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望江南词

望江南词

一卷。清来秀(生卒年未详)撰。来秀字俊,姓伍尧氏,国子监祭酒法式善孙,官至知府。有《扫叶亭集》。此其杂集别行之本。所作《望江南词》四十阕,专咏都门景物。盖亦竹枝词、打油歌之类,记俚事以俏语出之。有“都下风土人情”二十二阕,“钓游旧迹”十八阕,每阕皆以都门好三字为起句。后十八阕句中或有注释。“风土人情”门内分战园、厂店、食品、茶馆、糕点、隆福寺、小有余芳饭馆、口技、女曲、杂耍、歌舞、八角鼓、估衣、蟋蟀、茏鸟、九龙斋酸梅汤、筵室、西湖秋色、海甸泛舟等二十二事。“钓游旧迹”门内分昆明湖、陶然亭、可园、颐园、极乐寺、天灵寺、玉泉山、卧佛寺、北海、半亩园、十刹海、灵门庵、总老良医、心鉴五星、文会、扫叶亭等及结尾怀其兄弟共十八事。卷末有李宗泰、汤鋐、宫本昂等跋语,殳恩煦、赵惟琨等题句。其“钓游旧迹”词中,有极乐世界、万佛楼诸胜。十刹海注谓景山即明之后山,有流水音、望湖楼、春藕斋诸胜。所言地址皆不当。作者无从身历,不过想象而已。有清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墨客挥犀

    十卷。旧题宋彭乘撰,实则后人伪托。据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辨证》考:“此书是两宋间人采辑诸书而成,故宋时传本,不题撰人姓名,知非彭乘所撰,则无自疑为赝作矣。所采诸书,以魏泰《东轩笔录》、沈括《梦溪笔谈》、惠

  • 去伐论

    一卷。汉王粲(177-217)撰。清马国翰辑。王粲字仲宣,高平人。博物多识,间无不知。蔡邕奇其才略。避乱荆州依刘表,后仕魏,累官侍中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、《唐书·经籍志》皆列为儒家。梁有《去伐论集》三卷

  • 四书或问

    三十九卷。宋朱熹撰。朱熹事见《四书章句集注》条。朱熹既作《四书章句集注》,复以诸家之说纷纭,因设为问答,明所以去取之意,以成此书。此书有《大学》二卷,《中庸》三卷,《论语》二十卷,《孟子》十四卷,非成

  • 春秋左传要义

    三十一卷。宋魏了翁(详见《周易要义》)撰。此书亦其所辑《九经要义》之一。其体例亦同于诸经要义,乃节录先儒注疏之文,每条之前,各为标题,而系以先后序第。魏了翁《李明复春秋集义序》云:“余尝览诸儒之传,至

  • 质庵文集

    无卷数。明章敞(1376-1437)撰。章敞,字尚文,号质庵,浙江会稽(今绍兴市)人。明永乐二年(1404)进士,选翰林庶吉士,授刑部主事,宣德间擢礼部右侍郎,正统初累官至礼部左侍郎,曾参与修《永乐大

  • 上元江宁乡土合志

    六卷。陈作霖编。宣统二年(1910)江楚编译局刻本。陈作霖,字雨生,号伯雨,晚号可园,清末民初江苏南京人。历任金陵官书局分校、奎先书院山长、上江两县学堂堂长、江楚编译官书局分纂、南洋官报局总纂、江苏省

  • 曾子全书

    三卷。明曾承业(生卒年不详)撰。承业为曾子六十二代孙,序称博士,可能为袭职之宗子。其他生平事迹不详。宋汪晫曾辑《曾子》一卷,分十二篇,割裂补缀,已非唐以来之旧本。是书又分《主言》一篇为卷一,以《修身》

  • 三国演义

    各种刊本卷、回数不一,详见后。明罗贯中(约1330-约1400)撰。罗贯中名本,一说名贯,别号湖海散人,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。籍贯有东原(今山东东平)、太原(今山西太原)、钱塘(今浙江杭州)、庐陵(今江

  • 读史汉翘

    二卷。明施端教编辑。端教字匪莪,泗州(今江苏宿迁)人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该书仿宋林钺《汉隽》和洪迈《史记法语》体例,摘录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中新异字句编辑成帙。卷帙不多,分类烦琐。有浙江吴玉墀家藏本传

  • 玉搔头

    清李渔(详见《闲情偶寄》)撰。此剧写武宗将朝中之事委托于许进父子,而与江彬微服到大同。临幸妓女刘倩倩,假名威武将军。临别,以玉搔头做为信物,回来途中把它丢失了,为威武将军范钦之女所得。当武宗遣内侍去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