
① 八卷。清王心敬(详见《丰川易说》)撰。《尚书质疑》悉尊元代赵孟頫《尚书今古文集注》及吴澄《尚书叙录》、《书纂言》之说,将《尚书》今文与古文二者分开,不为无据。《康诰》、《酒诰》、《梓材》三篇,学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