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极元集

极元集

二卷。唐姚合(775-854后)撰。兆合字号不详,陕州峡石(今河南陕县南)人。元和十一年(816)进士,授武功主簿。官秘书少监。世称姚武功,其诗派也称“武功体”。所作诗篇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色。喜为五律,刻意求工,颇类贾岛,故有“姚贾”并称。其诗为宋江湖派诗人所师法。著有《姚少监诗集》。姚合为诗,刻意苦吟,工于点缀小景,搜求新意。而刻画太甚,流于纤仄者,亦复不少。宋末“江湖诗派”,皆从是导源者。所取王维至戴叔伦二十一人之诗,共一百首(现存九十九首)。姚合自称为“诗家射雕手”,亦非虚语。计敏夫《唐诗纪事》,凡载集中所录之诗,皆注曰右姚合取为《极元集》。盖宋人甚重其书。诗之内容,偏重写个人情怀及流连风景之作。作者亦大多有小传。二十一人中,惟僧灵一、法振、皎然、清江四人不著始末,祖咏不著其字,畅当字下作一方空,盖原本有而传写佚阙。其余则凡字及爵里与登科之年,一一详载。观刘长卿名下注曰:宣城人,与《唐书》称河间人者不同。又皇甫曾注天宝十二载进士,皇甫冉注天宝十五载进士。以登科先后为次,置曾于冉前,与诸书称兄弟同登进士者亦不同。知为姚合之原注,非后人钞撮诸书所增入。总集之兼具小传,实自此始,亦足以资考证。有明毛晋汲古阁书。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出版《唐人选唐诗》(十种),收入此集,采用元至元刻本。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易辑闻

    六卷。附《易雅》一卷。《筮宗》一卷。宋赵汝梅撰。汝梅字号、生卒年皆无考。《四库提要》谓其为商王元份之七世孙,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。《经义考》引袁桷语也云,汝梅,善湘子,为宰相婿。卑退自修,精易象,有《

  • 冯舍人遗诗

    六卷。清冯廷櫆(1649-1700)撰。冯廷櫆,字大木,山东德州人。幼即有神童之称,读书一览则不忘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进士,授内阁中书,性孤僻,不入贵人之门,闲暇以书史为乐。康熙二十六年(168

  • 周易究

    四卷。清徐梅撰。徐梅字咏华,号有离子。浙江嘉善人。此书首卷列彖本、上传注、下传注。其所释文字怪诞不能解。如“乾元会兑,坤会震雷”等语,为过去说易者所不见。第二卷有天星选择、天德、月德、贵神、水运、地运

  • 鸣盛集

    四卷。明林鸿撰。林鸿,字子羽,福建福清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洪武初,以才荐授福建将乐县训导,后官拜礼部精膳司员外郎。年未四十,自免归。事迹具《明史·文苑传》。明初,闽中善诗者有长乐陈亮、高廷礼,闽县(今闽侯

  • 句溪集著

    四卷。清陈立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立,经学家,字卓人,江苏句容(今江苏句容县)人。王先谦《经解续编》已经将陈立所著的《公羊义疏白虎通疏证》收入,但将此书遗漏。此书主要是对经书中的一些条目进行了考证,如路

  • 本语

    六卷。明高拱撰(详见《春秋正旨》条)。此书成于万历四年(1576年),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,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。其中论裴度、论刘晏,皆阴以自比。论李林甫、论哈玛尔,皆以阴比徐

  • 伊洛渊源续录

    ①二十卷。清张伯行(详见《道统录、附录》)撰。明代谢铎撰写《伊洛渊源续录》,薛应旂撰写《考亭渊源录》,均为续朱熹《伊洛渊源录》之作,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。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,或去取未严,因

  • 周易通义

    十六卷。清庄忠棫撰。庄忠棫字中白,丹徒人。另著有《易纬通义》、《蒿庵遗集》、《静观堂文》等。此书原名《大圆通义》。作者于董仲舒之学十分倾服,欲合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为一,仿《春秋繁露》作此书。其说易本于

  • 洛诰新解

    一卷。温廷敬撰。温廷敬为中国近代学者,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。《书序》说:“召公既相宅,周公往营成周,始来告卜,作《洛诰》。”但是《洛诰》中的文字多不易理解。然而地下考古发现则给人们带来了解决一些难题的希

  • 云阳李先生文集

    十卷,《附录》一卷。或名《云阳集》。元李祁(约1347前后在世)撰。祁字一初,别号希蘧。生卒年不详。茶陵(今属湖南)人。元统元年(1333)进士。除应奉翰林文字,改授婺源州同知,迁江浙儒学副提举。元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