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

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

十一卷。清康有为(1859-1927)撰。康有为名祖诒,字广厦,号长素,广东南海人,门生尊为南海先生。近代著名思想家、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的组织者、领导者。他自幼受理学熏陶,青年时从学于广东名儒朱九江,深受“特重气节而主济人经世”及“扫去汉宋之门户而归宗于孔子”的治学态度的影响。他“日有新思”,独好陆、王心学,以陆、王反对程、朱,“舍弃考据帖括之学,专意养心”,“以经营天下为志”。并涉猎西学,“知西人治国有法度”(《康南海自编年谱》)。儒学与西学是康有为的维新理论和哲学思想的源泉。1888年,上书极言时局,请求变法。1891-1895年,主讲于广州万木草堂,宗旨是“以孔学、佛学、宋明学(陆王心学)为体,以史学、西学为用”(梁启超《南海康先生传》)。在此期间,结识今文经学家廖平,从廖平的《知圣篇》、《辟刘篇》中受到启发,先后作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,认为东汉以来的古文经皆刘歆为王莽纂汉而伪造,湮没了孔子的“微言大义”。他还奉孔子为“托古改制”的改革家,并阐发今文学“通三疏”、“张三世”的学说,形成了变法维新的理论体系。1895年,发动“公车上书”,后来又立学会,创报刊,为变法进行宣传、组织工作。1898年,在光绪的支持下,发动“百日维新”。戊戌变法失败后,亡命日本。后来成立保皇党,反对革命,坚持改良。辛亥革命后,积极从事尊孔复古活动,为复辟帝制效力。1927年病逝于青岛。主要著作有《新学伪经考》、《孔子改制考》、《戊戌奏稿》、《大同书》、《礼运注》、《康南海先生诗集》等。《春秋笔削大义微言》十一卷,康有为自认为“悟笔削微言大义于二千载之下”,推求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及董仲舒、何休“口说”,认为《春秋》在义不在事与文,《春秋》的大义是以口说,而不以文字传授。《春秋》口说的大义由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传授。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以大义依附于《春秋》经文,有同经同义、同经异义、异经同义等不同情况,如果舍去经文而传大义,则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的口说都是一样的。《春秋》口说,《公羊《穀梁》二传只传授其大义,至于其中的不同寻常的微言,则由董仲舒、何休的遗说中可以考求。而董仲舒、何休所传的口说,又与《穀梁传》及刘向的学说全合。《春秋》有未经孔子笔削的鲁史《春秋》,以及经过孔子笔削的《春秋》。于是他认为《春秋》有四本:一为鲁史原文,二为孔子笔削,三为孔子口说的《春秋》义,四为孔子口说的《春秋》微言。他把《春秋》经文分为三类:一为鲁史原文,二为孔子笔削之稿,三为现在的《春秋》经。有的是孔子因袭鲁史原文,有的是原文所无而由孔子增入,都分别标明。在卷首例言中他说孔经大义微言,只取《公羊》《穀梁》二传,不引后儒向壁虚构之说。实际上康有为该书立说即多主观臆说。该书有民国六年(1927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石综例

    四卷。清冯登府撰。冯登府,见《石经阁金石跋文》。书中所收录,上自商、周,下及唐、宋,并旁收东海诸国所出金石。其例差备,缺略甚多。本书可存之价值仅在第三卷以下,泛举了石刻诸品,并详其体例,考古学者偶有一

  • 屏岩小稿

    一卷。元张观光(1246-?)撰。观光字直夫,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著有《屏岩小稿》。是编为张观光诗集。其诗多抒写抑郁不平的感受。然今观其集,“其诗皆格意清浅,颇窘于边幅。然吐属婉秀、无钩章棘句之态。越

  • 倚月楼词稿

    四卷。清周天麟(生卒年均不详)撰。天麟字石君,丹徒(今属江苏)人。此书共四卷,共收词十八阕。其中卷一有《减字木兰花》、《齐天乐》、《百字令》、《浪淘沙》、《念奴娇》、《忆江南》、《高阳台》、《蝶恋花》

  • 抚皖治略

    一卷。《抚楚治略》一卷。《谷城水运纪略》一卷。清杨素蕴(?-1689)撰。杨素蕴生平,详见《见山楼诗文集》(辞目)《抚皖治略》为杨素蕴任安徽巡抚时的条教、奏疏;《抚楚治略》一卷,为其官湖广巡抚时的教条

  • 六经讲论

    即《六艺论》。

  • 续补侍儿小名录

    一卷。宋温豫(生卒年不详)撰。温豫字彦几。晋阳(今山西省太原市)人。温豫因为王铚所著《补侍儿小名录》仍未详备,于是续补此书。共二十九事。其中成风一条,是谥而非名。温豫引事时增改亦有不当之处。有稗海万历

  • 毛诗古音述

    一卷。清顾淳编。顾淳字震盂,金匮(今江苏省无锡市)人。生卒年及事迹皆不详,据本书自序知其生活于清咸丰初年前后。是编述而不作,撮取前人成说于一书。考其所依计有陈第《毛诗古音考》、顾炎武《诗本音》、江永《

  • 拜经堂丛书

    十种,六十一卷,附录二卷。清臧庸(1767-1811)编。臧庸本名镛堂,字在东,号拜经,经学家臧琳玄孙,江苏武进人。从师卢文弨,并从钱大昕、段玉裁等讨论学术。曾帮助阮元汇辑《经籍籑诂》等。十种有《拜经

  • 奉节县志

    三十六卷首一卷,清曾秀翘修,杨德坤等纂。曾秀翘字仲成,南丰人,进士,曾任奉节县知县。杨德坤,字子静,长寿人,举人,曾任奉节县教谕。奉节附郭夔城,郡志即县志,然郡志兼各属县,指本境详略自殊。曾秀翘任县令

  • 法帖释文考异

    十卷。明顾从义编撰。顾从义,字汝和,上海人。嘉靖中,授中书舍人,直文华殿。隆庆初,以预修国史成,升大理寺评事。此书乃《淳化阁帖》的释文。在前人考证的基础上,辨其伪谬,析其异同。依阁帖原本的次序,编辑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