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文谥例

春秋文谥例

一卷。汉何休(详见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)撰,清马国翰辑。何休博通六经,对《春秋公羊传》研精尤深。著作有《春秋公羊传解诂》、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穀梁废疾》。《春秋文谥例》一书见于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与《旧唐书·艺文志》虽不见著录,但徐彦作《春秋公羊传疏》,还对该书有所征引,因此唐代尚存于世。马国翰从徐彦疏中辑得七条,虽不完备,但讲三科九旨、五始、七等、六辅、二类、七缺之义大体已具。三科九旨之说虽不见于《春秋公羊传》,但自从何休提出以后,对今文经学派有着广泛的影响。从此以后,今文经学家讲《春秋公羊传》,大多离不开这个框架。该辑本收入《玉函山房辑佚书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刊说文解字

    十二卷。明陈大科(?-1625)校刊。大科字思进,号如冈,江南通州(今江苏南通市)人。隆庆辛未(1571年)进士,累官右都御史,兼兵部侍郎,后出总督两广,卒赠兵部尚书。此编首列其序,次列许慎自序、许冲

  • 春雨楼集

    十四卷。首一卷。末一卷。清沈彩(生卒年不详)撰。沈彩,字虹屏,浙江长兴人,平湖庠生陆烜之侧室。清代文学家。工诗词,善文赋。主要著述有《虹屏近稿》,附于彭贞隐夫人《铿尔词》之后。《春雨楼集》,因得智永《

  • 麟旨定

    无卷数。明陈于鼎撰。陈于鼎字尔新,宜兴(今江苏宜兴)人。官至翰林。该书专为科举考试而作,从《春秋》中拟出题目,以一破题为式,而略为诠释。无甚新意。今上海图书馆、南京图书馆藏有明崇祯刻本,作十二卷。

  • 医贯砭

    二卷。清徐大椿(详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)撰。徐氏针对明清温补之风盛行,择赵献可《医贯》背理之处详加辨析,予以贬斥。明赵献可推崇薛己的温补学说,作《医贯》阐述薛氏《医案》之说,其书以命门、真水、真火为

  • 春秋列国考略

    一卷。清侯廷铨(详见《春秋氏族略》)撰。该书对春秋列国详加考订,纠正了一些前人的误说。有清嘉庆壬申(1812)瑞宝堂精刊本(与《春秋氏族略》、《春秋疑义》合刊)。

  • 双奇梦

    见《金云翘传》。

  • 刘给事集

    五卷。宋刘安上(1069-1128)撰。刘安上,字元礼,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绍圣四年(1097)进士,由钱塘尉历擢殿中侍御史。上疏弹劾蔡京,不报。又与石公弼等廷论之。由此浮沉外郡者十六年。晚迁右谏议

  • 兵学新书

    十六卷。徐建寅(1842-1901)撰。徐建寅,一名寅,字仲虎,江苏无锡人。清末科学家徐寿之子。他早年就“素有大志,抱负雄才远略。”壮年时“苦志力学,久而弥笃,博闻强记,无书不读,凡学必精”(张罗澄《

  • 元风雅前集

    十二卷。《后集》十二卷。前集十二卷系元傅习采集,孙存吾为之编次;后集十二卷,系孙存吾所续辑。傅习,字说卿,江西清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孙存吾,字如山,庐陵(今属江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曾为儒学正。前集首列刘

  • 独诵堂遗集

    六卷。清李佳(约1870-1902)撰。李佳,字瘦生,江苏丹徒人。诸生。少家贫力学,结发读书,即肆力于汉魏之文。他对建安以来迄李唐之诗,尝为《二十四贤赞》,首推屈原,次列宋玉、贾谊、司马相如、王褒、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