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江诗集

清江诗集

十卷。《文集》三十一卷。明贝琼(1314-1378)撰。贝琼字廷琚,一名阙,字廷臣,崇德(今浙江桐乡)人。元末领乡荐,随后退居殳山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征修《元史》,洪武六年(1373)以荐除国子监助教,洪武九年(1376)改中都国学助教,后辞归。其事迹附见《明史·宋讷传》。著有《清江贝先生文集》四十一卷。考程灰珫《声文会选》以贝阙、贝琼为二人。然陶宗仪《辍耕录》载妓女真真事云,嘉兴贝阙有诗。今贞贞曲载此集中,则琼一名阙审矣。《两浙名贤录》载《贝琼集》二十卷,明万历中所刻却只三卷。此本共有诗集十卷、文集分《海昌集》一卷、《云间集》七卷、《两峰集》三卷、《金陵集》十卷、《中都稿》九卷、《归田稿》一卷,仅有钞本流传。康熙四十六年(1707),浙江桐乡金檀购得,始为刊版。贝琼学诗于杨维桢,然其论文称“立言不在崭绝刻峭,而平衍为可观;不在荒唐险怪,而丰腴为可乐。”虽出于维桢之门,而学其所长,不学其所短,宗旨颇不相袭。朱彝尊《静志居诗话》称其诗“爽豁类汪广洋,整类似刘基,圆秀胜林鸿,清空近袁凯,风华亚高启,朗静过张羽,繁缛愈孙蕡,足以领袖一时。”此言尽管未免过誉。然其诗在温厚之中有自然高秀的韵致,亦为他人所不及。其文亦冲融和雅,有一唱三叹之音。史称宋濂为司业,建议立四学,并祀舜、禹、汤、文为先圣。琼作《释奠解》驳之,识者多是琼议。则其考证古礼,尤有依据。有汪如藻家藏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可亭摘稿

    九卷。明庞尚鹏(?-1580)撰。庞尚鹏,字少南,广东南海人。嘉靖三十二年(1553)进士。官至副都御史、巡抚福建。天启初,追谥惠敏。事迹俱载《明史》本传。是集有奏疏四卷,杂文三卷,诗二卷(分三编)。

  • 百子咀华

    十四卷。明胡效臣(生卒年不详)编。胡效臣,字钟衡,黄州(今湖北省黄冈县)人。万历四年(1576年)举人,官旌德县知县。此书取诸子之文,而割裂之,或摘其一段,或拾其数语,或撮其数字,以供时文獭祭之用。首

  • 续萧县志

    十八卷,首一卷。顾景濂、段广瀛纂修。顾景濂,清同治末年知萧山县事。此志乃嘉庆潘熔志之续纂,卷数同于前志,然次第详略则多不同。卷一县境图;卷二至卷三职官年表上下;卷四至十七为志十:疆域、河渠、田赋、营建

  • 小尔雅义证

    ①十三卷,附《补遗》一卷。清胡承珙撰。胡氏生平见“尔雅古义”条。是书成于道光七年(1827年)。胡氏自序云:“曩见东原戴氏横施驳难,仅有四科,予既援引古义,一一辨释,因复原本雅故,区分条流;又采辑经疏

  • 晋陵先贤传

    二卷。明欧阳东凤编。东凤字千仞,潜江(今属湖北)人。生卒不详。万历十七年(1589)进士,官至常州府知府,谢病归,起山西按察司副使,又起南京太仆寺少卿,并不赴。晋陵乃常州别称,该书专记常州历代贤哲事迹

  • 罗城县志

    四卷,清万文芳、阮正惠修,李化人、朱明伦纂。万文芳,四川华阳(今四川双流)人,知县。阮正惠,知县。李化人、朱明伦,均广西罗城人,恩贡生。旧志始修于康熙间县令赵瑞晋,乾隆间,胡伭铸重加校正。道光十九年(

  • 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

    十二卷。清齐召南原撰,阮元重订。齐召南,天台人。阮元,曾任浙江巡抚。《重订天台山方外志要》嘉庆七年(1802)刻本,共十二卷。齐召南撰此书,盖本明释无尽《天台山方外志》。齐氏将释无尽书删繁节要,另加增

  • 心易溯源

    二十四卷。清谢若潮撰。谢若潮字慕韩,福建龙岩人。光绪丁丑(1877)进士,官至知府。此书第一至第九卷解上下经,第十至第十二卷解上下系辞、说卦、序卦、杂卦、第十三至第二十四卷为原筮、原象、原卦、原图书及

  • 皇明开运英武传

    八十回。不题撰人。据明沈德符《野获编》云,此书为嘉靖时武定侯郭勋撰,以彰其先祖郭英的开国功业。鲁迅《中国小说史略》亦持此说。另说为徐文长撰。作者究为何人,尚属疑案。该书为长篇历史小说,约成书于明代中叶

  • 春秋诸传辨疑

    四卷。明朱睦(详见《易学识遗》)撰。该书《明史·艺文志》著录,卷数相同,共一百八十八条,主要辨正《春秋》三传中的疑难问题。朱睦著有《五经稽疑》,该书即其中的《春秋》部分。据作者《五经稽疑》自序,该书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