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李义山诗集

李义山诗集

三卷。唐李商隐(公元813-858)撰。李商隐,字义山,号玉溪,又作樊南生,怀州河内(今河南沁阳)人。开成进士,诗人,官至县尉,秘书郎和工部郎中。因受牛僧孺,李德裕竞争影响,被人排挤,潦倒终身。他的诗、文创作上却有很高的成就。他擅长写骈体四六文,其骈文瑰迈奇古,而多用典故,有“獭祭鱼”之称,与温庭筠齐名,称为“温李”。又以诗名重于当世,与杜牧并称“小李杜”。著有《李义山诗集》、《樊南甲集》、《乙集》、《玉溪生诗》、《杂纂》、《文》和《赋》各一卷,流于后世。《李义山诗集》又名《玉溪生诗》,为唐诗别集。李商隐的诗在唐代没有人为其结集,所以到唐末已散佚。到了宋初由扬亿刘子仪等孜孜求访,得二百八十二首,作《西昆唱酬集》。以后诗家遂有“西昆体”之称。其后钱若水又留意搜集得四百余首,再加北宋、南宋人补辑一百多首,现存诗六百余首。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、《崇文总目》及《郡斋诗书志》、《直斋书录解题》诸书著录题名不一,又名《李义山诗》或者《玉溪生诗》,卷帙也不等,有三卷本、五卷本。通行本则为三卷。宋刊本今已不存,现存有手抄宋抄本三卷,宣统元年(1909)国光社影印。将《四库全书》所收为明刊本,三卷;又有毛晋汲古阁《八唐人集》本,三卷;清人席启寓辑《唐诗百名家全集》本,三卷。《四部丛刊》所收为明嘉靖二十九年(1550)毗陵蒋氏刻《中唐人集十二家》,本《李义山诗集》六卷。此外还有朝鲜刻本《李商隐诗集》十卷,补遗一卷,共二册,现存北京图书馆。李商隐诗注释,最早有刘克、张文亮二家注,均未流传。明清注家很多,有释道源注,其书已佚;朱鹤龄《李义山诗注》;程梦星《李义山诗集笔注》,有乾隆刻本;姚培谦《李义山诗集注》,有乾隆杉桂读书唐本;屈复《玉溪生诗意》,有乾隆艺古堂刻本;冯浩《玉溪生诗集笺注》、《樊南文集详注》等。各家笺注均附有年谱。叶葱奇撰成《李商隐诗集疏证》一书,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出版。刘子锴、余恕诚有结合各家研究成果的《李商隐诗歌集解》,中华书局1988年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龛手鉴

    见《龙龛手镜》。

  • 鸡肋

    一卷。宋赵崇绚(生卒年不详)撰。赵崇绚字元素。据《宋史》宗室世系表,可能是简王元份的第八世孙。其父赵汝适,曾编写了《诸蕃志》。书前作者自称汴人,意为不忘其本。本书为作者杂采古事,偶然记录,编辑而成。其

  • 丰阳人文纪略

    十卷。清聂芳声(生卒年不详)撰。聂芳声,字晦之,永丰(今属江西)人。此编所录为从宋至明籍隶永丰的文人之作。分类编次,然所录宋元人之作不过十余,余者皆为明人的作品。《四库全书》列为存目,并加以介绍。

  • 诂训柳先生文集

    四十五卷。《外集》二卷。《新编外集》一卷。唐柳宗元(773-819)撰。柳宗元,字子厚,河东(今山西永济)人,世称“柳河东”。少年时聪颖能文,有美名。贞元九年(793)进士及第。他与韩愈一道倡导中唐古

  •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

    十卷。清刘逢禄(详见《尚书今古文集解》)撰。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。庄存与治《公羊春秋》,著有《春秋正辞》,兼采众家,而以《公羊传》为主。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,精通《春秋公羊传》,撰成

  • 伤寒明理论

    三卷。金成无己(见《注解伤寒论》)撰。该书成于《注解伤寒论》之后,是作者研究《伤寒论》的又一卓著成果。该书摘取《伤寒论》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、病因、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。辨识精微,言语通俗。如《

  • 唐山县志

    十二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苏玉修,杜霭、李飞鸣纂。苏玉,字辉山,满州人,曾任唐山知县。杜霭,元氏县人,曾任唐山县教谕。李飞鸣,元城人,曾任唐山县训导。光绪六年知县苏玉集邑人以同治十年志稿为蓝本而纂辑新

  • 律吕新书分注图纂

    十三卷。明许珍(生卒年不详)撰。许珍字时聘,号静庵,天长(今属安徽)人。该书卷首有叶良佩的序言。是书认为蔡元定的《律吕新书》分前后二卷,前为《律吕本原》,后为《证辨》,前后隔绝,不便于初学者,于是以后

  • 韦斋集

    十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朱松(1097-1143)撰。朱松字乔年,号韦斋,徽州婺源(今江西婺源县)人,朱熹之父。政和八年(1118),同上舍出身。荐除秘书省正字,官至吏部员外郎。因言事忤秦桧,出知饶州

  • 孙毅庵奏议

    二卷。孙懋撰。孙懋,明慈溪(今属浙江)人。字德天,号毅庵。正德辛未(1511)进士,历南吏科给事中,敢于言事,出为广东参议,迁副使,有锦衣官校侦事广东,懋疑其伪,执之,谪藤县(今属广西)典史,以后迁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