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潜虚

潜虚

一卷,附《潜虚发微论》一卷。宋司马光(详见《温公易说》)撰。《潜虚》是拟《太玄》而作。据晁公武《郡斋读书志》,称此书以五行为本,五行相乘得二十五,两之二十五为五十,卷首有气、体、性、名、行、变、解七图,各图或有辞文,或无辞文,缺者为未完之作。据朱熹跋张氏《潜虚图》,谓范仲彪家多藏司马光遗墨,曾向他示以《潜虚》别本,所缺之文甚多,别人问范仲彪为什么缺文很多,范氏说温公晚年著此书,未竞而卒,故所传止此。朱子还说,近见泉州所刻,无一字之缺,开始很惊疑,读至刚行便知是赝本,非司马光旧作。据晁公武所言五行相乘为二十五,两之为五十之说,而今本实为五十五行,《四库提要》称其中五行是后人所加。余嘉锡《四库提要辨证》则认为是张行成取缺本所补缀。并且认为全书皆伪。然此书虽未必出于司马光之手,或非司马光原作,而其书流传广泛且影响颇深,实为后世学者了解宋人关于术数学研究的可参之作。后附《潜虚发微论》,是宋张敦实所撰。张敦实,字炳文,婺源(今属江西省)人,曾官至左朝奉郎监察御史。其所撰《潜虚发微论》,宋代就已附刻于《潜虚》之后。其著以《发微论》为总论,继之以《玄以准易虚以拟玄论》、《气论》、《体论》、《性论》、《名论》、《变论》、《行论》、《命论》、《蓍论》诸篇。要旨发司马光考前古兴衰得失之言,认为是笔学心学之论。《四库提要辨证》作者余嘉锡对此详加考证,认为《发微论》十篇之中,其八篇都是窃自张汉的《辨虚》一书。虽此书不无剽窃之嫌,然其成书早,流传广泛,对后世学者研究《潜虚》一书,实助一臂之功。现存《范氏奇书》本、《四库全书》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重言

    二曰:人主之言,不可不慎。高宗,天子也,即位谅闇,三年不言。卿大夫恐惧,患之。高宗乃言曰:“以余一人正四方,余唯恐言之不类也,兹故不言。”古之天子,其重言如此,故言无遗者。成王与唐叔虞燕居,援梧叶以为

  • 秘传眼科龙木论

    见《眼科龙木论》。

  • 眉公群碎录

    见《群碎录》。

  • 中庸指掌

    二卷。清周际华(详见《大学指掌》)撰。是书创稿于甘泉汪氏,际华为之增订,与《大学指掌》同。其书演绎朱子《章句》,理取明了浅显,也与《大学指掌》同。卷首有《中庸考》一篇。斥《孔丛子》之伪。说子思十七岁非

  • 长清县志

    ①十四卷。清岳之岭修,徐继曾纂。岳之岭字尹瞻,河北保定人,贡生,康熙十一年(1672)任长清知县。徐继曾字兆孟,邑人,顺治十一年(1654)拔贡。长清县志创修于明万历邑侯李宗延,此志为二修。岳之岭掌长

  • 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

    十二卷。汉何休(129-182)撰。何休字邵公,东汉任城樊(今山东济宁境)人,著名经学家,为董仲舒的四传弟子。精研六经,尤其通《公羊春秋》。据《后汉书·儒林传》称何休“质朴讷口,而雅有心思”,曾以列卿

  • 敬义录

    一卷。清代黄文澍撰。全书也是《石畦集》中之一,主要是以叙述程朱学派理论来批驳陆王一派学说,书中有些地方论述不够明确。

  • 选青阁藏器目

    不分卷。清王锡綮藏。王锡綮(1833-1870),字戟门,山东诸城人。年十七入邑庠。官至刑部郎中。书中所辑王氏藏器,计钟二件、鼎十二件、彝七件、敦六件、卣七件、爵八件、尊二件、斝一件、角一件、觚三件、

  • 言行龟鉴

    八卷。元张光祖(生卒年不详)编。张光祖生平事迹不详。惟有此书卷首大德癸卯(1303)陈普序,称其字绍先,襄国(今河北邢台西南)人。大德五年(1301)为泉州推官。又有大德甲辰(1305)熊禾序,称张光

  • 黄门集

    三卷。明陈与郊撰。陈与郊,字广野,号玉阳仙史,海宁(今属浙江海宁县)人。万历进士,官至太常少卿,工于乐府,著有《檀弓辑注》、《方言类聚》、《广修辞指南》、《杜诗注评》、《隅园集》、《文选章句》、《昭君