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桃符记

桃符记

二卷。明沈璟(1533-1610)撰。璟字伯英,号宁庵,又号词隐,吴江(今江苏吴江县)人。万历二年(1574)进士,除兵部主事,吏部员外郎,降行人司正,升光禄寺丞。后罢官屏迹郊居三十余年,致力于戏曲研究,并编写传奇剧本,反对雕琢词藻,提倡文字朴素,但过求声律,对内容有所束缚。戏曲论著多不传,所著词曲甚丰,现仅存《南九宫十三调曲谱》。传奇作品有《义侠记》、《博笑记》、《埋剑记》等十七种,合称《属玉堂传奇》。又改编《牡丹亭》为《同梦记》;《紫钗记》为《新钗记》。今仅存《义侠记》等七种;《分钱记》等八种,仅存残曲。王骏德《曲律》卷四称其曲学甚神,泛滥极博,斤斤返古,力挽狂澜,中兴之功,良不可没。盖词林之哲匠、后学之师模也。后有部分戏曲作家拥护其主张,模仿其曲作风格,称之为吴江派。《桃符记》二卷,二十七出。演刘天义、裴青鸾故事。剧情梗概为:洛阳刘天义,游学汴京。寄寓黄公店,因川资短缺,靠书写春帖糊口,又有裴青鸾,父裴公,母曾氏,亦洛阳人。因饥荒投汴京故人,未遇。裴公疾殁。枢密傅忠买青鸾为妾,其妻云氏妒甚,密命堂候官王庆杀之。被军牢贾顺纵放,昏暗中母女逃散。青鸾逃至黄公店,又被店佣持斧逼奸不从,而惊致死,埋于后园中,后刘天义回店,张灯夜读,青鸾魂称为邻女进谒,天义赠以〔后庭花〕词,青鸾和之。此时青鸾母亦投宿该店,闻女唱和声,破门而入,女忽不见,其母乃谓天义匿女,诉之开封府。傅忠此时也索青鸾母女不得,亦诉于开封府,同日包拯连接两状。复有鬼魂诉冤,经一番周折,终于真相大白,并缉王庆及店佣等杀人案犯归案,绳之以法,又以神丹救活青鸾,并判与天义为妻。元郑廷玉亦有《包待制智勘后庭花》杂剧一本,与此记情节,颇相符合。此剧词采意境,皆属平平,然结构谨密,脉络清晰,且能守曲律,亦不失为戏曲佳作。有满洲傅氏藏康熙壬寅钞本,本剧一卷本有丛书《古本戏曲丛刊初集》本行世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海塘新志

    六卷。清琅撰。琅,姓觉罗氏,满洲正兰旗人。乾隆间授主事。嘉庆间官至云贵总督。《海塘新志》清道光刻本,共六卷,兹篇乃续方观承等《海塘通志》之例而成,故名新志。其总目共分四门:一曰天章,皆为上谕及御制诗文

  • 诸寺奇物记

    一卷。明顾起元撰。落款署遁园居士。此记纪金陵宝光等八所寺院所收藏珍异之物,可补志乘未录。但金陵梵刹,昔日宝藏极为丰富,远不止记中所录,例如最为著名的瓦官寺三宝,不入记中,其它可想而知。此记,是顾起元偶

  • 孔北海集

    一卷。汉孔融(153-208)撰。孔融字文举,鲁国(今山东西南)人。孔丘二十世孙。建安七子之一。少慧,性孝友,好学博览。年十岁,见李膺,膺与宾客均奇之。独太中大夫陈韪讥他道:“小时了了,大未必佳。”他

  • 任子道论

    一卷。原题三国魏任嘏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任嘏,字绍先,乐安博昌(今属山东博兴县)人,官至河东太守,撰有《任子道论》十卷,今已亡佚。清马国翰从类书中辑为一卷,即为今本。后来学者对马国翰所辑聚讼

  • 松弦馆琴谱

    二卷。明严澄撰。严澄生卒年不详,字道澈,常熟(今江苏常熟)人。大学士严讷之次子,以荫仕至邵武府知府。此书所录之曲二十有八,皆无歌词。其自序中曾专论曲与词的问题,大意是:古乐湮没而琴不传,所传者只有声而

  • 邹聚所文集

    六卷。《外集》一卷。明邹德涵(约1585年前后在世)撰。邹德涵字汝海,号聚所。邹守义之孙。江西安福人。生卒不详。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。官至河南按察司佥事。著有《邹聚所文集》。此集共六卷,诗一卷,

  • 澹然集

    五卷。明陈敬宗(1377-1459)撰。敬宗,字光世,号澹然居士、休乐老人,浙江慈溪人。明永乐二年(1404)进士,选庶吉士,入史馆,改翰林侍读,参与修《永乐大典》。宣德中,官至国子监祭酒,赠礼部侍郎

  • 泰律补

    一卷。清闵为人撰。为人字德修,云南保山人。喜研乐学,曾读乡先辈葛中选所撰《泰律》,以为所言甚善,唯所附图尚有缺遗,故作《泰律补》一卷。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,谓《泰律》乃《周易》精髓,专气音声直气声音,即

  • 永陵传信录

    六卷。戴笠撰。戴笠,字耕野,明吴江(今属江苏省)人。永陵,是明世宗(嘉靖)的陵墓。该书以纪事本末体记述嘉靖年间史事,各卷标目依次是“兴献大典”、“更定郊祀”、“钦明大狱”、“二张之狱”、“曾夏之狱”、

  • 归田琐记

    八卷。清代梁章钜(1775-1849)撰。梁章钜字闳中,又字茞林,福建长乐(今属福建省)人。嘉庆进士,官至江苏巡抚,持政有方。著有《经尘》、《夏小正通释》、《论语、孟子、三国志旁证》、《称谓录》、《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