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曹子建集

曹子建集

十卷。魏曹植(192-232)撰。曹植字子建,沛国谯(今安徽亳县)人。三国时魏杰出诗人。曹操第三子,封陈王,世称陈思王。少有文才,援笔成文,被曹操宠爱,一度欲立为太子。曹丕、曹睿相继称帝,植备受猜忌。兄长欲加害于他,令作诗限七步成。后郁郁而死。诗以五言为主,多写社会动乱和个人抱负及受压者的苦闷心情。如《赠白马王彪》、《野田黄雀行》等。也善辞赋,《洛神赋》尤有名。著有《曹子建集》。此集凡又赋四十四篇,诗七十四篇,杂文九十二篇。合计共得二百一十篇。较魏志所称百余篇者,其数转溢。然残篇断句,错出其间。如《鹞雀》、《蝙蝠》二赋均采自《艺文类聚》。《艺文类聚》之例,皆标某人某文曰,编此集者遂以曰字为正文,连于赋之首句,殊为失考。又《七哀诗》晋人采以入乐,增减其词,以就音律,见《宋书乐志》中。此不载其本词,而载其入乐之词,亦为舛谬。今有宋宁宗嘉定六年(1213)刻《曹子建集》十卷本,明嘉靖间郭万程仿宋刻本,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活字本皆自宋本出。《四部丛刊》影印江安傅氏藏明活字本《曹子建集》是目前较好的通行本。又明人张燮辑《七十家集》、张溥辑《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》所收《陈思王集》二卷,大率据十卷本稍加厘定而成。清人丁晏的《曹集诠评》、朱绪曾的《曹集考异》以及近人黄节的《曹子建诗注》(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),则是曹植集的较好的校注本。1984年版《曹植集校注》(赵幼文校注),乃在《曹集诠评》基础上重新依据创作时期分为建安、黄初、太和三卷,另设时期未定者专为一卷,并附录逸文,版本序跋,诗文评语,曹植年表及校注者论述曹植文学成就的专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闲家编

    八卷。清王士俊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士俊字犀川,贵州平越(今贵州福泉县)人。康熙六十年进士,后授庶吉士。雍正元年以知州发河南,累擢河南巡抚,他提倡垦荒劝捐,颇为民累。此后又任湖北、四川巡抚,河东总督,后

  • 元包数总义

    见《元包》。

  • 简斋集

    十六卷。宋陈与义(1090-1138)撰。陈与义,字去非,号简斋,洛阳(今河南洛阳)人。政和三年(1113)上舍甲科,授开封府教授,累迁兵部员外郎。绍兴中,官至参知政事。与义诗源出豫章,天分绝高。风格

  • 书经详说

    无卷数。清冉觐祖(详见《易经详说》)撰。《书经详说》恪守宋学,主蔡沈集传。虽亦常引孔安国注、孔颖达疏以及宋元以下诸儒之说,其目的则仅仅在于解释、证明蔡传,偶有与蔡传不同者,虽引之必一一加以注明。故其书

  • 论语郑氏注

    一卷。后汉郑玄撰。郑玄笺诗注礼,有功群经。其注《论语》,何晏《集解·序》说,就鲁论篇章,考齐、古作为注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》十卷,梁有《古文论语》十卷,《旧唐书·经籍志》载《论语》十卷,《论语释

  • 字书三辨

    三卷。清赵敬襄(生卒年不详)撰。敬襄字司马,一字随轩,著有《四书图表就正》、《困学纪闻参注》等。是书录日常通用之字,以便童蒙讽诵研习。依《康熙字典》及《四库全书辨正通行文字》,分类抄录,薙为三卷:卷一

  • 十三经心畲

    二十二卷。清陶起庠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起庠字谨之,湖北广济(今广济县)人,陶大眉之子。乾隆己亥举人,任安陆教谕,作养人才,颇多善政。起庠天性纯笃,孝敬父母,以诚待人。尝虑近世学者徒务记览,为辞章不深求古

  • 文选类林

    十八卷。宋刘攽(1022-1088)撰。刘攽字贡夫,临江新喻(今属江西省)人。刘敞之弟,与其兄刘敞同登进士第。曾任州县二十年。后为国子监直讲。熙宁中判尚书考功。尝贻书王安石,论新法不便,出知曹州。后官

  • 易象

    二卷。清王明弼撰。王明弼字亭二,陕西人。康熙时官至凤翔府教授。该编取六十四卦大象将本义列于前,而各敷衍数语于后,实无发明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二刻醒世恒言

    二十四回。题心远主人编次,芾斋主人评。心远主人真实姓名不详,尚有小说《十二峰》,已佚。前有雍正丙午(1726)清和下浣溟螺芾斋主人序,可证书成于清雍正年间。序称:“箧中有《醒世恒言二集》,……余不敢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