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武编

武编

十卷。明唐顺之(1507-1560)撰。唐顺之,字应德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年二十三,举嘉靖八年(1529)会试第一,改庶吉士。后视师浙江,与胡宗宪协谋讨倭寇,因功擢右佥都御史。嘉靖三十九年,卒于通州,年五十四。崇祯中,追谥“襄文”。顺之于学无所不窥,自天文、乐律、地理、兵法、弧矢、勾股、壬奇、禽乙,莫不究其原委。著述甚丰,除此编外尚有《广右战功录》一卷、《右编》四十卷、《史纂左编》一百二十四卷、《两汉解疑》二卷、《两晋解疑》一卷、《荆川稗编》一百二十卷等行于世,事具《明史》卷二百零五《本传》。是书皆论用兵指要。分前后二集,前集六卷,自将士行阵至器用火药、军需杂术无不备及。细分五十四门,体例略如《武经总要》,辑录历代兵书和其他典籍来说明问题。自孙吴、穰苴、李筌、许洞诸兵家言,及唐宋以来名臣奏议,无不采集。如《前集》卷一的《将篇》就引了“许洞曰”,“《孙子注》曰”,“李筌曰”,“《北征录》曰”,“李纲曰”等诸家之说,极为洽博。后集四卷,征述古事,自料敌抚士至坚壁摧标,共九十七门,以资后人借鉴。如卷一的《料敌篇》,征引汉高祖破黥布、前赵刘曜攻洛阳、梁侯景之乱、宋景德中曹利用平叛等七事,言而有据,令人信服。《四库提要》云:“是编虽纸上之谈,亦多由阅历而得,固未可概以书生之见目之矣。”此言诚不诬也。是书《千顷堂书目》、《明史·艺文志》俱言十二卷,坊间本也多作十二卷,独四库本作十卷,篇卷损益耶,抑非完帙耶?此书有明万历四十六年(1618)徐象枟曼山馆刻本,北京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、中国科学院等多家图书馆有藏。北京图书馆藏清活字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鲁岩所学记

    十九卷。清张宗泰(约1850前后在世)撰。张宗泰,河南鲁山(今平顶山)人。其先偃师(今洛阳)人,后徙居鲁山,因自号鲁岩。生卒年不详。道光二年(1822)春选授修武县儒学教谕官。二十三年(1843)推升

  • 韩魏公家传

    二卷。作者不详。记宋大臣韩琦事迹。陈振孙《直斋书录解题》以为是其家所传;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则认为是韩琦子忠颜所撰。又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和《宋史·艺文志》均作十卷,传世明、清刊本及《韩魏公集》中所录亦为

  • 平原县志

    ①二卷。明刘思诚修,高知止纂。刘思诚字克实,号定宇,直隶山海卫人,万历元年(1573)乡荐,十五年(1587)任平原县知县。任满升济南府同知。高知止字明甫,邑人,万历十一年(1583)进士,授阳曲知县

  • 清皇室四谱

    四卷。清末民初唐邦治(生卒年不详)辑。邦治丹阳人,该谱为作者在清史馆供职时所编,分帝后、妃、皇子、皇女四编,其生卒年月大都依据《玉牒》,凡有事实可征者,皆具小传。近人张尔田撰《清后妃传》,较此书为详赡

  • 古本大学释论

    五卷。明吴应宾撰。应宾字客卿,万历进士。官至翰林院编修。有《学易斋集》、《宗一圣论》。是书前有方大镇、周汝登的二篇序文。题名《古本》乃遵王阳明本。首列提纲,次释篇名,再释古本,下分释首章及诚意、修身、

  • 戴公行述

    一册。英国戴德生著。旧题鲍康宁撰,与本书内容不符,实则康宁为本书译者。德生为一在华传教士,咸丰三年(1853)来华,光绪三十一年(1905)在长沙去世,此书即德生用自传体裁,述来华传教情况,在华首创内

  • 大隋众经目录

    七卷。隋代释法经(生卒不详)等撰。法经生平事迹不详。《续高僧传》记载,隋开皇十四年,于大兴寺置十大德,即法经、僧休、法粲、慧藏、洪遵、慧远、法纂、僧晖明穆、昙迁等监掌翻事,敕修此书。《大隋众经目录》一

  • 劝学篇

    二篇。清张之洞(1837-1909)撰。张之洞字孝达,号香涛,南皮(今属河北)人。同治进士。曾任翰林院侍讲学士,内阁学士等职。光绪十年(1884),任两广总督。光绪十五年(1889),任湖广总督,开办

  • 高常侍集

    十卷。唐高适(701?-765)撰。高适,字达夫,一字仲武,沧州渤海(今属河北)人,《旧唐书》又作渤海蓨人。少性拓落,不事生业。家贫,客于梁、宋,以求丐取给。天宝中,士大夫均以诗歌干进。高适年过五十,

  • 御选唐诗

    三十二卷。《附录》三卷。清圣祖爱新觉罗·玄烨(1654-1722)选。此书为唐诗选集,共三十二卷。卷一至卷六为五言古诗;卷七至卷九为七言古诗;卷十至卷十六为五言律诗,附六言律诗三首,并有五言律诗补编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