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清真集校本

清真集校本

二卷。清郑文焯(1856-1918)撰。郑文焯,字俊臣,号小坡,又号叔问、大鹤山人、冷红词客,正黄旗汉军籍,奉天铁岭(今属辽宁)人。尝自称山东人,如词集《瘦碧词》自著“高密郑文焯”,词集《比竹余音》自著“北海郑文焯”。出生于世代仕宦之家,青少年时期曾随其父宦游山西和陕西一带,享受富贵公子的生活。大约二十岁前后经历了由富贵到贫穷的急剧转变。光绪元年(1875)中举,曾任内阁中书。因多次会试不中,遂绝意进取,弃官南游,旅居苏州。曾为江苏巡抚之幕宾。入民国,以清朝遗老自居,先后谢绝过清史馆和北京大学之聘,而以行医卖画自给。郑文焯工诗词,通音律,擅书画,懂医道,而以词人称著于世,人称晚清四大词人之一。俞樾评其词曰:“郑小坡孝廉精于词律,深明管弦声数之异同,上以考燕乐之旧谱。姜白石自制曲其字旁所记音拍,皆能以意通之。余尝戏谓君真得不传之秘于遗文者。乃其所为词又何其清丽婉约而情文相生欤?如〔绕佛阁〕、〔寿楼春〕诸调皆不易作,而诵之抑扬顿挫,沨沨移人,岂非深于律而又工于词者乎!”(《〈瘦碧词〉序》)。著有《说文引群说故》、《大鹤山人诗集》、词集《瘦碧词》、《冷红词》、《比竹余音》、《苕雅余集》和词论《词源斠坦》等。其大部分著作曾合刊为《大鹤山人全书》。此书校订宋周邦彦集,次第补遗,全依汲古阁本,词句异文,则择善而从。校语分列各词之后。正文大字,校语则双行小字。附《清真词校后录要》一文。其论宋元本题号之先后,宋元本篇目之多寡,宋元本体例之出入,周邦彦之身世,皆博极群书,考证详核。其间亦有可疑者,如〔瑞龙吟〕云:“前度刘郎重到”。文焯谓“度”字是短拍。然方千里、杨泽民、陈允平诸家,均未和此韵,而梦窗又不叶,宫谱久亡。文焯之言,终难信之。相类之处亦有,但均为小疵,不足以掩全书之美。《清真词集》自以文焯所校为佳,即在清代校订词集之中,亦当以此为最精。有光绪二十六年(1900)刊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测史剩语

    六卷,明冯士元撰。士元字廷对,新昌(今属江西省宜丰县)人。万历中期由贡生授靖安县训导之职,后升任河南府教授。《测史剩语》杂取春秋至唐代的史事,作者逐一评论。其中以人物标题的有二十四篇,以事件标题的有三

  • 周易稗疏

    四卷,附考异一卷。清王夫之(1619-1692)撰。夫之,字而农,号薑斋,汉阳人(今湖南衡阳人)。前明举人。本书是他读《周易》时的随笔记录,故每条都只举经文数字和标目,没有全载经文。遇有疑义,辄作考辨

  • 黔书

    二卷,清田雯纂修,田雯(1635-1704),字子纶,一字纶雯,号猗亭,晚号蒙斋,山东德州人,康熙三年(1664)进士,授中书舍人。历任户部主事、员外郎、光禄少卿、贵州巡抚、江苏巡抚、户部侍郎等职,清

  • 洗心居雅言集

    二卷,明范槚撰。范槚字养吾,会稽(今浙江绍兴市)人。嘉靖二十九年(1550年)考取进士,官至知府。《洗心居雅言集》共有史论二百四十一条,书前有陶望龄所作的序言,书页的上方及行旁都有评语。序言前标曰“新

  • 以当一瓻

    三卷。序目一卷。别本以当一瓻不分卷。续增集对七巧图二卷。《以当一瓻》,清裘良白撰。七巧之戏,自嘉庆十八年(1813)《七巧图合璧》出书后,对此道爱好者蝉联鹊起。道光五年(1825),此《以当一瓻》(又

  • 周礼训纂

    二十卷。清李钟伦(1663-1706)撰。李钟伦字世得,福建安溪人,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。康熙举人,未仕而亡。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,并受父指授,多与宣城梅文鼎、长洲何焯、宿迁徐用锡、河间王之锐、同乡陈万

  • 邃古记

    八卷。明朱谋撰。谋事迹详见《周易通》。是书所记,始于盘古,迄于有虞,提纲纪事,而杂引诸书以为目,叙述简略,多荒诞之说,不足作为信史,谋一生著述颇丰,多至一百余种,但今不尽传。

  • 秦汉碑篆文考

    一卷。清杨锐(1857-1898)撰。杨锐字叔峤,又字钝叔,四川绵竹人。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。戊戌变法时,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,参预新政。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,为戊戌六君子之一。著有《说经堂诗草》

  • 王筠校本说文解字篆韵谱

    五卷。清王筠校。王筠生平著述,见《说文句读》。此乃王筠《说文韵谱校》的稿本。王氏以其所得的李雨村刻本为底本,校以翁方纲校本。其篆字之误者,皆据大徐本改之,而别录脱文、羡文于后。韵字错见者,皆注其本字之

  • 长清县志

    ①十四卷。清岳之岭修,徐继曾纂。岳之岭字尹瞻,河北保定人,贡生,康熙十一年(1672)任长清知县。徐继曾字兆孟,邑人,顺治十一年(1654)拔贡。长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邑侯李宗延,此志为二修。岳之岭掌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