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桐华阁文集

桐华阁文集

十二卷。清杜贵墀(生卒年不详。)撰。杜贵墀,字仲丹,湖南巴陵人。光绪元年(1875)举人。道咸之际,巴陵吴敏树以古文名于天下。杜贵墀尝从吴敏树研讨古文辞之学,虽文辞之美不及吴敏树,而见道之笃、涉学之博则有过之。本书为杜贵墀卒后,其孙杜耀圭请湘阴郭焯莹编定付刻。计文一百二十首,其中自为“说”者一百〇三首,代人之作十七首。其卷二《婿再娶不得为吾女说》、卷三《归黄贞姑丧主议》,论及封建伦理,持论有合于当世之见。杜贵墀著有《典礼质疑》一书,颇为士林称许,于丧礼之学,夙所究心。卷二《鲁子敬论》认为,子敬劝孙权借荆州于先主,非为蜀不为吴,乃欲多曹操之敌以自为树党,斥权论子敬称劝借地先主是其一短者为非。甚有识见。至于卷一《为谭巡抚请崇实学疏》,力言同治以后从事西学者之无效,则滞为书生迂阔之谈。杜贵墀虽颇能考证,行文亦时有失检之疏。如卷八《赠谢君左侯序》谈到“道光后元间”这一时间概念,旨指不清,有违史家与史实;卷九《诰封中宪大夫冯君墓表》称许石云之书入储四库,实则仅入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之存目,与著录者有别,更不足为许氏博经之征;殊为失考。又如卷五《湘輶丛刻》叙及湘南学政吴树梅奏进之词,并非诏谕,竟用“草莽臣杜贵墀伏读再四”之词,亦失无礼。然全书持论笃实,可取处居多。此书有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杜耀輶刻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礼杂问

    一卷。晋范宁(生卒年不详)撰,清马国翰辑。范宁,字武子,顺阳(河南淅川西南)人。初为余杭令,六年后迁临淮太守,孝武帝时为中书侍郎,后补豫章太守。精于经学,以为王弼、何晏倡玄学之罪深于桀纣。注《尚书》、

  • 素问运气图括定局立成

    一卷。明熊宗立(生卒年不详)撰。熊宗立字道轩,号勿听子,建阳(今属福建)人。从刘剡学医。好讲阴阳医卜之术。著有《伤寒运气全书》、《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》、《名方类证医书大全》、《类证注释钱氏小儿方诀》

  • 同异录

    二卷。明陆深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陆深初名荣,字子渊,号俨山。弘治进士。嘉靖(1522一1566)间,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,官至詹事府詹事。善文章,热心史学。著述繁富,有《南巡日录》、《北还记》、《淮封日记

  • 春秋经传类求

    十二卷。清孙从添、过临汾撰。从添号石芝,江苏常熟人;临汾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。据作者自序称,其本苏轼“《春秋》当以类求”一语,遂撰此书。书取《春秋》“三传”及胡安国《春秋传》的内容,分为一百二十门;

  • 苕西问答

    一卷。清吴学孔(生卒年不详)录。学孔之师罗为赓,生卒年不详,号西溪,南充(今属四川省)人,康熙年间官乌程县知县。为赓以“古小学”命其书室,与门人、徒生讲论其中。学孔以问答形式,录辑其师为赓讲学论学之书

  • 墨缘汇观录

    六卷。未著撰人姓氏,惟在其《自序》中题有“松泉老人”。而当时有“松泉老人”之称的不止一人,如乾隆时吏部尚书汪由敦有《松泉集》传世,江宾谷、安歧亦有是称。但其中只有天津的安歧精于鉴赏、收藏丰富,并且著有

  • 长洲县志

    ①二十四卷。明张德夫修,皇甫汸纂,明张凤翼补辑(艺文志)。张德夫,字子成,江西浮梁人。嘉靖四十四年(1565)进士,隆庆三年(1569)任长洲县令。皇甫汸,字子循,长洲人。嘉靖八年进士,官吏部郎中左、

  • 欧陂渔话

    六卷。也称《欧陂余话》。清叶廷琯撰。叶廷琯生平事迹见《吹网录》。此书主要杂考典籍,间及遗闻轶事。所考所述,皆有根据。如文衡山名璧,证以其兄名奎,及征明之字,俱与壁宿义近,当作壁,不作璧。又辨汤文正致徐

  • 读易约编

    四卷。清朱江撰。朱江字东注,江都(今扬州)人。该书成于康熙三十六年(1697)。其凡例称该编原为便举子业,凡可备大小试题者著其精意,其余的只存经文。这可能是乡塾课蒙之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入存目。

  • 柏斋集

    十一卷。明何瑭(1474-1543)撰。何瑭字粹夫,号柏斋,怀庆(今河南沁阳)人。弘治年间进士及第,初为翰林修撰,以不屈刘瑾,出为开卅同知,后官至南京右都御史,谥文定。著有《医学管见》(已著录)《柏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