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渚纪闻

春渚纪闻

十卷。北宋何薳撰。何薳大约生活在北宋哲宗、徽宗、钦宗时期,生卒年不详。何薳字子远,又称子楚,自号韩青老农,人称东都遗老,浦城(今属福建)人。博学多闻,擅长诗歌,喜好琴艺,才艺出众。见章惇、蔡京相继专权,作威作福,逞凶肆虐,时事日非,遂不仕,隐居于父亲何去非葬地韩青谷,潜心读书著述。搜集宋代遗闻轶事,撰成此书。全书分杂记五卷,多引仙鬼报应事,兼及谈谐琐事;东坡事实一卷,收载苏轼的遗文佚事以及与秦少游、刘贡父、黄鲁直、陈无己、张文潜等人的交往;诗词事略一卷,收录唐宋诗人吟诵的诗句等;杂书琴事附墨说一卷,记载了古代音乐及制墨工艺等资料,间杂考辨,纠正前人谬误;记砚一卷,记载了各种名砚及其形制特色、砚铭等;记丹药一卷,记载了宋代练丹术的盛行以及达官贵人的生活等。全书记事广泛,而以其父何去非曾因苏轼推荐而得官,故记述苏轼之事特详。保存许多正史中见不到的材料,如《文章快意》条,苏轼谓“某平生无快意事,惟作文章,意之所到,则笔力曲折,无不尽意。”“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者。”常为后代诗话所引用。又如,《著述详考故实》条,说苏轼“观书之乐,夜常以三鼓为率,虽大醉归亦必披展至倦而寝”。又说苏轼“每有赋咏及著撰所用故实,虽目前烂熟事,必令秦与叔党诸人检视而后出”。对于研究苏轼,有很大参考价值。其余大率谈谐琐事及神仙鬼怪、因果报应之事,可资谈助。书中亦有自相矛盾、失于查考之处,如称刘仲甫弈棋无敌,又记载祝不疑胜之,两条自相矛盾。蔡絛《铁围山丛谈》记载说,前以弈棋胜刘仲甫者为王憨之子,后以弈棋胜刘仲甫者为晋士明,与何薳所说胜刘仲甫者为祝不疑亦不合,可能是传闻异词,本书亦未查考。瑕不掩瑜,此书从多方面反映北宋社会生活和经济状况,仍不失为研究北宋政治、经济,尤其是社会风俗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书。此书不知何时刻版,明姚叔祥在沈虎臣家书架上见到残本,仅《杂记》五卷及《记墨》二十三则,陈继儒将其刻入《宝颜堂秘笈》,为六卷本。后汲古阁主人毛晋得十卷本《春渚纪闻》,刻入《津逮秘籍》,始为完书,但仍缺一页。后来,清卢文弨搜集遗缺,刻入他的《群书拾补》。张海鹏又取以增入《律逮秘籍》本,重新刻入《学津讨原》。夏敬观又取明影印本重为校正,刊入涵芬楼《宋元人说部书》中。此外,还有《四库全书》、《浦城遗书》、《宋人小说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等十卷本,以及宛委山堂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等一卷节选本。1981年,张明华以夏敬观所校涵芬楼《宋元人说部书》为底本,校以《宝颜堂秘笈》六卷本及《津逮秘籍》、《学津讨原》十卷本等,重新点校,于1983年由中华书局铅印出版。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冬青树

    二卷。清蒋士铨(1725-1784)撰。蒋士铨,字心余,又字苕生,号藏园,又号清容居士,江西铅山人。清代文学家。士铨工词曲兼善诗文,在乾隆嘉庆时期影响很大,与袁枚、赵翼并称“乾隆三大家”。一生著述很多

  • 续金华丛书

    六十种,四百九十六卷。民国胡宗楙编。胡宗楙,浙江永康人。为胡凤丹之子。胡宗楙承其父志,搜访乡邦著述,成此丛书。仍按四部排列,每部内则以年代先后为序,计经部五种,史部七种,子部十三种,集部三十五种,除古

  • 刘氏鸿书

    一百零八卷。明刘仲达(生卒年不详)撰。刘仲达字九逵。本书分二十四类,类下又分子目二百六十。事实词章,相杂而载。所引内容都注明出处,便于阅读参考。但大多亦是转引自其他类书。书的卷首题汤宾尹删定。但是在李

  • 厘正按摩要术 鬻婴提要说 痧喉正义

    《厘正按摩要术》四卷,《鬻婴提要说》一卷,《痧喉正义》一卷。清张振鋆(生卒年不详)撰。张振鋆字醴泉,原名筱衫,别号惕厉子,宝应(今属浙江)人。光绪年中为校官,颇有医名。《厘正按摩要术》一书为推拿按摩专

  • 乐述可知

    七卷。清陈本撰。本字汝立,号筠亭,浙江仁和(今杭州)人。其好儒学,尤尚谈乐学,所撰《乐述可知》凡七卷,卷一、二为律图及附述,卷三、四为律原及附述,卷五、六、七为律吕。律图系由十二律吕配合诸图,均依据《

  • 易纬乾元序制记

    《易纬》之一。已佚。撰者不详。《后汉书》注七纬名,并没有此书。马端临《经籍考》始见一卷。陈振孙因而怀疑此篇是后世术士附益之书。考此篇首简“文王比隆兴始霸”等等,孔颖达《诗疏》引之,作《是类谋》疏。又引

  • 张璠汉纪

    一卷。清黄奭辑。张旸,西晋安定(今属甘肃镇原)人。曾以秘书郎参著作,又任令史,后出为地方官。著有《后汉纪》三十卷,以编年体记东汉一代史事。原书久佚。姚之駰、章宗源有重辑本。清黄奭据章辑本重新校刻,成书

  • 桐庵文稿

    一卷。明郑敷教(约1649前后在世)撰。郑敷教,字士敬,江苏吴县人,(生卒年未详)。崇祯三年(1650)与同社杨廷枢、张传、陈子龙、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。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,号为复社,敷教生徒之盛,亚于

  • 论语王氏说

    一卷。魏王朗(155-228)撰。清马国翰辑,朗字景兴,东海郯(今山东郯城北)人。官至乐平乡侯。通经学,曾著有《易传》、《春秋传》、《孝经传》、《周官传》,今仅存《论语王氏说》辑本。但《三国志》本传及

  • 孝经易知

    一卷。清耿介(?-1688)撰。耿介字介石,初名冲,号逸庵,河南登封人。官至少詹事,师承孙钟元。著述有《理学正经》、《性理要旨》、《中州道学编》、《孝经易知》、《敬恕堂存稿》。是书首列《洛学编续》中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