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文章缘起

文章缘起

一卷。梁任昉(460-508)撰。(任昉生平详见《述异记》辞目)。本书曾收入《文学津梁》等丛书,流传较广。《梁书·任昉传》称“昉所著文章数十万言”,但未提到《文章缘起》。考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任昉《文章始》一卷,称“有录无书”。是其书应在隋时已亡。《唐书·艺文志》载有任昉《文章始》一卷,注曰“张绩补”。张绩不知何许人。然在唐已补其亡,可知唐时无此书。宋人修《太平御览》所引书一千六百九十种,有挚虞《文章流别》、李充翰《林论》之类,无不备收,亦无此名。今检其所列,引据颇疏,标目琐杂。如“以表”与“让表”分为二类。“骚”与“反骚”别立两体。“挽歌云起缪袭,不知薤露之在前。”“玉篇云起凡将,不知苍颉之更古。”崔骃《达旨》,即扬雄《解嘲》之类,而别立“旨”之一名。崔瑗《草书势》,乃论“草收”之笔“势”,而强标“势”之一目。皆不足据为典要。至于谢恩曰“章”,《文心雕龙》载有明释,乃直以“谢恩”两字为文章之名。尤属未协,疑为依托。并书末洪适一跋亦疑从《盘洲集》中钞入。然王得臣为嘉祐中人,而所作《麈史》有曰,“梁任昉集秦、汉以来文章名之始,目曰《文章缘起》。自诗、赋、离骚至于势约,凡八十五题,可谓博矣。既载相如《喻蜀》,不录扬雄《剧秦美新》。录《解嘲》而不收韩非《说难》。取刘向《列女传》而遗陈寿《三国志评》。”又曰“任昉以三言诗起晋夏侯湛,唐刘存以为始鹭于飞,醉言归。任以颂起汉之王褒,刘公始于周公《时迈》。任以檄起汉陈琳檄曹操,刘以始于张仪檄楚。任以碑起于汉惠帝作四皓碑,刘以管子谓无怀氏封太山刻石纪功为碑。任以铭起于秦始皇登会稽山,刘以为蔡邕铭论黄帝有巾几之铭云云。”所说一一与此本合。知北宋已有此本。其殆张绩所补,后人误以为任昉本书。明陈懋仁为其作注,注本收入《学海类编》及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。清人方态更附益之,有《邵武徐氏丛书初刻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

    三卷。题“墨憨斋新编”。墨憨斋为冯梦龙斋号,则知作者为冯梦龙(详见《古今小说》)。该书为长篇传记小说,叙明代弘治、正德、嘉靖年间著名学者、教育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王守仁(称阳明先生)的一生事迹。全书按时

  • 輶轩语书目答问等四种

    五卷。不著编辑者姓名。《輏轩语》、《书目答问》均为张之洞辑撰。张之洞为清代改良派人物,其为士人所开列《书目答问》影响很大,是目录学中之重要著作。《书目答问》后附有《四川尊经书院记》。此外,该书还汇辑清

  • 蓬窗日录

    八卷。明陈全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全之字粹仲,闽县(今福建省福州市)人。万历进士。此书共八卷,分世务、寰宇、诗谈、事纪四门,每门各二卷。其中世务一门,多有可采之处,对时事等多有议论。其寰宇一门,则多采

  • 唐四僧诗

    六卷。不著编者。此集共六卷。所录皆为唐僧人之诗。包括《灵澈诗》一卷、《灵一集》二卷、《清塞诗》二卷、《常达诗》九卷。据《书录解题》载《灵澈诗》、《灵一集》,皆一卷,而《清塞诗》与《常达诗》皆失载。《灵

  • 通介堂徐氏传略

    一卷。撰者不详。该书分国史列传、先世事略两部分。列传四篇,即徐湛恩、徐绩、徐锟、徐泽醇。事略五篇。据载,徐氏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,明末家于辽阳,后从清军入关,遂为正篮旗汉军人。泽醇次子徐桐官至大学士

  • 仪礼丧服马王注

    一卷。汉马融(79-166)、魏王肃(195-256)撰,清臧庸(1767-1811)辑。庸本名镛堂,字在东,号拜经,江苏武进县(今江苏省南部)人。师事卢文弨,并从钱大昕、段玉裁等讨论学术。曾馆浙江巡

  • 中论札记

    一卷。清钱培名撰。其生卒年不详。钱培名是熙祚从子,官至县承。钱熙祚刻《守山阁丛书》,世称善本。钱培名又搜辑放佚以补其缺。为《小万卷楼丛书》。仅刻成十七种。其中如《越绝书》、《中鉴》、《中论》、《陆士衡

  • 二十一种诗诀

    十卷。清李其彭辑。李其彭字可年,山东巨野人。家本世胄,三世能文。是书仿《津逮秘书》之例,辑古今论诗之作,及其乡人王渔洋、赵秋谷、张萧亭诗话,以书籍多寡,汇为一册,不分时代。时《渔洋诗话》尚未刊行,仅据

  • 东廓集

    十二卷。明邹守益(1491-1562)撰。邹守益字谦之,安福(今江西西部)人。正德六年(1511)中进士第一。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。隆庆初追谥文庄。邹守益传王守仁之学,诗文皆阐发心性之语。其门人陈辰始编

  • 关中集

    四卷。明余懋衡(约1607年前后在世)撰。余懋衡,字持国,江西婺源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。官至南京吏部尚书。著有《关中集》、《语录》、《经翼》。是书为懋衡巡按陕西时所作。凡四卷,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