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易林

易林

十六卷。汉焦延寿(生卒年不详)撰。焦延寿字赣,梁(今河南商丘)人。初以好学得幸于梁王,学生而为郡吏,察举补为小黄(今河南开封东北)令。曾从孟喜学《易》,授于京房,故其事附于《汉书·京房传》后。又宋代黄伯思《东观余论》以为其名赣,字延寿,与史不符。后汉《小黄门谯君碑》称焦延寿之后裔,疑其为谯姓,但史传无不作焦,汉碑本多假借通用,如“欧阳”之作“欧羊”者不一而足。至于旧本《易林》首有费直之语,称王莽建信天水焦延寿,其词盖出于伪托。按治《易》于象数之中别有占候一派,实自焦延寿始。其《易》著除此《易林》外,又有《易林变占》十六卷,并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《易林变占》久佚。此书内容是以一卦变为六十四卦,六十四卦又通变为四千零九十六卦,各系以辞,皆四言韵语,与《左传》所载的“凤凰于飞,和鸣锵锵”相似。专以卦变、纳甲、飞伏等说讲阴阳灾变、吉凶福祸而不及人事义理。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历代不衰,凡占卦术士皆以此为本。关于《易林》是否真为焦延寿所作,后世人也曾怀疑,如《汉书·艺文志》所载《易》十三家,蓍龟十五家而不及焦氏,《隋书·经籍志》始录于五行家中。清代顾炎武曾说,《易林》疑东汉以后人伪托,焦延寿在宣、昭之世,《左传》尚未立学官,而《易林》引《左传》语甚多,又往往用《汉书》中事,如“彭离济东,迁之上庸”,事在武帝元鼎元年;“长城既立,四夷宾服,交和结好,昭君是福”,事在元帝竟宁元年等等。今人钱钟书先生《管锥篇》对此也多有评论。此书有《汉魏丛书》本、《津逮秘书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学津讨原》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辨释名

    一卷。三国吴韦昭撰。韦昭(204-273)字弘嗣。晋时避司马昭讳,改称韦曜。吴郡云阳(今江苏丹阳县)人。初以丞相除西安令,归为尚书郎,迁太子中庶子。孙皓即位,封高陵亭侯,累迁中书仆射,领左国史。后因触

  • 一得山房诗钞

    五卷。清张景阳(生卒年不详)撰,张景阳字梦协,号春台,广东英德人。咸丰十一年(1861)优贡,官增城训导。张景阳胸罗全史,心潜群经,上下五千年,纵横一万里。故其论诗穷源追委,功夫甚大。是《诗钞》分《杂

  • 浩波遗集

    三卷。清郑际熙(约1722-1770)撰。郑际熙,字大纯,侯官(今福建福州)人。乾隆二十一年(1756)举人。际熙工诗文。是集为其弟际唐等所刊。凡诗二卷,文一卷。文中有杜律篇法序一篇,宣称诗人作诗,非

  • 春秋左氏传补注

    十卷。元赵汸(详见《周易文诠》)撰。赵汸尊其师黄泽之说,《春秋》以《左传》为主,注则宗杜预。《左传》有所不及者,以《公》、《穀》二传通之;杜所不及者,以陈傅良《左传章旨》通之。此书即是采陈傅良之说以补

  • 陆堂易学

    清陆奎勋撰。陆奎勋字坡星,平湖人。康熙六十年(1721)进士。官任翰林院检讨。该编讲易,以朱子为宗的有十分之六,以诸儒者为宗的有十分之四,偶尔也以他自己的意见训释,较前人也没有太大不同。只是说伏羲只画

  • 霞外捃屑

    十卷。清平步青(1832-1896)撰。平步青字景荪,别号常庸、栋山樵、霞偶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同治进士。曾任江西粮道,并代理布政使。后辞职家居,校辑群书,从事著述,著有《香雪崦丛书》等。《霞外捃

  • 论语郑义

    一卷。清俞樾(1822-1907)撰。樾字荫甫,号曲园,浙江德清人。著有《春在堂全集》。注《论语》的书以何晏《集解》所载孔安国注最早,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,不足依据。陆德明《经典释文·叙录》称,郑玄就鲁

  • 懒园漫稿

    五卷。明王寰洽(?-1642年前后)撰。王寰洽,字仁子,安徽亳县人。生年不详。其九试不第。天启元年(1621),以恩贡赴吏部试,拟授知县,未补官而卒。此集诗二卷,文三卷。多为应酬之作。其诗以纤丽为工,

  • 诗缉

    三十六卷。严粲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严粲字坦叔,邵武(今属福建)人。南宋经学家、文学家。曾任清湘令,有《诗集》一部(见《宋史·艺文志》)。《诗缉》是南宋时代较有影响的尊序派的代表作之一,与吕祖谦《吕氏家塾

  • 读易传心

    十二卷。清韩怡撰。怡字云卿,江苏丹徒人。此书依费直传例,以十翼解说上下经,更以卦辞、爻辞互相发明。以解解经,遇有不通,则又旁引子史他说。此书历时八年始成。今存嘉庆十三年(1808)木存堂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