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溪堂词

溪堂词

一卷。宋谢逸(1064-1113)撰。谢逸字无逸,号溪堂先生。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少孤贫,屡试不第,以布衣终老。谢逸有集二十卷、诗五卷,岁久散佚,清末已从《永乐大典》中搜辑成编(《集》为十卷)。《书录解题》别载有《溪堂词》一卷,清末所见刊本卷末有毛晋跋,称其是以《溪堂集》末所载乐府一卷,依其章次重刊而成。看来,谢逸之全集明末尚存。谢逸初以诗名,然《复斋漫录》载:谢逸过黄州杏花村时,曾以一阕《江神子》题于驿馆之壁,过者必向驿卒索笔传抄。驿卒苦之,遂以泥涂之。可见其词亦名重一时。此作在集中可见,语意清丽,确非虚美。其他作品也都极富锤炼之工。卷首有序,署名“漫叟”。序中所提“黛浅眉痕沁,红添酒面潮”,见于集中《菩萨蛮》第一阕;“鱼跃冰池抛玉尺,云横石岭拂鲛绡”见于集中《望江南》第二阕。但“红潮登颊醉槟榔”本是苏轼语,“鱼跃练江抛玉尺”为北宋诗人王令语,皆剽窃前人旧文,不为佳句。而独摘以为极工,可谓舍长而取短。毛晋跋语又载《花心动》一阕,谓之出于当时出现的吴门抄本,疑为赝笔。后沈天羽作《续词谱》独收此词,朱彝尊《词综》选谢逸词也首题此阕。据考,宋人词集多有此调,其音律平仄如出一辙;唯独这阕词随意填凑,多有失调,措语尤其鄙俚不文,其为赝作无疑。毛晋刊本削而不载,确有识见。谢逸词风格远宗“花间”,近法“二晏”,清丽浑化,长于写景。小令之作,轻倩飘逸。有毛晋校本(皕宋楼藏书),《唐宋名贤百家词》抄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、《宋元名家词》抄本(北京图书馆藏)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易经衷要

    十二卷。清李式谷撰。李式谷字海匏。仁和人。此书为作者所著《五经衷要》(原名《五经题解》)的第一种。以康熙御纂《折中》为准,所引汉魏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诸儒之说,多本之《折中》,间采他说以为佐证。观其体例,

  • 说文声读表

    七卷。清苗夔(1783-1857)撰。苗夔字仙麓,一字先路,肃宁(今属河北)人。道光间优贡生,精音韵,通训诂,著作尚有《说文声订》、《毛诗韵订》、《说文建首字读》、《歌麻古韵考》等。是书亦为研究《说文

  • 吴文端集

    四十卷。明吴一鹏(1460-1542)撰。吴一鹏,字南夫,号白楼,长洲(今江苏苏州市)人。明弘治六年(1493)进士,选庶吉士,累擢礼部左侍郎,进尚书,出为南京吏部尚书,致仕,谥文端。一鹏为官力争大礼

  • 谷城县志

    八卷。清承印修,黄定镛纂。承印,字佩之,满洲正白旗人,附监生,官阳城知县。黄定镛字谨山,本县人,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。县志明正德间知县唐琮创修,其后有清顺治庐雍志,康熙吴应元志,皆未见传本。同

  • 易义偶存

    一卷。清易慎省撰。易慎省,湖南湘潭人。作者说易以发明义理为主。继承了程子六十四卦皆来自乾、坤二卦的论点,摒弃了朱子卦变之说;继承了来知德易注说,而摒弃了其错综之论。书中于易道渊源,多有阐发,与陈梦雷《

  • 重订四书辑释

    四十五卷。元倪士毅撰,明王逢通义。倪士毅字仲宏,歙县(今安徽芜湖)人,生卒年不详。学于陈栎,人称道川先生,隐居不仕。王逢字原夫,号松坞,乐平县(今江西德兴县)人,朱公迁再传弟子。生卒年不详。倪士毅于至

  • 端虚堂诗稿

    二卷。清梁菼撰。生卒年未详。梁菼,字公约,江苏江都人。诸生,久客金陵,工咏善画,诗才尤为清绝。此稿中有《和陈吏部三立韵》:“爱住青溪曲,当年此买邻。烽烟莽江国,花月度萧辰。旧雨飘如梦,春风岂厌贫。钟山

  • 此木轩经说汇编

    六卷。清焦袁熹(详见《春秋阙如编》)撰。此书是袁熹读诸经注疏所作标识,其门人掇拾成编。包括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“三礼”、“三传”、《尔雅》十经。其中《书》三十四条,《周礼》十六条,《仪礼》一条,《

  • 使西日记

    一卷。明都穆(1459-1508)撰。都穆生平事迹见《壬午功臣爵赏录》条。该书是一部记地方情况的著作。正德八年(1513)都穆奉使册封庆藩寿阳王妃,从京师远至宁夏。于路记其途中情景,乃成是书。书中于灵

  • 明德堂文集

    二十六卷。明吕维祺(1587-1641)撰。吕维祺,字介孺,号豫石。河南新安人。万历四十一年(1613)进士。擢吏部主事。著有《四体约言》等。其生平不求以文章名世,然所论建多朴实,非空谈经济之流。此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