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本语

本语

六卷。明高拱撰(详见《春秋正旨》条)。此书成于万历四年(1576年),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,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。其中论裴度、论刘晏,皆阴以自比。论李林甫、论哈玛尔,皆以阴比徐阶。论卢怀慎,则阴比殷士儋辈,因不满于世道而发愤作此书。书首高拱在自序中说:“予尝有言曰:天理不外于人情,然圣人以人情为天理,而后儒远人情以为天理。是故圣学湮,圣化窒。夫事有本情,而人有本心。出吾本心,以发事之本情,则议道而道不暌,作之于事,可推四海而准,通千古而不谬。何者?天理人情固如是也,故曰君子中庸。又曰和,夫中也者,言乎其当也。庸也者,言乎其平也。和也者,言乎其顺也。皆本人情。不远人以为道,作本语。”其中有些内容甚为舛误,如其言隆庆六年宿良乡梦见孔子之类,颇为夸诞。又如谓无意之妙非意之所能为,故圣人贵忘之类,也颇涉虚无。至驳伊川说春秋灾异一条,欲破董仲舒、刘向、刘歆之说,遂谓天道不关于人事,尤为纰缪。其它辨诘先儒之失,抉摘传注之误,词气纵横,亦其刚狠之余习。但其中也颇有剖析精当之处,不可磨灭。卷五以下,皆论时事,颇切中明季之弊。如其谓:今人只用形迹,更不察实,故有务为夙夜奔走之状以为勤者,然有益于事则鲜,务为慷慨忧时之说以为忠者,然有济于事则鲜,夫无益于事,勤于何有,无济于事,忠于何在?若在上者惟要诸有益于事者为勤,有济于事者为忠,而形迹不得以为溷,则务实者既可以奏功,无实者亦不敢增扰。等等。《明史·高拱传》称其练习政体,有经济才,在此书之中也时有体现,对后世亦不乏有参考价值。此书有明刻本、《指海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以及《丛书集成初编》单行本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辞考

    一卷。清茹敦和撰。此书与《周易证籤》大体相同,内容可详参该条。此书内容仅六则,似未竟之作,义意也皆与《周易证籤》、《易讲会籤》、《周易象考》诸书相同。不知何又别立此名。今存乾隆刊周易大衍本。

  • 说文正字

    二卷。清王石华、孙凤卿同撰。王、孙二氏之生平未详。是书依《说文》字部,写为正字,并附古文篆籀,或字之变体。去掉徐铉所增之字,分为上下两卷。其于文字源流,叙述简明,可使学者循览易了。不失为小学之津要。

  • 古椿轩诗钞

    二卷。清庄善孙撰。生卒年未详。庄善孙字性切,江苏阳湖人。诸生。其为诗词朴直,寄意深远,不事雕琢,有清气旋绕于笔端。虽经身世忧患,而绝无愤懑不平之语。深得于温柔敦厚之教。庄善孙死后,遗集由冯石溪等三人选

  • 屈子说志

    正文六卷。卷首《征录》一卷,末附宋玉《九辩》等。清陈远新(生卒年事迹不详)撰。陈远新,字日又,高安(今江西高安)人,清诸生,此书从乾隆十三年(1748)秋开始撰写,花了近一年时间,在“读《骚》于今三十

  • 程文恭遗稿

    三十二卷。明程文德(1497-1559)撰。程文德生平详见《松溪集》条。是集为程文德诗文全集。凡三十二卷。其中,前二十一卷为文,后十一卷为诗。所载较《松溪集》更为完备。盖为后人拾掇遗稿编成。其诗平衍非

  • 伤寒论注 伤寒论附余 伤寒序例新注 读伤寒论心法 迥澜说 时节气候决病法

    《伤寒论注》六卷,《伤寒论附余》二卷,《伤寒序例新注》一卷,《读伤寒论心法》一卷,《迥澜说》一卷,《时节气候决病法》一卷。清王丙(生卒年不详)撰。王丙字绳孙,号朴庄,吴县(今属江苏)人。贡生,幼年聪敏

  • 汉魏音

    四卷。清洪亮吉撰。洪氏生平见“比雅”。洪氏与孔氏同时。《汉魏音》刺取汉魏诸儒传注中音读之字,凡数千百条,以《说文》旧部类聚区分之;并以《说文》所无者附见于后。《说文》所有,后讹为他字者,注云某字本某字

  • 籀史

    一卷 宋翟耆年撰。翟耆年,字伯寿,别号黄鹤山人,参政翟汝文之子。编修汪如藻家藏本。此书首载《宣和博古图》,其中有宋高宗绍兴十二年(1142)二月“帝命臣耆年”这样的话,当为南宋初年所作。原本有上下两卷

  • 西河杂笺

    一卷。清毛奇龄(1623-1713)撰。毛奇龄字大可,号初晴,又以郡望称西河,浙江萧山人。康熙时,任翰林院检讨、明史馆纂修官等职。治经史及音韵学,能散文诗歌,通音律,著有《四书改错》、《西河诗话》、《

  • 淮南子内篇杂志

    二十二卷。清王念孙(1744-1832)撰。这是王念孙《读书杂志》之第九种。二十二卷为后序,其子引之又补附顾广圻校《淮南子》一卷,故书实为二十一卷。《淮南内篇》虽易读,伪错实多。念孙利用自己广博的知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